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玉米常見病害與防治技術

2017-02-07 03:24李生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葉期斑病分生孢子

李生

黑龍江省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玉米病毒病等,下面簡要介紹如下。

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也叫條斑病。各玉米產區都有發生,在大發生年份,感病品種減產50%左右。

癥狀:本病以侵染葉片為主,也侵染葉鞘和苞葉。發病初期,葉上出現水浸狀青色病斑,以后逐漸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中央黃褐色,邊緣褐色的梭形大斑。溫度高時,病斑在葉正反兩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層。病斑能結合連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內外越冬。田間傳播發病的初次侵染菌源,主要來自玉米秸稈上越冬病組織重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氣流傳播。適宜于發病的溫度為20~25℃,超過28℃對病害有抑制作用。

防治方法: ①種植杭病品種如丹玉13、中單2號等。②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耕深翻,壓埋病原。③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玉米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④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噴1~2次,每隔10~15天噴1次。

2 玉米小斑病

癥狀:玉米從幼苗到成株期均可感病且造成較大的損失。以抽雄、灌漿期發病看。病斑主要集中在葉片上,一般先從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狀,后變為黃褐色或紅褐色,邊緣色澤較深。病斑呈橢圓形、近圓形或長圓形,有時病斑可見2~3個同心輪紋。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內越冬,在翌年溫度比較適宜的5、6月份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

防治方法:①推廣種植中單2號、丹玉13等抗病高產品種,可有效減輕小斑病的發生為害。②加強栽培管理,在拔節及抽穗期追施復合肥,促進健壯生長,提高植株抗病力。③清潔田園,將病殘體集中燒毀,減少發病來源。④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從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3 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在我國絕大多數玉米產區都有發生。溫暖潮濕區發生較多。

癥狀:發生在葉片、葉鞘和莖上,以葉和葉鞘交接處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為白色到黃色小斑,漸變成褐色或紫褐色,圓形、橢圓形到線形,隆起附近的葉組織常呈紅色,后期病斑的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葉局部散裂,葉脈和維管束殘存如絲狀。

發病規律:病菌以休眠的孢子囊在土中或在病殘體上越冬。在玉米生長中后期(7~8月)溫度較高(23~30攝氏度)、濕度較大(相對溫度85%以上)、且陰雨日較多時,利于病害的發生和流行。低洼潮濕地塊和連作地塊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①玉米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株,深耕深埋,減少病菌初侵染來源。②合理排灌,降低田間濕度,創造不利于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③不用病株作飼料或漚肥。④重病田應和其他作物輪作2~3年。

4 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

癥狀: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頂部或中部變色,并出現粉紅色、藍綠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黃褐色霉層。病粒無光澤,不飽滿,質脆,內部空虛,常為交織的菌絲所充塞。果穗病部苞葉常被密集的菌絲貫穿,黏結在一起貼于果穗上不易剝離,倉貯玉米受害后,糧堆內外則長出疏密不等,各種顏色的菌絲和分生孢子,并散出發霉的氣味。

發病規律:病菌在種子、病殘體上越冬,為初染病源。病菌主要從傷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溫度在15~28℃,相對濕度在7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流行,高溫多雨以及玉米蟲害發生偏重的年份,穗腐和粒腐病也較重發生。玉米粒沒有曬干。入庫時含水量偏高。以及貯藏期倉庫密封不嚴,庫內溫度升高,也利于各種霉菌腐生蔓延,引起玉米粒腐爛或發霉。

防治方法:①實行輪作,清除并消毀病殘體。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進早熟,注意蟲害防治,減少傷口侵染的機會。玉米成熟后及時采收,充分曬干后入倉貯存。②藥劑拌種及藥劑防治。

5 玉米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縮病和玉米矮花葉病兩種。

癥狀: 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苗期受害重,5葉期~6葉期即可表現癥狀,病苗葉片濃綠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9葉期~10葉期,病株節間縮短,矮化明顯,常不及健株的一半,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形,花絲極少,多不結實。

發病規律:玉米5葉期以前易感病,10葉期以后抗性增強,即便受感染發病也輕。

防治方法: ①種植抗耐病品種。② 加強栽培管理,調整播期,適當晚播,使玉米幼苗感病期避開灰飛虱成蟲盛期。徹底清除田間、地邊雜草,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外,減少毒源。增施有機肥,及時澆水,增強玉米抗病力。③ 玉米播種時要進行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降低玉米被侵染的幾率。玉米苗期噴灑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畝用20克~25克,消滅傳毒媒介。在玉米1葉1心期,畝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天~8天噴1次,連噴3次。

猜你喜歡
葉期斑病分生孢子
茶輪斑病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其拮抗菌篩選
“建昌紅香芋”養分吸收分配特征分析
黃瓜靶斑病咋防治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發率測定方法探索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誘導方法探索
玉草迅克
香梨樹腐爛病菌分生孢子獲取方法及萌發條件的研究
30%氰草·莠去津懸乳劑與30%磺草·莠去津懸浮劑防除玉米田雜草效果和安全性評價
大豆自然侵染條件下Phomopsis longicolla的β分生孢子產生
不同時期施用多效唑對小麥的化控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