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02-07 19:20王劍楊靜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攻堅農民農業

王劍 楊靜

[摘 要]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一種新型農村經濟經營發展模式,具有“小生產大市場”的優勢,能夠在有效開發農村市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因而,其在“脫貧攻堅”的戰斗中應當占有核心與主導的地位。而我國各級政府與扶貧部門也應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建設,加快我國脫貧工作的進程。本文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視角。通過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在我國脫貧攻堅的工程中的地位與作用的綜合分析,為我國農村的脫貧工作提供理論上的建議。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脫貧 地位 作用

[中圖分類號] F32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28-01

前言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最早源于西方的Agricultural Coopperative,即農業合作社。而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涵義,學術界有著不同的觀點,本文在此不進行闡述。筆者認為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內涵把握應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農民”,這是專業合作組織的主體,也是把握專業合作組織的關鍵因素。第二方面是:“專業”,這個詞能直接體現合作組織是以專業經濟產業為主要經營方式的。第三方面是:“合作”,這是體現農民聯合的性質,區別與傳統的雇傭關系,這個組織的構建方式是合作。把握了上述三個方面的內涵之后,我們可以得出關于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的涵義,筆者認為所謂的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是指:農產品的生產者或農業服務的提供者合作經營相關農業的項目的一種新型農業經濟組織。這樣的農業合作組織對我國的脫貧攻堅的工作應當占有主導地位與核心地位,其對與能夠起到促進我國脫貧攻堅工作的有效進行,也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新的路徑。

1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地位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脫貧攻堅中占有核心地位與主導地位。

農村脫貧是我國脫貧攻堅戰役的核心工作。而目前我國農村脫貧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要目標,但各地區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對于新農村的建設也沒有徹底落實到位。而筆者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是找尋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改善農村經濟結構與產業體系,這樣才能有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我國農村的脫貧目標。

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所強調的核心理念在與“專業的合作”,是通過不同農民專業的結合而產生產業效果的一種新型的經營方式。這種經營方式將單個的農戶有效地組織了起來,形成產業規模。同時也有效地將市場與生產聯合了起來,形成完整的生產銷售鏈條。同時這種合作方式還能有效地發揮不同專業的農民的不同特點進行生產,能夠使產品附加專業優勢。而這些都為農村產業發展與新農村經濟的建設提供了新的路徑。

因而在脫貧攻堅的戰斗中,應當以農民專門合作組織為核心與主導建立相關的制度,促進農村的脫貧攻堅的有效進行。我國于2006年出臺了《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法》并與2010年提出了《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法(草案)》,這些都是以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為核心與主導的地位進行農村脫貧攻堅工作的表現。

2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

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作用。

2.1 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與傳統的農民分散生產經營方式不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強調農民的聯合與合作。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將給農民帶來極大經濟利益的同時,其強調的合作方式也突顯了農民在合作組織中主體地位,這樣合作組織就有了吸引農民加入的基礎,同時通過國家對于農民政策傾斜,就能將分散生產的農民有效地聯系在一起。從而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業生產的健康有序發展。

2.2 提高農民收入

脫貧工作的最直接成果就是農民的收入增加。而又能為有效組織起來的農民擴大了產業規模提高了生產效率,在相同的生產時間中能夠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其自然能夠獲得更好的收入。同時合作的模式也提高了農民抗風險的能力,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農民個人進行生產其對抗自然災害與其他風險的能力較弱。但在合作組織的模式下,組織中的個人分擔了每個人可能遭遇到的風險而使得個人承擔的風險降低。同時組織的規模優勢,也能對抗市場風險,其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有更大的緩沖空間。而這都能有效地提高農民的收入,從而加快我國脫貧攻堅工作的進程。

2.3 有利于促進農村生產模式整合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一種市場與生產聯動的合作組織,發揮著橋梁與紐帶的作用。其能夠及時將市場的需求信息反饋給農業生產,從而使生產能夠有目的地進行。這樣就解決了農業產品適銷對路的問題。同時將從事相同產品生產的農民組織起來,能夠形成和發揮小生產、大市場的規模效應。這樣有利于促進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一方面能夠促進其進行規?;?,專業化的農業生產;一方面有助于農村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按需生產的生產模式。而與此同時,這樣的生產模式也避免了同村之間的競爭,將產品的競爭上升為村與村,鄉與鄉之間的競爭,使得農產品能有序進入市場,在大市場的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這樣的良性生產模式有助新農村的建設,也有助于脫貧工作的進行。

2.4 有利于推進農業科技化

農民專業合作的關鍵在于專業,在有效組織了農民與建立規?;?、市場主導型的生產方式之后,農產品的競爭將以傳統的數量為主導的競爭變為質量為主導的競爭,這就迫切需要農業生產不斷提高科技化的水平。農民合作組織可以通過組織的優勢與科研單位,大學開展合作。引入競爭力強的農業科技,積極創造獨具特色的農業園區,發展科技農業,提升農產品的競爭力。這對于我國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進行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3 總結

本文通過對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脫貧攻堅的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分析,得出了:其應當在我國脫貧攻堅工作中占有核心與主導地位的結論。而筆者需要說明的是:隨著我國脫貧工作的深入開始,農民合作組織在未來的實踐中還會遇到新的問題,而理論界應當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促進我國脫貧工作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蔣小鳳.新疆巴里坤縣奎蘇鎮新型農業合作組織發展模式的調研與探討[J].實事求是,2015(6):97-100.

[2]吳裝,王宇.建設合作組織是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關于和平牧場打造農業專業合作社助力職工脫貧的調查[J].農場經濟管理,2014(5):48-49.

猜你喜歡
攻堅農民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既要繼續攻堅 也要防止返貧
脫貧攻堅應及時清理“淤堵點”
脫貧攻堅 重在落實
互助:“聯動”方能攻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