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中低產田建設期項目區

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綜合開發是指中央政府為支持農業發展,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效益,設立專項資金對農業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活動。主要任務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現代化。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確定的區域范圍內,為獲得預期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經農業綜合開發管理部門批準,由項目建設單位組織實施,通過綜合投入,運用綜合措施,對農業資源進行綜合開發的活動。

國家自1988年起開始立項實施農業綜合開發。1988-1993年統稱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自1994年起,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分為兩類,即土地治理項目和多種經營項目;自1999年起,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分為三類,增設科技示范項目;自2004年起,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分為兩類,即土地治理項目和產業化經營項目,不再設立科技示范項目,截至2008年,2004年以前建設的科技示范項目全部完工。自2013年起,增設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此外,從1998年起,農業綜合開發開始組織實施外資項目,先是組織實施了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加強灌溉農業二期項目,項目實施范圍為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5省以及國家農業綜合開發信息管理與培訓中心,建設期為1998-2002年。從2004年起,農業綜合開發組織實施利用英國國際發展部贈款面向貧困人口農村水利改革項目,項目實施范圍為河北、山東、河南、甘肅、江蘇、安徽、四川、新疆8?。ㄗ灾螀^)以及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項目實施的主要內容為在農業綜合開發贈款項目區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建設期為2004-2008年。從2005年起,農業綜合開發組織實施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加強灌溉農業三期項目和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農業科技項目。農業綜合開發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加強灌溉農業三期項目實施范圍為河北、內蒙古、吉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重慶、寧夏、云南10?。ㄗ灾螀^、直轄市)以及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建設期為2005-2009年。農業科技項目實施范圍為陜西、湖南、安徽和黑龍江4省,項目建設期為2005-2009年。從2008年起,農業綜合開發組織實施利用全球環境基金贈款適應氣候變化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項目實施范圍為河北、江蘇、安徽、山東、寧夏、河南6?。ㄗ灾螀^)以及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項目建設期為2008-2012年6月底。從2014年起,農業綜合開發組織實施世界銀行貸款可持續發展農業項目,項目實施范圍為遼寧、江西、湖南、重慶、新疆和甘肅6?。ㄗ灾螀^、直轄市)的33個縣(市、區)以及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項目建設期為2014-2019年。從2013年起,農業綜合開發組織實施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項目實施范圍為黑龍江、吉林、安徽、河南、寧夏和云南6?。ㄗ灾螀^),項目建設期為2013-2018年。

開發縣及農場:指經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批準立項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的縣(含市、區、旗)、農場(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廣東省農墾總局所屬縣團級農場)。

中央財政資金:指中央財政用于農業綜合開發的資金。其中:1998-2011年、2015-2016年含農業綜合開發利用外資項目折合人民幣金額。

地方財政資金:指地方各級財政按照一定比例與中央財政資金配套投入農業綜合開發的資金。其中:1998-2011年、2015-2016年含利用外資項目的地方財政配套投入資金。

銀行貸款:指用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的銀行貸款及其他信貸資金投入數(不含產業化經營項目中央財政貼息資金“撬動”的銀行貸款)。

自籌資金:指項目區農村集體、農民群眾、項目建設單位(包括企業、農牧場、地方有關部門等)籌集用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的現金、以物折資和農民投勞折資數(1988年至2002年不含農民投勞折資數,從2003年起,將農民投勞折資數納入自籌資金)。

中低產田改造:指對現有中低產田,通過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等措施綜合治理,改善其基本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使之成為高產穩產農田的面積。

高標準農田建設:指對現有中低產田,采取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等措施綜合治理,改善其基本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并達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通暢、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農田的面積。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是對中低產田改造的提升,其投資標準、建設標準、單個項目治理面積,均高于中低產田改造。

生態綜合治理:指為保護和改善農牧業生態環境所進行的各類項目建設的面積,包括“草原(場)建設”、“小流域治理”和“土地沙化治理”3類小項目。

草原(場)建設:指為保護和建設草原(場)所進行的人工種草、天然草場改良、劃區輪牧、飼草(料)基地建設的面積。

小流域治理:指在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丘陵山區和黃土高原地區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綜合性治理的面積。

土地沙化治理:指在農牧交錯區和黃河故道沙區對沙化土地進行綜合性治理的面積。

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指為農業綜合開發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提供外部灌排骨干條件,對設計灌溉面積5~30萬畝的中型灌區已有的灌排骨干工程進行配套完善和節水改造項目的數量。

開墾宜農荒地:指將宜于農用的尚未開發利用的土地或雖已耕種過但撂荒三年以上的撂荒地開發成耕地的面積。

建設優質糧食基地:指1999—2003年立項實施,在已經完成中低產田改造或在同時進行中低產田改造的耕地上,通過規?;N植經國家資格認定的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優質糧食品種的面積。

建設優質飼料作物基地:指1999—2003年立項實施,在已經完成中低產田改造或在同時進行中低產田改造的耕地上,通過規?;N植經國家資格認定的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優質飼料作物品種的面積。

經濟林、蔬菜、藥材等種植面積:指通過項目建設新種植和改造的林木面積、保護地蔬菜種植和露地蔬菜種植面積以及木本藥材和草本藥材的種植面積。

水產養殖面積:指項目扶持的淡水養殖與海水養殖面積之和

農產品加工和農業生產服務項目:指農業綜合開發扶持的擴大生產規?;蚣夹g改造的農副產品加工項目個數,以及為項目區優勢農產品開發服務的項目個數,包括產地批發市場和儲藏保鮮庫建設等。

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指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情況,包括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新增和改善除澇面積、增加林網面積、新增農機總動力等。

新增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指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主要農產品(糧食、棉花、油料、糖料)在正常年景下能夠較開發前增加的產量。該數據是運用典型調查、同等地塊相比等方法計算得出的。

新增其他農產品產量:指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新增加的種植(糧棉油糖除外)、養殖產品產量。

項目區直接受益農民人均增收額: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促進直接受益農民人均增收數額。

猜你喜歡
中低產田建設期項目區
合陽縣節水灌溉項目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淺談收費公路項目運營期財務戰略安排
淺談亞行貸款項目對項目區發展的影響
淺談山地風電場建設期環保治理工作
濟源市中低產田類型分布及改良利用措施
關于城鎮燃氣管道建設期完整性管理探討
三江侗族自治縣中低產田障礙類型及改良措施
寶雞峽節水改造工程項目區水資源平衡分析
火電項目建設期稅務籌劃的切入點探析
華陰市農發項目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