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蟹的飼養與水質管理

2017-02-02 20:29
水產養殖 2017年4期
關鍵詞:肥水換水凈水

河蟹的飼養與水質管理

1 蟹飼料的投喂

由于河塘載蟹量較大,如何進行科學投喂是關鍵,而飼料質量又是影響河蟹規格和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

目前,生產上不少單位采用冰鮮的餌料魚,解凍后直接投喂。但這種餌料魚致病菌多,河蟹攝食這種冰鮮魚后,易患病,主要是腸炎病和肝臟腫大等。為了提高螃蟹自身的食欲及飼料品質,改善螃蟹腸胃吸收功能,所以在喂食餌料魚時要進行消毒,在解凍時選擇EM水產專用型菌液對餌料魚進行預處理,用EM-水產凈水·改底專用型液稀釋100倍后,浸泡3 h以上或對飼料進行發酵,將發酵好的飼料按5%左右的比例拌入普通飼料后投喂。

2 塘水質的調節

河蟹對水質要求很高、水質要肥、活、嫩、爽。養殖期間池水熔氧要在5 mg/L以上,pH保持在7~8.5之間,水體透明度在50~60 cm為宜。下面簡單的從養殖前期、中期和后期分述水體調節和改良。

2.1 前期水質養護

對于水質清瘦的池塘,要進行肥水處理。一是培育浮游植物,有利于早期的光合作用,提高水體中的溶氧量;二是可以提供天然餌料,提高養殖效益;三是可以有效抑制青苔的繁殖。蟹苗放養前2~4天,向水面施撒EM肥水專用型增加水的肥度,每畝使用1~3 kg加10倍水的稀釋液直接潑灑水面,用以培育水質,使其水色呈黃褐色,透明度保持在40~50 cm。施用肥水時為選擇晴天為宜。

2.2 中后期水質養護與改良

蟹養到中后期,投喂量逐漸增加,河蟹排泄物越來越多,多種動植物的尸體累加沉積,塘底的負荷逐漸加大。這些有機物如不及時采取處理措施,造成底部嚴重缺氧,在厭氧菌的作用下,就容易發生底部泛酸、發熱、發臭,滋生致病原,易引起蟹爬沙、伏邊、上岸、割草等應激反應,特別是弧菌在這種惡劣環境下容易大量繁殖,使河蟹活力減弱,免疫力下降,細菌、病毒交叉感染,容易發生細菌性與病毒性并發疾病,如:黒鰓、爛鰓等病癥。其危害后果嚴重,應引起養殖戶的高度重視。養殖到一個月,就要開始做清理底泥隱患的工作。

EM-水產凈水·改底專用型產品,能有效分解水底殘餌、糞便、生物殘骸等有機物,減少底泥的淤積;有效降解水體中COD、氨氮、總磷等污染指標,增加水體溶解氧含量,提高水體透明度,水質清爽,不腐不臭,延遲換水間隔。每畝噴灑EM-水產凈水·改底專用型產品2~4 kg,用水稀釋全塘潑灑,不可與生石灰,消毒劑同時使用,以免降低效果,使水體情況,每月潑灑1~2次。

2.3 中后期水質養護

水質的好與壞,優良水質穩定時間的長短取決于水草、菌相、藻相是否平衡。水體中缺少菌相,水質不穩定,缺藻相,水體易泛渾濁,卻水草,河蟹缺少保護傘,所以養一塘好水,就必須適時的定向護草、培菌。

注換新水注換新水對保持良好的水質、補充溶氧量含量起到較大作用。根據天氣、溫度、水位和水質情況靈活掌握。春季一般每半個月注換一次,每次注換10 cm左右。此外,但池水透明度低于50 cm時,應勤換水。河蟹攝食明顯下降,白天都離水亂爬或匍匐于水草表面,表明水質已經變壞,應立即注入新水或換水。換水原則是:先排后灌或邊排邊灌。冬春肥水根據水質肥瘦情況,應酌情將肥料與活菌配合使用。如水色偏瘦,可采取以肥料為主的活菌為輔助進行追肥。撒施EM-肥水專用型產品按每畝使用量1~3 kg加10倍水稀釋后對全塘均勻潑灑。如水質過濃,可用EM-水產凈水·改底專用型產品進行全塘排潑灑,每畝潑灑2~4 kg,視情況每月潑灑一次

2.4 適時增氧

及時有效的開啟增氧機械,悶熱天氣傍晚開機到翌日8:00,正常天氣半夜開機到翌日7:00,連續陰雨天,全天開機。

猜你喜歡
肥水換水凈水
水培植物霎換水
凈水樣板的力量
化學凈水
早春水難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確肥水,這三樣必須補
自動換水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沿??O蟶養殖春季肥水技術
既要環保,還要產量,魚和熊掌如何兼得——談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一星期沒換水的夢境
數據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