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春雞兒”

2017-01-28 21:39
神州民俗(學術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紅辣椒立春縫制

“戴春雞兒”

今天的魯西南、冀中一帶農村,作為傳統民俗,會在立春,民間稱為“打春”的這一天,古人往往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在立春給孩子“戴春雞兒”。

剛進臘月,家有孩子的農家婆媳,便從針線筐兒里翻撿出平日裁襖做褲時剪剩下的花布頭兒,開始縫制“春雞兒”。民俗上一般是村里或者是家里的老人縫制春雞。魯西南有些地區還會特意請孩子們未出嫁的姑姑給孩子縫制“春雞兒”。

據老輩人說,“雞”和“吉”同音,取個吉祥之意。其次,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在立春這天開始戴,也象征孩子從小開始便“吉”星高照了。民俗上雞能食五毒,給小孩子們“戴春雞兒”也有驅邪攮災之意。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過去農村貧窮,一到春天,就出現糧荒,斷炊的、出門討飯的并不鮮見,農人窮怕了,讓孩子在立春這天“戴春雞兒”,期盼將來能過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從此不再遭受雞(饑)荒之苦。

立春這一天,小孩子的身上帶的春雞越多,說明孩子受到的祝福也就越多。佩戴時要求男左女右,寓意豐衣足食、茁壯成長、吉祥如意。一般在正月十六到廟會上將布雞扔掉。未種牛痘的孩子所佩戴的布雞要銜一串黃豆,幾歲串幾粒,稱作“雞吃痘”。

春雞要做起來,先把花布料按所需的雞樣子剪好,再用花線縫上,縫合時留下一小口兒,把爛布頭、棉花、小米、小豆從小口塞進去,最后將口縫上。這樣春雞雛形便做好了。接下來,用黑線幫春雞縫出眼睛,一小撮兒五色彩線縫在春雞的屁股上作尾巴,一只俊俏的春雞便栩栩如生了。如果手巧的媳婦覺得還不夠完美,就再用紅布縫成小巧的紅辣椒,紅辣椒的頂端上有一小塊綠布。最后用線把這個可愛的小紅辣椒吊在春雞的嘴巴下,晃晃悠悠的,煞是可愛。春雞完成了,在“打春”的頭天晚上,媳婦們就將春雞縫在孩子的棉襖袖子挨肩膀的位置上。男孩的春雞縫在左邊,女孩的春雞要縫在右邊,使之符合“男左女右”的老傳統。要是縫制了兩只春雞,就不論孩子的性別了,一個袖子上縫一只,看起來更花哨喜慶,把孩子襯托得更加俊俏可愛。

猜你喜歡
紅辣椒立春縫制
農事 立春
女襯衫縫制作業標準動作的優化設計
穿上了奶奶縫制的旗袍
農事 立春
蟾蜍的大帽子
縫制香囊小記
計數:辣椒數一數
立春擺飾
紅辣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