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州柑桔黃龍病防控綜述

2017-02-07 01:53葉國軍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柑桔防控

葉國軍

[摘 要]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連州柑桔果樹受暴發性柑桔黃龍病襲擊,僅6年時間全市柑桔果樹面積從15萬畝下降到1.5萬畝。為探究柑桔黃龍病的發生動態及防控在恢復與發展柑桔生產上的作用,筆者用25年(1990-2014)時間,在黃龍病疫區的東陂、豐陽、西岸、龍坪、連州、保安鎮六個柑桔生產核心區作為柑桔黃龍病發展動態防控的田間調研對象,結果表明:通過提高果農對柑桔黃龍病的防控認識,實行統防統控,是防控黃龍病發生的根本措施。本綜述旨在無病苗引種種植作為黃龍病防控,創造優良環境,采用標準化栽培技術,無疑對我省柑桔產業的鞏固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柑桔 黃龍病 防控

[中圖分類號] S436.6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55-03

1 前言

1.1 1996年1月中旬,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教授、廣東省柑桔黃龍病研究組組長羅志達專家到連州調研柑桔黃化,定性為暴發性柑桔黃龍病后,僅6年時間連州柑桔果樹面積從15萬畝下降到1.5萬畝。

1.2 連州柑桔從1968年春由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所長王志文、鄒南蓀夫婦引入溫州蜜柑苗,在其下放點東陂鎮城村種植成功,歷經28年,連州以溫州蜜柑為主栽品種的柑桔種植面積達15萬畝,投產面積達13萬畝,產值超億元。

1.3 柑桔產區的果農為擴大規模,由政府引導與果農自購柑桔苗木種植相向作用中,在開放的苗木市場當中,果農自購苗木難免會有未經檢疫而感染黃龍病的苗木,種植后在生產區潛伏。在連片果園里,由于集體、農戶果場相互交織一起,生產管理良莠有之,對柑桔木虱防治不到位,經帶毒木虱蟲媒的傳播,病害迅速蔓延,集體果場承包者,自主經營的果農對柑桔黃龍病防控認識不到位,導致柑桔園成片發病,甚至死樹毀園。

1.4 為探究柑桔黃龍病的發展動態及其防控效果,筆者用25年(1990-2014)時間,在連州市東陂、豐陽、西岸、龍坪、連州、保安鎮六個柑桔生產核心區作為柑桔黃龍病發展動態防控的田間觀察調研對象??v觀國內外柑桔產業發展情況來看,柑桔生產區域栽培此消彼長,歸根結底是柑桔黃龍病肆懿橫行而生產者無所適從。

1.5 本文從生產者的生產環境、耕作思維、栽培習慣等方面的生產實踐進行調研,對提高黃龍病的認識與防控,在疫區恢復與新區發展柑桔生產上的作用進行分析與討論。

2 連州柑桔生產發展與柑桔黃龍病發生關系

連州柑桔生產發展與柑桔黃龍病發生經歷三個階段

2.1 第一階段:1968-1978年,柑桔新區崛起,各社(公社)隊(大隊、生產隊)示范種植成功,為培養柑桔生產技術人才,摸索生產栽培經驗,擴大柑桔果樹面積打基礎。從1968年春由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所長王志文、鄒南蓀夫婦引進溫州蜜柑進行人工栽培獲得成功后,很快在各社(公社)隊(大隊、生產隊)進行選地種植推廣,同時在,在省果樹所所長王志文老師引薦下,從潮汕柑桔產區引進懂管理、會經營、有生產實踐經驗的果農到連州,作為各社隊果場的生產技術人員,負責生產技術管理,通過在果場“傳、幫、帶”和生產交流現場會的生產技術培訓形式,使當地干部和果場生產者成為柑桔生產技術人員。打開了連州柑桔新區新局面,增加社隊集體和社員工分分紅的經濟收入。據查,到1978年年底全縣柑桔面積8000畝,投產面積5000畝,產量3000噸,產值150萬元(按當時500元/噸價格計算)。此階段的柑桔生產發展也遇到柑桔黃龍病,據查,1972年秋在沙子崗大隊柑桔果園甜橙果樹上發現葉片黃化病,經王志文果樹專家診斷、確認柑桔黃龍病后噴藥砍樹、土壤消毒,控制蔓延。由于機制體制單一,防控柑桔黃龍病行之有效。

2.2 第二階段:1979-2001年,機制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調控,柑桔生產迅猛發展,巔峰時期的柑桔產業遭遇暴發性柑桔黃龍病,導致柑桔面積銳減、產量下滑。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體制下放,懂管理、會經營、有生產實踐經驗的果農紛紛承包社隊果場并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發展柑桔生產,特別是1985年冬廣東省山區工作會議后群眾種植柑桔熱情高,當地政府因勢利導,成立專門機構,配置縣區技術人員負責柑桔生產技術指導,邀請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校、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的果樹專家學者到連州講課,召開現場觀摩、交流會,通過培訓學習、交流,打造出連州畝產萬斤果園,培植了響譽珠三角“連州蜜柑”品牌,果品熱銷珠江三角洲,還通過國家進出口貿易部門將溫州蜜柑果品出口到加拿大。九十年代初柑桔產區涌現出一大批萬元戶,農村蓋起“柑桔小洋樓”隨處可見。九十年代中期,連州柑桔面積達15萬畝,投產面積10萬畝,產量5.5萬噸,產值超億元,成為廣東省溫州蜜柑面積最大的生產基地。同時還引進臍橙、紅江橙、焦柑、椪柑、沙田柚、福建紅桔試種并獲得成功,滿足市場消費者對柑桔產品的需求。然而,由于無序擴大生產規模、引種育苗,苗木質量下降,加上引種易感病的焦柑、椪柑,柑桔黃龍病由零星發生到逐日趨嚴重,九十年代中期,連年氣候反常,夏秋連旱,冬季溫暖。丘陵、緩坡地柑桔連片開發種植,沒有造林隔離帶,生態環境惡劣,木虱大量發生,由于當時防控黃龍病的宣傳普及面不大和監管力度不夠,生產經營者對柑桔黃龍病的防控認識不強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暴發性柑桔黃龍病發生,經過六年的侵襲,2001年冬,連州柑桔面積只剩1.5萬畝,產量0.6萬噸,產值1000多萬元。

2.3 第三階段:2002至現在,當地政府調結構出政策,專業技術部門作規劃,引導果農重振“連州柑桔”雄風。針對大面積溫州蜜柑果樹被柑桔黃龍病侵襲死亡變成荒山,雜草叢生。原柑桔主產區是廣東省最適宜柑桔種植的區域,當地政府及時作出部署,調整糧經比例,將山上種植柑桔改為緩坡地和旱田種植柑桔,水果技術推廣部門根據市場需要,選擇早熟蜜柑、臍橙、貢柑、砂糖桔、蜜柚、金桔作為柑桔今后發展方向,并制定規劃、生產技術規程引導柑桔產區的果農種植,到2014年冬,全市柑桔面積達3.5萬畝,投產2.5萬畝,產量產量2萬噸,產值超億元。近年來,由于政府引導和果農自主開發種植相向作用,在開發、規劃、購買苗木存在監管失控狀態,管理方面存在有農業經濟組織的公司、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專業管理和勞動力缺乏分散種植的農戶失管半失管果場,導致聯戶連片柑桔果場在最佳防治時期不能統一用藥防治柑桔木虱,最終經帶毒的柑桔木虱傳播到無病的植株而發病。如不引起重視,采取統防(用藥防治木虱)統控(病樹噴藥砍樹挖兜收集場外燒毀處理)措施,會再次引發暴發性柑桔黃龍病。

3 連州柑桔果樹黃龍病的田間調研

為探究柑桔黃龍病的發展動態及其防控效果,筆者用25年(1990-2014)時間,在連州市東陂、豐陽、西岸、龍坪、連州、保安鎮六個柑桔生產核心區作為柑桔黃龍病發展動態防控的田間觀察調研對象?,F將調研結果整理如下:

3.1 加強栽培管理是推遲和延緩柑桔黃龍病的關鍵所在

九十年代初是連州柑桔發展迅猛時期,水果技術推廣部門按照當地政府部門的工作部署,每年分階段下鄉走村串戶到柑桔果場調研,召集鄉鎮水果專管員集中召開柑桔?;ū9?、夏剪放秋梢、果實采收與清園工作會議,并派專業技術人員到鄉鎮、村舉辦培班,使種植戶的品種安排、種植密度、土壤肥水管理、抹芽控梢、修剪清園、噴藥防蟲治病等生產技術家喻戶曉,田間到處可見果農勞作。因為這些措施配合得當,可減少黃龍病傳染,抑制黃龍病對柑桔為害。涌現出東陂鎮的酒壺嶺千畝果場,豐陽小呂洞、花果山百畝果場、西岸鎮的西岸4、5、6隊,溪塘、河田、沖口、石蘭、七村、奎池村委會連片百畝果場,保安鎮的保安、灣村、新塘、水口、卿罡、黃村、本公洞村委會連片百畝果場等連年豐產增收。

3.2 關于消滅媒介昆蟲的問題

根據田間觀察調查,1995年以來,木虱逐年猖獗和黃龍病逐年增加的現象看,木虱和黃龍病的發生流行有著極為密切的相關性。如1993年以前,連州柑桔主產區果場很少發生木虱。據連州鎮沙子崗一些老果農回憶,1972年沙子崗大隊果場甜橙果樹曾發現木虱并發生黃龍病,但很快就消滅木虱,砍樹控制黃龍病。除機制體制單一,防控柑桔黃龍病執行力度到位之外,果園四周種有松樹、油茶樹做屏障,有調節柑桔果園小氣候、增加空氣濕度和晝夜溫差大露水多,不利于木虱生存。由于這個原因,過去果園中雖有零星發生病樹,但很少蔓延。將病樹砍后挖兜補種,基本上是成功的,能保持正常生產。1994年后,由于社隊果場發包時間短(一般為三年,最長為五年),承包經營者粗放管理,不僅引發樹勢弱、產品質量下降,而且木虱在果場逐年增多,加上無序開發、購苗種植,木虱日趨交叉繁殖,如龍坪車站背果場、西岸過水塘果場、東陂魚子塘果場最先現發現木虱為害,以后這些柑桔果園及其附近園區,木虱相繼盛發,到1995年,由于春夏秋連旱,適于木虱生長繁殖,幾乎各鄉鎮社隊老果場都普遍發生,不少柑桔果園不同程度受其為害。其結果是,最早發現木虱活動頻繁的果園,黃龍病發生蔓延也快,而其周圍園區則均受其傳染,從發病的情況來看,木虱發生普遍而蟲口密度又高的社隊果場及其附近幼齡果場病樹多,不但在病園中補種的幼樹很快發病,而且在靠近病園種植的柑桔果園發病也重。

3.3 天然屏障阻隔發病輕

在黃龍病暴發流行侵襲柑桔果樹時期,我們常??吹竭@樣現象:有高山擋住南北氣流,山腳及山沖有松、杉樹相隔開發種植的柑桔果場,很少見到黃龍病,樹勢也較好,如東陂鎮衛民村委會新陂磅村、龍坪鎮孔圍村委會圍子村連片500畝果樹樹勢良好,幾乎看不到黃龍病果樹。如2015年7月10日到新陂磅村公路兩側2公里范圍實地隨機抽樣疑似黃龍病果樹葉片共10個樣品送檢,PCR技術檢測結果顯示,葉片含黃龍病病菌帶毒為零。這些柑桔果樹樹齡最長42年,最短2年,彼此間生長協調,不斷地為村民致富奔康創造經濟效益,2013年,新陂磅村與連州愛地旅游公司國家5A級連州地下河景區連姻,建立千畝柑桔農業觀光園,給游客到果園體驗采摘、品嘗于一體的觀光旅游,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打造美麗鄉村。又如,豐陽鎮胡江村委會胡江村利用天然屏障,2001年在隔離區試種50畝砂糖桔獲得成功,并逐年在荒廢的老蜜柑果園種植柑(貢柑)桔(砂糖桔),至今擴展3000多畝種植,2015年7月10日同樣在連州市科農局在該村建立的“黃龍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的砂糖桔、貢柑、蜜柚果樹(面積300畝、2-13年樹齡)隨機抽樣疑似黃龍病果樹葉片共20個樣品送檢,PCR技術檢測結果顯示,葉片含黃龍病病菌帶毒為零。去年該村(農業人口1800人)單砂糖桔果品銷售,人均收入1.5萬元。由此可見,利用天然屏障,保持現有生態,對抑制黃龍病發生蔓延是有一定作用的。

3.4 關于挖除病樹的問題

及時挖除病樹,清除病害來源,減少田間傳染蔓延的效果是明顯的。1995年冬連州市水果發展公司龍坪良種水果示范場福建紅桔生產區因附近柑桔果園黃龍病發病蔓延而引發的發生暴發性黃龍病后,兩年時間樹死園毀。而有50畝枇杷果樹作隔離帶的1700株早熟溫州蜜柑、1800株臍橙、1580株沙田柚果樹雖有零星發生病,按照黃龍病防控技術要求是可防可控的,筆者建議得到同意后,在合同條款加入發病方減免黃龍病樹承包款項,承包方必須噴藥砍樹挖兜收集場外燒毀處理。于是每年果實成熟期,筆者到實地和承包經營者、公司工作人員參加的“三結合”病樹鑒別小組,在田間進行鑒別,對黃龍病果樹進行標記,果實采摘后噴藥砍樹挖兜消毒處理。這樣,從1995年春發包至2006年底12年時間因黃龍病挖除的病樹統計:早熟蜜柑374株,臍橙400株,沙田柚349株。到2006年冬無償移交給當地村委會時,早熟蜜柑1326株,臍橙1400株,沙田柚1231株的果樹樹勢仍屬正常。該示范場12年來每年淘汰病樹不超過1.8%。由于黃龍病較少,果場承包者通過夏剪、冬剪,加強栽培管理,產量不斷提高,畝產從1995年蜜柑420公斤、臍橙350公斤、沙田柚300公斤上升到2000年蜜柑950公斤、臍橙800公斤、沙田柚700公斤,平均畝產值分別為(當時市場價格:早熟蜜柑1元/500克,臍橙2.5元/500克,沙田柚1.5元/500克)1900元、4000元、2100元。本想將這經驗復制推廣到其他零星發病的果場,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得到落實,只疏剪感病枝條作延遲果樹壽命,由于木虱防治不到位,致使黃龍病短時間內迅速蔓延造成樹死毀園,連州社隊集體果場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消失的,然后將土地分配到戶改種其他果樹或變成荒山坡地。同樣,2007年水果發展公司將良種果樹示范場無償移交后當地村委會,由當地人承包,由于管理粗放,木虱防治不到位,黃龍病再次發生蔓延,2014年6月19日到現場田間調研時,發現大量木虱在夏梢嫩芽上,黃龍病果樹隨處可見,2015年冬再去現場巡查時,已樹死園毀,柑桔樹挖除改種其他落葉性果樹。由此可見,凡是對黃龍病病樹處理及時而徹底的果園,出現黃龍病的新病樹比不處理或處理不到位的果場少得多。這些事例可以說明連州柑桔果場在防控黃龍病工作中,采取病樹噴藥砍樹挖兜并收集場外燒毀處理的措施已經取得良好效果。

3.5 關于選育、購買無病種苗的問題

柑桔育苗除相關科研機構選育新品種,培育無毒苗,供給柑桔適宜區種植,同時,各地政府部門要制定措施,整合育苗資源,培育無黃龍病苗木。建立省、市、縣檢疫責任機制,打擊無證經營和市場苗販子,將黃龍病遠距離傳播消滅在萌芽狀態。使遠離柑桔老區、隔離條件符合的地域開發種植無毒苗。連州經過黃龍病侵襲后,特別近幾年,有開發種植柑桔的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經濟組織跳出黃龍病疫區,到隔離條件具備的場所承包土地,規劃開發,購買無黃龍病毒苗木種植,管理到位,果樹生長良好。而在疫區種植的柑桔果樹,即使購買無毒苗木種植也因黃龍病交叉感染,種植三年就陸續感病。如2015年7月7日在西岸鎮沖口村委會石梯村民小組連片100畝,樹齡2-8年的柑桔果樹中隨機抽樣8份疑是黃龍病葉片送檢,PCR檢測結果有兩份感染黃龍病毒,發病率占抽檢樣品的25%。同年7月10日在豐陽鎮梁家村委會梁家村連片200畝,樹齡2-8年的柑桔果樹中隨機抽樣10份疑是黃龍病葉片送檢,PCR檢測結果有5份感染黃龍病毒,發病率占抽檢樣品的50%。

3.6 果園生產經營管理者對黃龍病防控意識和執行力的問題

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對黃龍病的認識不統一,影響了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連州柑桔生產經營者在黃龍病防控認識上表現為:

3.6.1一些肥藥生產廠家,農資營銷企業在網上、田間地頭賣廣告,宣傳誤導該肥藥可防治黃龍病,將黃龍病引起的柑桔黃化誤認為由病蟲害、缺素、干旱、水害原因引起。生產經營者無所適從,對黃龍病防控產生不良影響。

3.6.2忽視對傳病昆蟲柑桔木虱的防治,最適防治時間落實不到位,為黃龍病的蔓延創造條件

3.6.3黃龍病綜合防控知識普及和宣傳力度不夠,使生產經營者統一防治木虱、統一噴藥挖除病樹的防控意識不強,執行力度不夠。

3.6.4“柑桔熱”誘導果農盲目購苗,甚至從病區引進苗木,使得不少果園在種植后幾年內就大量發生黃龍病。

3.6.5柑桔品種單一,面積過大,市場價格波動,影響柑桔生產經營管理者對黃龍病防控的自覺性。

4 連州柑桔黃龍病田間調研結果與討論

柑桔黃龍病是世界柑桔生產的頭號大敵,也是目前世界尚未解決的科技難題。從筆者25年在果園田間調研結果來看:做好柑桔黃龍病綜合防控關鍵在人,重在踐行。由此可見,有關柑桔主產區各級政府要提高對柑桔黃龍病防控工作及其重要性的認識,樹立柑桔黃龍病是柑桔生產的第一病害,樹立柑桔木虱是柑桔生產的第一蟲害的思想觀念,明確柑桔產業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防控好柑桔黃龍病。在具體工作上,市(縣)、鎮(鄉)、村干部要做好柑桔黃龍病防控工作的宣傳員、督導員,在推進柑桔黃龍病防控工作中,強化行政推動,整合各種資源,建立強化機制,促進柑桔黃龍病防控工作的持續有序開展;農業部門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加大工作力度,推進黃龍病科學防控。通過舉辦培訓班、田間地頭實地指導、電視網絡板報多媒體播報、印發宣傳資料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有組織、有計劃地宣傳黃龍病疫情防控技術和檢疫法規知識,引導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植物疫情聯防聯控、統防統治、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圍。邀請有關科研院校,如華南大學和農科院省級單位專家開展綜合防控工作措施的技術研究和攻關,破解技術難題,創新黃龍病綜合防控和柑桔產業同步發展的新模式。柑桔主產區域內栽培柑桔的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經濟組織負責人及其員工和聯戶聯片的果農要參照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制定的《柑桔黃龍病防控技術方案》和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細化的柑桔黃龍病技術方案科學用藥,實行統防統控。

5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實行統防統控,使疫區黃龍病病株率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或控制在3%以內,柑桔木虱蟲口密度減退率70%以上。在新種區域,建立綜合防控示范區,力爭保持柑桔木虱、黃龍病病株零發生。

參考文獻

[1]王應旭,《中國柑桔》100期實用技術精編(1972-1995)中國南方果樹雜志社1997

[2]甘廉生,唐小浪《廣東柑桔志》廣東科技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柑桔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柑桔無公害栽培技術研討
柑桔樹青苔病的發生與防治
柑桔園冬季管理技術
柑桔砂皮病研究進展
柑桔高接換種技術及接后管理
柑桔容器育苗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