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雨季節池塘 養殖工作要點

2017-02-03 05:47高稚柳張成林
漁業致富指南 2017年12期
關鍵詞:溶氧魚類制劑

高稚柳 張成林

梅雨季節池塘 養殖工作要點

高稚柳 張成林

一、入梅前養殖工作

在距離梅雨季節一兩周的時間里,天氣相對晴朗,溫度較高,是預防梅雨季節水質惡化、疾病發生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以下幾項工作可有助于養殖對象安全度過梅雨季節:

1.改底。梅雨期間光照少,藻類生長不旺,底層殘餌糞便發酵產生有害氣體,造成水質變差,藻相不穩定,養殖對象易發病的情況。在入梅前保持水中溶氧,對下層水進行曝氣,也可使用降解型底改劑或EM菌,減少底部氧債,培養有益藻,改善池底環境,在入梅前溶氧充足的情況下使用改底劑與EM菌效果要更好。

2.調節pH值。梅雨期間由于魚類快速生長,耗氧加大,藻類光合作用減弱和雨水的進入,會導致水體酸堿度下降,增加水體中硫化物與氨氮含量,從而影響水中水生物與藻類生長,因此在梅雨季節前將水體pH調為中度偏堿性,也有助于緩沖連續陰雨天氣造成的水體變酸的情況。如果此時養殖水體pH值較低,可以使用生石灰全池潑灑,既可以消毒殺菌,也提高水體酸堿度,如果pH值過高可以通過換水降低酸堿度。

3.防病。梅雨季節連續陰雨天氣會造成水中細菌滋生、寄生蟲生長,但在梅雨期間使用消毒殺蟲劑易造成水中缺氧、泛塘的現象,因此需要在入梅前一周進行一次殺蟲,使用較為溫和的二氧化氯等作為殺蟲劑,3天后進行一次全面消毒。

4.加固。梅雨季節雨水長時間沖刷池埂易造成池埂坍塌、跑魚的情況發生,因此室外養殖池塘加固池埂、水庫加強攔魚設施十分重要。暴雨也有可能造成電力設施、生產設備發生故障,需要對電線、電房、投餌機、飼料庫房進行加固檢修,以免大雨產生危害。

5.起捕。梅雨季節雨水多,天氣變化快,容易造成魚缺氧,梅雨季節前應適時捕撈池塘內大規格魚上市,減少池魚的密度,使魚類加速生長。

二、梅雨季節正確使用微生物制劑

梅雨季節池塘中藻類生長不旺盛,無法吸收殘餌、糞便所產生的大量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毒害.物質,微生物制劑在水中可對殘餌、糞便等有機物進行分解,減少毒害物質的產生,從而改善水體環境,減少魚病發生。微生物制劑在使用時應注意幾點:

1.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每次購買的量確保能在半年內用完,即開即用,避免活菌失效以及雜菌的滋生,儲存空間保持干燥通風。

2.活菌在水中繁殖與分解需要一定的氧氣和適宜的溫度,無論是用于改水還是改底都要保證水中上層或下層有充足的溶氧,活菌的生長繁殖也需要適宜的溫度,一般溫度在20~30℃之間有較好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微生物制劑時需選在晴好天氣進行,并開動2~3小時增氧機,這樣既可保證溶氧,也能使水體保持一定的溫度。避免在陰雨天、低溫缺氧的時候使用,以免使用后適得其反,造成水體嚴重缺氧,水質更加惡化。在梅雨季節,多連續陰雨天氣,此時若需要使用微生物制劑,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一次用量減半使用,每次間隔2至3天,減少大量活菌所消耗的氧量。

3.微生物制劑需要在水中保持一定的濃度。在梅雨季節,養殖戶要重視使用生石灰等溫和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殺菌,使用微生物制劑時不可同時使用消毒劑,兩者使用時間須有一定的間隔,通常先使用微生物制劑,再使用消毒劑,可保持有益菌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較高濃度對水體有害物質進行分解。也不可在使用微生物制劑后進行注水活動,若將有暴雨來襲也不可使用。

三、科學投喂飼料

6月份以后魚類生長最為旺盛,飼料效率高,但梅雨期天氣變化對魚類的進食有很大影響,應進行科學投喂。投餌量應根據天氣、水質及魚類攝食情況靈活掌握。久雨時水體溶氧條件差,魚類進食有所減少,此時若大量投喂,既浪費飼料,又因剩料過多敗壞水質,誘發病害。因此,投喂時應控制在正常投喂量的70%左右,待天氣略晴好、水質清新時可適當多投。在悶熱天氣時,應再進一步減少投喂量,或適當停食。投喂時以配合飼料為主,青飼料為輔,講究粗精搭配。精飼料要求營養全面且充足,宜采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全價配合飼料。青飼料及鮮活貝類要求適合魚類口味,無毒無害,避免投喂霉變餌料。投餌次數也需少量多次,一般精飼料每天投喂2-3次,在溶氧較高的時段進行投喂。投餌地點要求定點投喂,有條件的地方可搭建餌料臺,以方便投喂并觀察魚類吃食情況。

(通聯:211400,江蘇省儀征市水產生產技術指導站 真州西路29號)

猜你喜歡
溶氧魚類制劑
基于MFCC和ResNet的魚類行為識別
中草藥制劑育肥豬
魚類運動會
7月增氧有學問,如何在對蝦養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
淺談制藥企業中的發酵工藝優化
元胡止痛系列制劑4種工藝比較
FAO/WHO農藥固體制劑標準導則簡介(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