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市縣債務全省

2016年,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4044.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70.93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901.68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171.90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4.0:22.3:53.7。全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53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53元,名義增長8.0%,實際增長4.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3元,名義增長9.1%,實際增長6.4%。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完成3747.03億元,增長11.7%。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787.60億元,增長4.9%。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40.74億元,下降21.2%;第二產業投資289.41億元,下降10.4%;第三產業投資3416.88億元,增長14.6%。按地區分,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投資增長20.8%,大三亞旅游經濟圈增長11.5%,東部地區增長15.0%,中部地區增長5.5%,西部地區增長2.8%。全部在建投資項目3390個,增加411個,增長13.8%。其中,新開工項目1325個,增長13.9%。全年全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748.40億元,下降13.9%;其中進口總值607.72億元,下降4.5%;出口總值140.68億元,下降39.5%。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7.5億元,增長8.8%(與2015年收入完成數同口徑相比,下同),為預算的100.1%(與2016年預算同口徑相比,下同)。加上債務收入337.6億元和轉移性收入852.0億元,收入總計1827.1億元。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79.3億元,增長11.0%,為預算(指調整預算數,下同)的98.2%。加上債務還本支出229.7億元和轉移性支出218.1億元,支出總計1827.1億元。全省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80.0億元,為預算的110.1%,增長19.8%,加上債務收入213.6億元和轉移性收入86.4億元,收入總計680.0億元。全省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23.4億元,為預算的100.6%,增長28.5%,加上債務還本支出147.6億元和轉移性支出109.0億元,支出總計680.0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5.3億元,為預算的79.2%,增長13.8%。加上上年結轉收入1.6億元,收入總計6.9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5.3億元,為預算的103.7%,增長122.0%,加上調出資金和年終結余1.6億元,支出總計6.9億元。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332.5億元,為預算的112.2%;支出278.7億元,為預算的105.9%;當年結余53.8億元,滾存結余333.4億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48.9億元,支出141.2億元,當年結余7.7億元,滾存結余111億元。

省本級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8.0億元,為預算的103.9%,增長13.5%。加上債務收入337.6億元和轉移性收入752.1億元,收入總計1307.7億元。省本級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6.4億元,為預算的94.9%,增長9.3%。加上債務還本支出51.8 億元和轉移性支出899.5億元,支出總計1307.7億元。省本級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74.6億元,為預算的105.3%,增長26.7%,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增長54.4%帶動。加上債務收入213.6億元和轉移性收入25.0億元,收入總計313.2億元。省本級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2.3億元,為預算的77.4%,增長33.8%。加上債務還本支出17.0億元和轉移性支出233.9億元,支出總計313.2億元。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4億元,為預算的100.0%,下降42.5%,加上上年結轉收入1.6億元,收入總計4.0億元。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5億元,增長57.7%,為預算的100.0%,加上調出資金0.5億元,支出總計4.0億元。省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25.9億元,為預算的117.1%;省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14.5億元,為預算的106.1%;當年結余11.4億元,滾存結余93.4億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81.6億元(含中央財政補助40.5億元),支出89.7億元(含補助市縣58.9億元),當年結余-8.1億元,滾存結余30.3億元。

一、全面完成財政收支任務

一是加強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征管。稅收收入保持穩步增長,全省地方級稅收收入完成505.0億元,增長7.9%,稅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2%;非稅收入完成132.5億元,增長12.5%。二是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有效彌補了“營改增”減稅政策對海南財政收支平衡的影響。爭取到中央補助資金644.5億元,增長19.8%,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159.5億元,增長15.4%,增幅位居全國前列;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17.4億元,增長7.9%;三沙綜合財力補助資金14.0億元,增長40.0%。爭取中央將???、屯昌、文昌、澄邁、臨高、瓊海、定安等7個市縣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保障范圍,實現省域全覆蓋,獲得補貼資金19.1億元,增長61.6%。三是支出結構不斷優化。全省民生支出達到1047.9億元,增長11.8%,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0%,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落實為民辦實事項目資金41.1億元,超年初預算5.7億元,及時足額保障了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十大事項”資金需求。

二、推動“補短板、去庫存、降成本”

一是實現離島免稅政策第三次調整。從2016年2月1日起,取消了非島內居民旅客購物次數限制,每人每年累計免稅購物額度不超過1.6萬元,開設了三亞海棠灣免稅店和??诿捞m機場免稅店網上銷售窗口。鐵路旅客離島免稅購物從2017年1月15日起開始實施。離島免稅政策運行良好,豐富了海南旅游體驗,有效補齊了旅游消費短板。全年???、三亞兩家免稅店共實現免稅銷售額61.8億元,增長12%,人均購物3567元,增長6%。二是推動房地產去庫存。加大房地產宣傳促銷扶持,嚴格落實國家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降低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契稅。支持土地收儲,有序推進土地開發出讓。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貨幣化安置比例。三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全面推開“營改增”和資源稅改革,全年減稅約60億元。落實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減免優惠政策,繼續執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優惠政策,累計減稅約6.9億元。落實中央普遍性降費政策,每年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4億元。階段性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5.7億元。嚴格控制企業單位和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對于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允許在一定期限內按程序申請緩繳或調低現行繳存比例。全力服務社會投資百日大行動。四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安排資金0.4億元,支持搭建“政保貸”“農保貸”業務平臺,支持中小企業融資。設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保障專項資金,用于銀保合作發放小微企業優惠貸款的風險補償及獎勵。組建政府主導、專注農業、市場運作的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全省貸款擔保余額達46億元,其中新增中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擔保37億元,新增受??蛻?108家,同比增長39%。五是支持脫貧攻堅。省本級扶貧支出1.6億元,同時,安排對市縣扶貧轉移支付資金5.7億元,比上年增長近10倍,全部采取因素法分配到市縣,并向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傾斜。整合37項59.6億元涉農資金,由市縣統籌用于扶貧。省財政首期注資1億元,成立海南省扶貧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化扶貧物資政府采購程序,建立扶貧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將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由“驗收后撥付”改為“按進度撥付”,打通扶貧資金撥付的“腸梗阻”,破解了扶貧資金支出慢的問題。

三、推動“促改革、轉方式、防風險”

一是支持重大改革。對法院、檢察院系統財物實行省級統管,建立健全法檢系統財務預算管理機制,做好法官、檢察官和司法輔助人員薪酬體制改革。支持新一輪農墾改革,撥付42個農墾農場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屬地化經費5.7億元,促使此項改革任務提前一年完成。二是推動財政支持方式轉變。規范設立多支創投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全省共13個項目入選第三批國家PPP示范項目。兩次成功舉辦中國PPP基金(海南)項目對接會,簽約落地48個項目,總投資442.2億元,其中社會投資430億元。海南省成為全國第一批與中國PPP基金簽約的九個省份之一,設立了中政企海南省基礎設施和城鄉發展基金,該基金將助力海南省水務、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項目建設。三是支持科技創新。省本級科技支出4.3億元,為預算的101.0%,同時,安排對市縣轉移支付859萬元。其中,撥付1.5億元,用于重大科技計劃;撥付0.8億元,用于支持重點研發計劃;撥付0.6億元,用于支持技術創新引導計劃;撥付0.6億元,用于支持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計劃。四是加強政府債務風險管控。進一步規范政府債務舉借行為,多渠道籌集償債資金。完善債務限額管理,改變政府債務限額分配方式,將市縣零散的債務空間全部收回省本級統籌使用。建立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對債務率超過警戒線的高風險地區進行重點提示。

四、支持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建設

一是支持發展十二個產業。加大專項資金清理整合力度,統籌財政資金78.9億元,增長17.2%,重點用于扶持互聯網+、旅游、醫療健康等十二個產業發展,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二是加大基建投資和重大項目投入。爭取中央基建資金55.5億元,重點用于支持“三農”和重大水利設施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統籌財政資金59.5億元,支持瓊中至樂東高速公路、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萬寧至洋浦高速公路等三線高速及鋪前大橋、昌鋪公路、博鰲機場出場路等重點公路項目建設。盤活存量資金2.3億元,支持G98環島高速公路石梅灣至三亞段改建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籌措資金償還公路建設貸款21.3億元,按時歸還銀行貸款本息。三是科學合理利用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全年共發行海南省政府債券551.2億元,其中新增債184億元,有效彌補了鋪前大橋、田字型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建設資金缺口;置換債367.2億元,降低政府債務利息成本29.5億元。

五、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支持教育均衡發展。省本級教育支出44.0億元,為預算的99.7%,同時,安排對市縣教育轉移支付33.6億元。其中,撥付4.7億元,用于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和公辦幼兒園校舍改擴建等。撥付12.5億元,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政策,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將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由小學600元/年、初中800元/年提高到小學650元/年、初中850元/年,并對民辦學校按同樣標準補助公用經費。同時,建立全省公辦普通高中、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和中職學校生均撥款制度,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水平達到1萬元。撥付9億元,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撥付1.1億元,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將臨高縣和白沙縣納入實施范圍,實現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在國貧縣全覆蓋。撥付9.3億元,支持普通高校發展。撥付0.8億元,實施教師定向培養、特崗教師、引進優秀校長教師等計劃。二是支持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省本級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7.0億元,為預算的101.6%,同時,安排對市縣轉移支付4.9億元。其中,撥付1.0億元,另外預撥資金6.8億元、盤活存量資金0.1億元,共計7.9億元,支持重點項目國家南海博物館建設。撥付5.7億元,用于532個行政村文體活動室建設、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維修和設備購置、推進公益性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等,促進海南省文化事業發展。撥付0.4億元,用于支持舉辦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撥付0.4億元,用于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三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省本級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2.9億元,為預算的106.0%,同時,安排對市縣轉移支付35.6億元。其中,撥付62.1億元,確保全省53萬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撥付24億元,加大優撫救濟支持力度,提高困難群眾生活救助水平,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撥付1.3億元,支持各市縣應對“電母”“莎莉嘉”等強臺風侵襲,及時開展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撥付2.9億元,用于全省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和貧困家庭子女等人群的就業。四是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省本級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0.7億元,為預算的102.4%,同時,安排對市縣轉移支付36.3億元。其中,撥付24.7億元,用于將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撥付3.3億元,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45元。撥付3.3億元,支持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設備購置、人才培養培訓、重點學科建設等。撥付1.3億元,支持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工作。撥付0.6億元,用于各類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免費孕前優生優育健康檢查等計劃生育服務項目。五是推進節能環保。省本級節能環保支出2.4億元,為預算的49.7%(未完成預算的主要原因是省本級年初預算安排的節能專項資金、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黃標車和老舊車提前淘汰財政補貼等1.6億元,在預算執行中轉列市縣支出),同時,安排對市縣轉移支付12.1億元。其中,撥付4億元用于??谑械叵戮C合管廊試點建設;撥付1.3億元用于三亞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撥付2.9億元用于保障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建設及運行;撥付2.5億元支持節能減排和環境污染防治;撥付2.6億元用于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撥付1.3億元用于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六是落實各項強農惠民政策。省本級農林水支出38.6億元,為預算的99.3%,同時,安排對市縣轉移支付54.3億元。其中,撥付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等惠農補貼資金9.6億元,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撥付13.4億元,用于34.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撥付7.3億元,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和農業品牌建設,提升農業產業品牌附加值;撥付2.7億元(另撥付天然林保護工程資金1.3億元),將全省1345萬畝重點生態公益林全部納入管護范圍;撥付2.7億元,支持農業保險發展,實現16個農業險種全省全覆蓋;撥付20.2億元,支持紅嶺灌區工程、南渡江引水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撥付5.0億元,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小流域生態綜合治理;撥付0.5億元,修建飲水安全工程18宗,重點解決農村2.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撥付3.8億元,對村級公益事業實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七是提高城鄉居民住房保障能力。省本級住房保障支出6.3億元,為預算的58.8%(未完成預算的主要原因是省本級年初預算安排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危房改造等中央專項補助資金3.5億元,預算執行中轉列市縣支出),同時,安排對市縣轉移支付19.8億元。其中,撥付9.8億元,實施各類棚戶區改造5.01萬戶(套);撥付5.3億元,開工改造農村危房3.98萬戶,超額完成中央下達任務。

猜你喜歡
市縣債務全省
發揮“她”力量,打贏這“疫”戰——致全省婦聯執委的倡議書
年度趕考
——省審計廳召開市縣審計機關主要負責同志述職報告工作會議
全省僑務干部培訓班在寧舉辦
大考之年第七屆中國市縣醫院論壇特輯
多個省的市縣機構改革開始實施
家庭日常生活所負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前三季度山東縣域經濟生產總值占全省94%
萬億元債務如何化解
濱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冊
萬億元債務如何化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