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植保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2017-02-07 02:08劉美良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農業可持續發展辯證關系

劉美良

[摘 要] 綠色植保在保護農業豐產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近年來由于農業在種植過程中大量的使用農藥及化肥,不僅破壞了農業生產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對植物保護帶來了較大的危害。如何保護植物生態體系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文中對綠色植保與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關系進行了充分的論述,從而提出了加強綠色植保,促進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 綠色植保 農業可持續發展 辯證關系

[中圖分類號] S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78-01

植物保護是綜合利用多學科知識,以科學和經濟的方法,保護人類的目標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產投入的回報,維護人類的物質利益和環境利益的實用科學;作為農業技術措施,它是根據人類社會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蟲、草、鼠)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和技術及管理的可能性所進行的農事管理活動的一部分。綠色植保作為一項新興的農業技術措施,是針對自然界中有害生物發展的規律所采取的一種有效的科學農事管理活動。其是以保護人類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為目標,以科學和精準的用藥方法對有害生物進行綜合防治的方法。而農業可持續性發展是以保護和使用自然資源為基礎,不僅要保證當代人類對農產品的需求,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后代人類對農產品的需求為出發點,從而在農業生產中以質量、產量、效益、環境等各因素達到最佳的配合的一種生產模式。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二個方面,其一是在保證后代對資源的有效利用下,實現當代農產品的供求平衡;其二是保護環境的良性發展及資源的供需平衡。人類在從事的各項社會活動中,所需要的能源主要由植物所供給,植物對農業的良性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加強對植物的保護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因此,二者是相互依存著發展,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

1 開展綠色植保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工業發展是以農業作為經濟基礎的,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可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沙掷m農業作為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旨在采取不會耗盡資源損壞環境的同時,減少農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和農民純收入,滿足未來對食品和纖維的要求,保持農業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近幾年來,由于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日益增多,已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農業生產要想可持續性的發展,則需要解決農業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這是農業發展的根本。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對增強我國的國力,保證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針對當前的問題,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對植物進行有效的保護,從而減少病蟲害的威脅,減少污染的發生,保證所出產的農產品達到無污染、純綠色的標準,實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使農業得以可持續發展下去。

2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植物資源的保護

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在保證農業發展的前提下,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環境保護。因此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在保證糧食豐產增收的前提下,注重糧食的生產安全;其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農民的收入,有效的解決農村的貧困狀況,促進農村的綜合協調發展;最后要實現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實現農業可持續性發展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步伐,將對植物資源的保護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一,區域經濟的發展,將有效的增加農民的收入,使其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將有更多機會去接觸外面的世界,這就有利于農民對自然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對區域植物資源的保護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從農業資源利用方式上看,通常情況下以粗放式經營利用、精細密集利用和高新技術產業選擇利用三種方式,目前在我國經濟欠發達的農村采用粗放式經營利用型的較多,此種方法不僅達不到有效的利用效率,同時也不利于植物保護的進行。精細密集利用和高新技術產業利用在經濟發達地區廣泛利用,不僅達到了較高的利用效率,同時也對區域植物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目前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下,農業的發展速度也得以不斷的加快,這將有效的帶動農業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粗放式的經營方式將逐漸被精細密集利用和高科技產業選擇和所取代,從而更加有利于區域植物保護的進行。

第三,在某些區域內,由于經費的缺乏,對于一些珍稀動植物資源和特色農業植物資源的保護力度不夠,因此需要針對這些地區的特點,增加經費的投入,使植物保護得到落實。

3 加強綠色植保,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1 不斷提高農民的綠色植保意識

實踐證明, 農民的文化素質和科學種田水平成正比。據調查,主要勞動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農戶比文盲農戶平均單產高18.8%, 人均收人高67.6%。農民文化素質提高了,科技種田意識就會增強,對科技推廣項目接受能力提高, 農藥的科學正確使用才會成為現實。因此, 農業部門應努力營造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的各種環境,不斷提高和增強農民的綠色植保意識。

3.2 科學精準使用化學農藥,加快新型農藥研制及推廣應用

大力加強控制生態環境污染。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委等單位關于禁止銷售和使用部分高毒高殘留量農藥意見的通知》精神,堅決禁用“兩高”農藥,積極推進新農藥替代,推廣綜合和科學施藥新技術,促進農藥科學安全使用,減少和避免農藥對環境的污染,保護病蟲天敵和生物多樣性,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

3.3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

把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和有害生物可持續治理列到憲法、環保法及其他有關法規中,將農藥的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國家應對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重新審核,明文禁用高殘留、 污染較為嚴重的農藥,制定限制使用農藥的法規或逐步減少的系統計劃。任何違反規定、濫用農藥的行為都要負法律責任。與此同時,合理利用經濟杠桿,根據農藥毒性、用量和作用方法對生態環境 、公眾健康和使用農藥本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確定對農藥制造商和經營者征收污染費的標準。根據農藥對環境危害程度向農藥使用者征稅,并將新征得的稅收,對生物農藥的使用者和無公害農產品實施經濟補貼。

3.4 建設與推廣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從系統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 以期獲得較高經濟效益、 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作為一種促進生態良性循環和有利于資源環境保護的農業生態體系,在實踐中已顯示出其合理性和科學性。因此,大力建設與推廣生態農業, 對加快與不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將會是事半功倍的。

3.5 廣泛宣傳,加強培訓

盡管可持續植物保護思想已被多數國家的植保工作者確認,但其理論體系、防治技術和實踐還未被廣大農民所接受。因此,各級政府應積極發揮其職能作用,利用電視、廣播、 互聯網等現代化手段,大力宣傳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和技術,增強農民的生態環境意識和提高植保水平,特別是生物防治技術的提高; 與此同時,切實推行以農民田間培訓為主的農民田間學校,開展有農民參與的應用技術研究,讓農民成為防治實踐的決策者。

結束語

農業部在《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中提出: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樹立“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钡睦砟?,依靠科技進步,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大力推廣新型農藥,提升裝備水平,加快轉變病蟲害防控方式,大力推進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病蟲害可持續治理技術體系。綠色植保工作技術性強,病蟲發生后,需要在一定范圍內適時精準科學全面防治,因此各級植保組織都應該以各種方式積極開展社會化服務,以減輕農業有害生物對農業造成的損失。在現代農業的持續發展策略要求下,對于植物保護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提出了堅持有害生物的綜合防治,進行區域性持續調控,以達到提高經濟效益 ,保護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的最終目的。

猜你喜歡
農業可持續發展辯證關系
推廣秸稈還田 增加農民收入
扶貧生態移民工作中一些辯證關系的處理
語言學習與不同語境的辯證關系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
勞動價值與制度價值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研究
淺談藝術設計與設計藝術之間的辯證關系
關于如何運用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培樹核心價值觀問題研究
山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
先進國家綠色生態農業給我們的啟示
科學技術與田徑的辯證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