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解析城市國際化戰略

2017-01-25 16:13張勝權杭州市標準化研究院
中國質量與標準導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國際標準國際化指標體系

張勝權(杭州市標準化研究院)

以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解析城市國際化戰略

張勝權(杭州市標準化研究院)

闡述了城市國際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分析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在城市國際化建設中的應用前景,并提出國際標準促進城市國際化的對策建議。

可持續發展 國際化

1 引言

城市國際化是指城市在人、財、物、信息及整體文化等方面進行跨國界的相互往來與交流活動不斷增加,城市的輻射力、吸引力影響到國外的過程以及國際性城市的形成過程[1]。從20世紀90年代起,國內多個城市相繼開展了打造國際化城市的工作。近年來,深圳、青島和杭州在進一步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方面提出了具體戰略部署,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應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ISO 37101:2016給出了可持續發展定義:“既滿足當代人在環境、社會和經濟方面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2016年10月召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城市可持續發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 268)全球工作會議正式宣布授予杭州為全球首個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ISO 37101)試點城市。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試點和城市國際化建設各有側重,本文從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視角分析城市國際化,包括ISO 37101:2016《城市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37120:2014《城市可持續發展 關于城市服務和生活品質的指標》和ISO 37151:2015《智慧城市基礎設施 績效評價的原則和要求》,以期在城市國際化建設過程中發揮國際標準的作用,以標準化促進城市國際化進程。

2 城市可持續發展與城市國際化的關系

2.1 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城市國際化提供保障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國際化的發展已經成為現實的迫切需要,城市國際化發展是以城市現代化為基礎,不能把城市國際化的發展戰略簡單地理解為建設國際性城市?;仡櫝鞘谢陌l展歷程,發展早期往往造成城市中心過度集中、交通擁擠、生態破壞,隨著危機的演變,帶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強烈需求。城市國際化發展同樣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綜合社會、經濟、科技、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城市國際化發展。國際化程度高的城市,都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的。

可持續發展是城市國際化的基礎,城市國際化應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國際化側重于經濟開放、文化交流等,但如果沒有社會、環境做支撐,國際吸引力將被弱化。城市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以及國際化必須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基礎??沙掷m發展“以資源環境的承載力為限度”的理論已成為城市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支撐,結合了經濟、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協調發展。

2.2 城市國際化可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城市日益緊密地加入全球化浪潮。城市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城市職能逐步提升,產業發展也更多地參與到國際分工和融入國際市場。城市的迅速擴張引發了經濟、社會、城市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區域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過程和安全性維護機制面臨巨大的壓力。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應正確處理城市發展過程中經濟、社會、生態的相互關系,通過經濟增長、社會進步、資源環境生態建設相統一的途徑,既滿足當代城市的發展需要,又滿足未來城市發展需要的發展方式。城市國際化水平是一個城市在國際化發展中與國際聯系的密切程度,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必然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比如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等方面,并可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帶來國外先進經驗。

3 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在城市國際化中的應用前景

城市國際化沒有標準的演化模式,每個城市的國際化進程,均應根據其自身的客觀稟賦、區域條件、對外聯系、產業狀況等因素,選擇正確的方法與途徑來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關于城市國際化的管理、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均沒有統一的模式,可持續國際標準可在城市國際化中發揮作用。

3.1 ISO 37101可為城市國際化建設管理模式提供借鑒

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涉及領域十分廣泛,與城市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相關。ISO 37101是以PDCA方法為模型而建立的管理體系,是一個跨領域、兼顧不同國家情況的國際標準,是對各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先進經驗及理念的科學總結,也是國際標準涉及公共管理層面的一次有意義嘗試。

在我國大力推行公共管理領域標準化實踐的大背景下,借鑒ISO 37101的管理模式,在城市國際化領域采取標準化措施。以ISO 37101國際標準試點為契機,考慮各個城市不同的自然條件、發展水平和文化習俗等,在各自特色的基礎上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并給予充分的個性化空間,這對國內城市切合實際地推動城市國際化具有重要的啟示。

3.2 ISO 37120可為城市國際化指標體系提供參考

ISO 37120國際標準的目的是幫助城市指導和評估城市在城市服務和生活品質的管理績效,已建立包括46項核心指標和54項輔助指標共100項指標的指標體系。核心指標和輔助指標按照城市的不同部門及其所提供的服務分為不同的主題,包括17個主題,從可持續發展中環境、社會和經濟角度分類,環境類包括能源、環境、固體廢物、廢水和水與衛生共5個主題,社會類包括教育、火災與應急響應、治理、健康、休閑、安全、庇護、通訊與創新、交通和城市規劃共10個主題,經濟類包括經濟和財政2個主題。

城市國際化是一個涉及多層次、多目標的復雜體系,目前尚無統一的指標體系,在設計城市國際化指標體系時,可參考ISO 37120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深圳、青島和杭州的城市國際化指標體系均不同程度地參考了該指標體系,與可持續相關的指標分別占城市國際化指標體系的28.0%、40.0%和37.5%,主要集中在環境和社會可持續方面。如前所述,城市國際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相輔相成,城市國際化在經濟交流、基礎設施建設、文化發展等方面給出了更具體的措施,這些措施一方面要能夠提升國際化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3.3 ISO 37151可為城市國際化評價方法提供指南

ISO 37151國際標準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采用了“主體—需求—特征—指標”的分析方法,提出實現城市發展目標的基礎是基礎設施建設,并將城市基礎設施分為能源、水、交通、廢棄物、ICT 和其他等六大類。在全球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基礎設施需求不斷加大的背景下,ISO 37151 可用來評價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及時發現基礎設施的薄弱環節,有助于各個城市明確基礎設施的發展重點,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

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城市國際化的基礎,基礎設施水平也反映出城市國際化水平。ISO 37151以考慮利益相關方的需求,根據需求確定性能特征,進而設定評價指標,再根據確定的評價指標開展評價。有研究以國內、國際兩個層面測度城市國際化發展水平,并以縱向測度為基礎,分析影響城市國際化發展的主要驅動要素[2],結合城市國際化目標構建城市國際化測度指標體系,并開展評價[3],這些評價方法缺乏以需求為導向,如果采用ISO 37151提供的方法進行改進,對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的具體措施將更具有針對性。

4 可持續國際標準促進城市國際化的對策建議

通過分析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在城市國際化中的應用前景,可以看出城市國際化工作可借鑒國際標準中的經驗,在標準化方面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

4.1 創新評價制度,健全評價體系

目前,城市國際化程度還缺乏全球統一的評價制度,評價體系也多種多樣,指標體系也各有側重。而國內城市在國際化建設中,也出臺了各自的指標體系,并將國內外知名城市納入評比當中。相同的指標體系,各指標權重不同,綜合排名會有差別,也導致結果存在爭議。因此,應當在評價制度上進行創新。

城市國際化涉及很多領域,包括生活品質、經濟發展、社會福利、生態環境、改善交通等。借鑒ISO 37151評價方法,確定城市國際化各領域的主要利益相關方及其需求,根據需求確定性能特征,依據性能特征確定評價指標,作為城市國際化指標體系的補充和細化,各牽頭部門對各自管轄領域內的事務進行評價。

同時,ISO 37151規定了評價的基本要求,評價體系應明確評價范圍、評價內容和條件以及可能涉及的利益相關方,確定評估程序,列明數據來源和數據收集方法等。另外,還需對相關風險進行分析。ISO 37151的評價方式與各地政府考評辦的考評方法有所差異。前者便于評價的動態管理,后者則偏向于靜態的數據分析。而且,借鑒ISO 37151評價方法,因其根據需求和性能特征確定指標,城市國際化指標體系中指標將比較明確地分解到各牽頭單位,評價體系也會比較完整。

4.2 完善數據統計分析,創建共享平臺

從深圳、青島和杭州等城市的國際化指標體系分析看,其中的指標從數據來源劃分,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公開獲得的,另一類是需要通過調查獲取的。針對這類數據,應當制定相應的標準,以確保調查程序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以及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和公正性。

數據統計分析是開展評價的基礎,對于公開可獲得的數據,一般以統計部門發布的統計報告、統計年鑒或者各部門公開發布的公告為準。需要調查的數據,應該盡可能地統一調查和分析方法,在開展城市間國際化水平對比時,如果各地對同一個指標采取了不同的調查和分析方法,會影響數據的可比性。為了更好地開展對比,應當制定相應標準來規定指標的定義和計算方法等。

各城市的國際化指標體系存在差異,某城市在開展城市間對比時,按照該城市的國際化指標體系,在獲取其他城市需要調查的數據時,應采用該城市的調查和分析方法,開展調查和分析。

而且,從城市可持續國際標準經驗來看,完善的數據統計分析方法是城市間國際化水平對比與評價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可建立城市聯盟和數據共享平臺,加入聯盟的城市采用統一的標準開展調查和分析,并共享數據,可促進各城市間的交流與分享,推動國內城市國際化建設。

4.3 開展國際標準試點,實施國際標準

如前所述,杭州在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已開展了ISO 37101試點,通過采用國外的先進經驗,促進全局協同發展。杭州試點是經ISO/TC 268批準的,可為城市國際化建設積累經驗,并擴大國際影響力。國際試點的模式可以為我們提供一條路徑,重點是實施國際標準。

當然,獲得國際組織認可或批準的試點一般比較少,各城市在爭取成為試點城市之前,可先開展實施國際標準的工作。一是梳理相關國際標準,對照標準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擇相適應的重點領域。二是開展國際標準試點,不一定以成為國際組織的試點為前提,可結合城市標準化工作現狀,積極組織相關領域、行業和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際標準試點,實施國際標準。三是在試點過程中,開展試點效果評價,注重標準實施效果。通過實施國際標準,總結經驗,為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打下基礎。

4.4 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供中國經驗

目前有些城市的國際化指標體系中納入了國際醫院和國際學校數,但目前國際上尚無國際醫院和國際學校等方面的標準,使其認定缺乏依據,這不利于指標考核,需要有程序和標準來指導。這方面可有三個思路:一是在缺少相應國際標準的領域,采用國外先進標準,轉化制定地方標準;二是鼓勵相關行業參與國際標準認證;三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因國際標準制定程序復雜,周期較長,可在前兩項工作的基礎上,加以總結,為國際標準制定提供中國經驗。

5 結語

應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始終貫穿于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進程中,并借鑒城市可持續發展系列國際標準先進經驗,開展城市國際化水平評價,創新評價體系,參與國際標準試點,為城市國際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并提供示范樣本,全面推進城市國際化戰略。

[1]劉輝. 城市國際化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長沙為例[D].長沙:中南大學,2010.

[2]周春山,王朝宇. 吳曉松. 廣州城市國際化發展水平比較研究[J]. 城市觀察,2016(4):5-16.

[3]朱貞瑾. 成都城市國際化進程測度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4.

Analysis of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Shengquan
( Hangzho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猜你喜歡
國際標準國際化指標體系
聚焦港口國際化
2022城市商業魅力指標體系
中醫舌診術語英譯國際標準探究
腐蝕控制領域3項國際標準正式發布出版
中國主導制定三項腐蝕控制國際標準發布
國際標準ISO 22992-2:2020正式發布
網絡空間攻防對聯合作戰體系支援度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