?

湖南省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財政建設

2016年,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31244.7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78.4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3181.0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14485.3億元,增長10.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5931元,增長7.3%。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為11.5∶42.2∶46.3。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577.2億元,增長18.3%;實現利潤總額243.5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5.8%,比上年下降2.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2.0%,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8739.9億元,增長8.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0.0%,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3499.2億元,增長9.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2%。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8%、37.0%和58.2%,第三產業貢獻率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1.6%,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0.0%。資本形成總額、最終消費支出、貨物和服務凈流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9.5%、52.7%和-2.2%。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收入2697.9億元,增長10.3%,加上上劃中央收入1554.2億元,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52.1億元,增長6.01%。從平衡情況來看,全省地方收入2697.9億元,加上中央補助收入3134.7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1869億元,待償債置換一般債券上年結轉58.4億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82.5億元,調入資金166.1億元,上年結轉356.6億元,收入總量為8465.2億元。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339.2億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31.9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471.1億元,待償債置換一般債券結轉57.1億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28.2億元,結轉下年支出337.7億元,支出總量為8465.2億元,收支平衡。

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42.9億元,加上中央補助58.9億元,專項債務收入1556億元,調入資金1.1億元,上年結轉234.4億元,收入總量為2893.3億元;支出1009.8億元,債務還本支出1500億元,調出資金到一般公共預算119.9億元,結轉下年支出263.6億元,支出總量為2893.3億元,收支平衡。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8.6億元,其中,利潤收入21.1億元,股利、股息等收入2.6億元,產權轉讓等其他收入4.9億元,加上中央補助收入30.4億元,上年結轉3.8億元,收入總量為62.8億元;支出49.4億元,調出資金5.3億元,結轉下年支出8.1億元,支出總量為62.8億元,收支平衡。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574.2億元,其中,保險費收入915.3億元,財政補貼583.1億元,利息、轉移收入等其他收入75.8億元;支出1478.4億元,其中,社會保險待遇支出1453億元,轉移支出等其他支出25.4億元,年末滾存結余1720.3億元。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204.1億元,支出183.5億元,年末滾存結余464.1億元。分險種來看,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814.1億元,支出823.9億元,滾存結余870.8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36.5億元,支出98.7億元,滾存結余221.9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235.7億元,支出200.2億元,滾存結余287.3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320.5億元,支出300.8億元,滾存結余142.3億元;工傷保險基金收入31.7億元,支出27億元,滾存結余52.4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24.4億元,支出18.2億元,滾存結余121.4億元;生育保險基金收入11.3億元,支出9.6億元,滾存結余24.2億元。

一、財稅改革穩步推進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推動財稅改革邁向縱深、落到實處。省委深改組明確由湖南省財政廳單獨牽頭的12項改革任務,11項已全面完成,1項基本完成,多項改革取得進展。一是推進稅制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5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改增”,直接減輕企業稅負80多億元??茖W測算“營改增”對市縣收入的影響,及時調整省對市縣財政體制,確保改革平穩過渡。全面推進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在株洲市開展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推進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促進國地合作辦稅。二是推進預算制度改革。將預決算公開的要求量化、具體化,打分排隊,定期通報,嚴格問責。財政部部長肖捷、副部長史耀斌高度肯定湖南省預算公開工作,認為湖南財政推進預算公開工作一以貫之,制度先行、措施具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同步啟動專項資金分配與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建立部門預算項目評審機制,健全預算支出標準體系,新增出臺物業費等預算支出標準。加大全口徑預算統籌力度,新增5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由15%提高到19%以上,城市維護建設費、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等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統籌安排。深度整合專項資金,省級專項由98項整合到82項,并從制度上為專項資金管理定規矩、明底線。在51個貧困縣全面推開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省財政安排到貧困縣的資金規模達到180億元。三是推進債務管理改革。在交通、水利、能源、保障性住房等領域編制2016—2018年省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期融資債務規劃。推進存量債務置換,全年共發行置換債券2940.4億元,大幅降低了債務運行成本。完善債務風險預警機制,預警結果與債務限額分配掛鉤。湖南省作為首批獲得世界銀行發展政策貸款的省份之一,借鑒國際經驗,探索政府性債務管控新機制。四是示范引領推進投融資改革。推廣PPP模式,建立了覆蓋PPP全生命周期的制度體系,向社會發布第三批117個省級示范項目,前兩批省級示范項目簽約率和落地率均居全國前列。規范政府性投資基金運作,建立從出資、設立、運行到退出的全過程風險管控機制。在扎實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通“財銀?!痹圏c的基礎上,面向51個貧困縣推出扶貧“財銀?!?,針對中小微出口企業推出外貿“財銀?!?,初步緩解了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這項工作已作為經驗由國務院督查組上報國務院。

二、促進發展成效明顯

堅持精準發力、定向施策、政策聯動,推動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是支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化解鋼鐵、煤炭行業落后產能,超額完成國務院下達的煤礦關閉任務。啟動落后煙花爆竹企業關閉退出工作。支持房地產去庫存,從2016年起停止新建公共租賃住房,繼續對住房保障家庭發放租賃補貼,城鎮棚戶區貨幣化安置比例達到50%。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取消、停征和降低收費44項,減輕企業負擔27億元。二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擴大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通過設立基金、運用PPP、引入政策性貸款等方式,支持交通、水利、“兩供兩治”“兩棚兩改”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湘潭市、岳陽市以及長沙市望城區等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省級試點。三是扶持產業企業發展。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文化旅游產業投資基金、健康養老產業基金等專項資金和投資基金的作用,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深入實施特色縣域經濟強縣工程,組織第三方對首輪重點縣進行績效評估驗收。健全融資擔保體系,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支持做大地方金融產業,財信金控集團組建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獲批授牌。推進新一輪國企改革,籌集資金近4億元,推動省屬國有企業“三供一業”(水、電、暖、物業管理)分離移交。四是支持科技創新。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億元,支持推進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投入8.5億元,推動實施創新創業園區“135”(100個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園區建設,新建3000萬平方米以上的標準廠房,引進5000家以上的創新創業企業)工程。探索運用事前補助、后補助、風險補償、基金投入等方式,支持創新能力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繼續加大對基礎研究和前沿科學的投入力度。五是支持兩型社會建設。開展長株潭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試點,啟動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五大專項行動,實施湘江保護和治理“一號工程”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在123個縣市區全面啟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整縣推進項目。在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全面實施垃圾收運體系建設PPP項目,在長沙縣、岳陽縣探索運用PPP模式對病死畜禽實行無害化處理。在湘江流域開展生態補償,探索碳交易試點。加大兩型采購力度,促進兩型產品應用。全面落實補貼政策,支持推廣新能源汽車。六是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支持實施“走出去”戰略,促進對外投資合作。長沙市成功申報綜合保稅區,株洲市成功申報保稅物流中心。支持農村電商發展,實施邊貿市場促進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加快發展內貿流通。

三、支農力度持續加大

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持續加大投入,創新扶持方式,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支持實施三個“百千萬”(百企千社萬戶、百片千園萬名、百城千鎮萬村)工程,打造“三農”發展大平臺。培育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省財政三年累計安排資金10億元,支持建成100個現代農業綜合園;安排資金4.4億元,支持建成327個農業特色產業園、99個林業特色產業園;農業綜合開發四年累計安排資金4.5億元,加快建設3個國家現代農業園區和28個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園。在漣源市等16個縣市開展農村“三產”融合試點。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新增21個特色農業保險品種。支持發展林業產業和林下經濟,啟動實施森林禁伐減伐三年行動計劃,繼續提高國家和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二是改善農業發展條件。省財政籌集資金近20億元,并引導帶動金融資本投入,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涔天河大型水庫、“五小”(小水窯、小水池、小泵站、小塘泵、小水渠)水利等水利設施建設,支持防汛抗災。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加速推進農村電網改造,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三是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建成“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近2萬個,繼續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和建制鎮示范試點,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試點擴大到42個縣市區。在100個村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支持推進并鄉合村改革。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堅持為民聚財、為民用財,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全省民生支出占比達到70%,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一是支持扶貧攻堅。大幅增加扶貧投入,中央和省級專項扶貧資金達到58.2億元,其中,省級資金25.2億元,增長207%。搭建省級融資平臺,籌措資金480億元,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搬遷。推出精準扶貧特色農業保險,對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給予保費專項補貼。省財政安排移民資金39億元,支持特困移民避險解困。二是促進教育優先發展。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前實現保障政策、補助標準和分擔比例“三統一”。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保障機制,免除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雜費。穩步提高高校生均撥款水平,本科高校提高到1.4萬元,高職院校提高到1.1萬元。農村基層教育人才津貼發放范圍擴大到所有貧困縣,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范圍擴大到西部邊境貧困縣。三是支持構筑社會保障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0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十二連調”。大幅提高城鄉低保指導標準,整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新增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省財政投入資金27.8億元,支持改造農村危房近25萬戶?;I措資金40多億元,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在全國率先設立安全生產專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四是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補助標準由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標準由40元提高到45元。在14個市州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支持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從2016年起連續三年,每年投入7000萬元,用于改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設備條件。啟動實施消除血吸蟲病2016—2025年行動計劃,省財政每年安排8600萬元用于洞庭湖區血吸蟲病綜合防治。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補助標準每月各提高50元,分別達到320元、390元;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人員月補助標準提高100元。支持為100萬名農村適齡婦女實施“兩癌”免費篩查。在茶陵縣等14個貧困縣開展出生缺陷防治項目試點。五是支持文化體育事業加快發展。省財政投入近25億元,支持建設省博物館、省美術館等重點文化工程。繼續支持全省公共體育文化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688個貧困村啟動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101個縣市區實現農村廣播“村村響”,100萬農戶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25000個行政村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廣場。

五、財政管理再上臺階

精心編制全省“十三五”財政發展規劃,描繪財政改革發展新藍圖。出臺湖南省法治財政建設實施方案,啟動“七五”普法工作,《湖南省財政監督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實現部門和財政預算資金全覆蓋,對50個省級重大專項實施第三方績效評價,占到省級專項資金總額的81%。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津貼補貼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省級層面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強化預算源頭管控,推進政府購買服務試點擴面。推進厲行節約,“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初步搭建起財政系統內控制度體系,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省本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基本實現預算單位、代理銀行、支付業務“三個全覆蓋”,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基本覆蓋所有縣市區。政府采購管理更加規范透明,在第三方發布的評估報告中,湖南省政府采購透明度位列全國第二。推進鄉鎮預算編制標準化,開展星級財政所創建活動。組織開展預決算公開、醫保兩項基金、機關運行經費、財政支出進度等一系列重大專項檢查,維護了財經秩序,保障了資金安全。前移投資評審關口,建立部門項目支出評審制度,擴大投資評審規模,全省共完成評審額2652億元,審減426億元,審減率達16%。加強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加快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強化會計行業監管和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行業自律管理。全面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大清查,摸清了全省的資產家底。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加快推進財政信息化建設。啟動省級財稅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平臺已正式上線試運行。開展“互聯網+發票有獎”活動,提升了以票控稅的效果。以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為抓手,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管理。創新財政科研方式,開展前瞻性、實用性研究,打造新型財政智庫。全面實施市縣財政管理綜合績效考評,調動市縣財政推進改革、規范管理的積極性。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政治站位和黨性修養。以開展“糾‘四風’治陋習”專項整治和“雁過拔毛”式腐敗專項治理為契機,舉一反三、建章立制,進一步規范了財政權力運行。同時,干部教育培訓、新聞宣傳、老干部、工青婦、機關事務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援疆、援藏、扶貧和掛職干部扎實工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長沙市、常德市加強電子化政府采購制度建設、株洲市推進財政資金使用“十大統籌”、湘潭市組建重大項目股權投資基金推動“精美湘潭”建設、衡陽市給政府投融資公司舉債融資帶上“緊箍咒”。岳陽市PPP部省示范項目的數量和投資額領跑全省,永州市收入增幅和稅收占比兩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郴州市、益陽市財政透明度在全國領先。邵陽市PPP制度建設、婁底市財源建設、張家界市財政文化建設、懷化市全口徑預算管理、湘西州設立扶貧產業基金等均有特色。南縣涉農資金整合列入全國試點、瀏陽市率先實行“國地財”合署辦公、韶山市全面推行政府投資建設項目限額設計制度、麻陽縣運用“互聯網+監督”減少“雁過拔毛”式腐敗的發生、鼎城區預算績效管理、祁陽縣政府購買服務、永興縣財政微信平臺建設等做得有聲有色。

省直部門在加強和規范財務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省公安廳、省國土資源廳加強內控制度建設、省國資委強化經費支出事前控制、省水利廳實行預算資金和非稅收入有機統籌整合、省金融辦實行“分級審批、集中管理、階段匯報”財務管理制度、省民政廳財務管理工作在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等等。

猜你喜歡
財政建設
新形勢下基層財政職能創新探索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略論近代中國花捐的開征與演化及其財政-社會形態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人大建設》建設人大的故事
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研究
醫改需適應財政保障新常態
縣財政吃緊 很擔憂錢從哪里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