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措施

2017-02-07 02:13信立權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枯病生根毒素

信立權

編者按: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種真菌性病害。近年呈逐漸加重趨勢,其病原較為復雜。近年來,在我國部分玉米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并對玉米的產量和質量產生重大影響。對此,應引起重視,要加強研究,認真分析病田整體情況、土壤狀況、苗枯病發生情況以及苗枯病發生癥狀,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文章對玉米苗枯病進行了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玉米苗枯病是一種弱寄生菌。該病害的病原為串珠鐮孢菌中間變種,其發生為害程度主要是種子帶菌、不良的氣侯條件、品種間抗病性差、栽培管理粗放、傳統的種植模式施肥觀念等多種因素決定的。需要在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的前提下,制定推廣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等農業措施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全面作好該病的防治工作,從根本上遏制該病的發生為害。

1 玉米苗枯病的田間診斷

1.1 田間調查方法

在玉米出苗后至大喇叭口期對苗枯病進行系統調查。記錄玉米品種、土壤類型、發病的氣候條件、發病的時間、發病的部位、癥狀特點、發病的葉片數,統計發病率和發病指數。

1.2 苗枯病田間癥狀

地上部分。葉片一般從二葉一心時開始表現癥狀,最初第一、二葉片的葉尖發黃,隨病程的發展,逐漸葉尖、葉緣呈焦枯狀,心葉卷曲,嚴重時心葉青枯萎蔫變黃,植株葉片自下而上逐漸干枯至枯死。地下部分,根系發育不良,胚根根尖溢縮,維管束變褐,后擴展成一段或整個根系,根毛減少。

2 發病特征

玉米苗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串珠鐮刀菌,發病在玉米苗期。感病幼苗先從種子根部發病,引起整個根部發育不良,根毛減少,無次生根或很少次生根。初生根感病后壞死,根系變黑褐色,在基部節間形成壞死環,基部呈水漬狀,用手輕拉易整齊斷裂。地上部葉鞘褐色有撕裂狀,葉片發黃,邊緣呈焦枯狀,心葉卷曲,以后葉片自下向上逐漸干枯,無次生根的導致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在枯死病苗靠近地面部分產生白色粉霉,葉片出現火燒狀枯死,心葉逐漸青枯萎蔫,用手可拔起,嚴重影響玉米的生長發育進程。

3 發病重的原因

3.1 品種的抗耐病能力差

不同玉米品種間其抗耐病性差異較大,玉米品種抗耐病能力差是苗枯病普遍發生的重要因素。玉米品種及雜交種的親本自交系對苗枯病的抗性存在差異,目前還沒有發現免疫材料。陳種子或種子干癟、受機械損傷、受凍等情況也易感病。

3.2 種子帶菌

種子帶菌是造成玉米苗枯病傳播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發病嚴重的種子帶菌率高。病原菌產生毒素,傷害受害植物細胞制種玉米種子和土壤中所帶鐮孢菌能產生多種毒素,包括恩鐮孢菌素A和B、萎蔫酸、10-脫氫萎蔫酸、番茄萎蔫素、番茄萎蔫酸、亮紅萘等,這些毒素有些可以破壞膜體系而引起胞內電解質滲漏,有的則破壞線粒體葉綠體等細胞器和亞細胞器結構,引起一系列超微結構的變化。當細胞遭受病原菌或毒素傷害時,毒素即與細胞原生質膜的一種蛋白質結合,使膜的構造發生變化,膜的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傷,導致膜透性改變,電解質外漏,電導值增加;當毒素作用于細胞核和核糖體的結構時,能抑制DNA指導下的RNA的合成,使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原生質體顆?;?、線粒體腫大、雙膜崩解等。

3.3 傳統的種植模式和施肥觀念

小麥、玉米大面積輪作,小麥機收高留茬面積大,田間積累了足夠菌源,引起病菌連續循環侵染,為玉米苗枯病的發生準備了足夠條件?;视昧看?,農家肥用量小,重施氮肥、磷肥,忽視了鉀肥及微量元素的使用,造成養分比例失調,導致土壤板結通透性差,影響玉米根系的正常生長發育。

3.4 除草劑的大面積推廣使用

玉米苗期正值雨季,田間雜草密度大發生重,化學除草省工省時、快速及時。但正是玉米播后苗前這段時間,噴除草劑后不易劃鋤中耕,加劇了土壤板結程度,易出現弱苗感染病害。此外,隨意加大除草劑藥量,雨后一些藥劑隨雨水滲入土壤中,使玉米種子的中胚軸及胚根壞死,影響出苗和生長。

4 防治對策玉米苗枯病的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加強測報工作,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結合實際制定可行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減輕玉米苗枯病的發生為害,主要措施如下:

4.1 改善制種地環境條件和耕作栽培方式

注意輪作倒茬,合理安排茬口,減少田間病原菌的數量;有機肥一定要發酵腐熟后再施用。提倡玉米秸稈過腹還田,直接還田的,還田后要進行無害化滅菌處理。重視磷、鉀肥和微肥的施用,特別是鉀肥的施用。對于砂壤土地塊、免耕直播田提倡同時施種肥或及早追肥。

4.2 選擇抗病性較強品種,推廣藥劑拌種。

選育抗病性強的品種,采取包衣或藥劑拌種等方式對種子進行處理,能有效降低發病率。拌種藥劑可使用先正達2.5%咯菌腈種衣劑(適樂時),每100 kg種子用2.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100.0~200.0mL,方法是將適樂時懸浮種衣劑用水稀釋后充分混勻后倒入種子上,快速攪拌或搖晃,直到藥液均勻分布到每粒種子上。

4.3 藥劑防治

在苗枯病發病初期應及時用藥,控制病情的擴展??蛇x擇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惡菌靈、三唑酮等藥劑,按常規濃度進行施藥,重點對苗基部進行噴霧或進行灌根,每隔5~7 d噴1次,連續噴施2~3次,并且噴施葉面肥(天然蕓薹素內酯、天達216以及磷鉀肥、微肥等),促進植株盡快恢復正常生長。同時對發病地塊及時中耕松土,增加土壤含氧量,促發新根,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繁殖。

猜你喜歡
枯病生根毒素
“沙棘枝枯病病原學及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What Makes You Tired
一類具有毒素的非均勻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浙江省蘆筍莖枯病非化學治理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進展
國外的微水洗車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草莓芽枯病的癥狀及防治措施
嚴苛標準方能清洗校園“毒素”
李樹枝枯病發生與防治
溫暖在嚴寒深處生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