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農機推廣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7-02-07 03:56周春波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經濟作物機具補貼

周春波

前言:當前,農村經濟的增長速度較快,我國的農村的產業結構也出現了變化,其中的基層農技推廣是一項主要工作。以往的農機推廣方式以及不符合當前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的需求。所以,我國有關部門需要加強相關措施的落實,切實的促進基層農機推廣問題的解決,讓農機推廣工作真正的發揮出原有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當前我國農機推廣工作的相關問題,并且提出了相關建議。

1 當前農機推廣服務中的突出問題

如今,農民種植水稻的盈利比較低,每畝水稻的收入甚至不到兩千元。同時,如果水稻種植的這個過程都是用機械化的作業方式,在整個過程中,從插秧整田到打藥收割,每畝地是由機械的成本大概在三百元左右,而且其中并沒有包括機械維修以及保養的日常費用。再減掉人工勞動成本、租地成本、肥料成本以及農藥成本,農民最后的收入就會很低。機械化形式的農業種植成本極高,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缺乏合理的農藥生產成本管理理念。一些農民在國家惠農補貼中受益,并且沒有合理的使用相關的農業機具,所以出現了明顯的浪費問題。農民接受了國家的大力度補貼,所以只需要花一部分錢,就能夠購買中型或者大型的機械,對于一些老百姓來說,他們認為補貼力度較大,所以即便是利用率低也是合算的。在利益的驅使下,購買農業生產相關的農機成為購買的主題,已經不是首要的投資目標。農民購買的農機并沒有在種植中廣泛的使用,所以增加了國家的補貼成本,并且浪費的較多的資源。

1.2 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洜I程度落后。農民的土地擁有量不高,一些采用單家獨戶經營方式的農戶,只擁有一到兩畝的土地,這種不均衡的分配方式,導致目前符合機具購買補貼條件的農戶不多,所以只有少部分農民可以享有相應的補貼政策,所以農機機具的財政補貼率以及范圍并不高,所以農機的購買成本比較高。

1.3 由于土地大多是分散經營的,所以購買相關農機的成本比較高,并且沒有較高的使用率,農機戶的經營效益受到了較大影響。同時農民維護農機的水平比較低,所以農技推廣人員的培訓費用較高,工作難度也比較大。雖然主要的糧食品種已經全面實施了機械化生產,但是許多經濟作物的機械化發展速度仍然落后。韭菜、馬鈴薯、山藥、花生等作物還是依靠原始的手工勞動。當前,一臺韭菜收割機械的成本在六萬元左右,對于經營者來說,價格成本比較高。所以仍然采用手工收韭菜的方式,每割一次韭菜需要花費數天的時間,所以相應的收割成本比較高,經濟作物生產的發展速度緩慢。

2 農技推廣工作成本管理的相關對策

2.1 培養農業生產者的成本管理水平和意識

第一,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拓展農業生產者的文化水平,使其具備專業知識以及文化技能,促使他們摒棄以往的非理性消費行為以及消費文化,提升消費能力。第二,做好教育培訓以及科技推廣。遵循“節本增效,農民需要”的原則,積極推廣內容豐富以及形式多樣的農機機具以及技術,合理的引導農民使用和購買相應的技術和機具。第三,相關部門以及各級政府需要積極提倡科學、健康的消費文化,應用多種媒體渠道來讓農民樹立正面的價值取向,培養其現代消費意識[1]。

2.2 促使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的推廣

為了實現經濟作物以及糧食作物機具的共同發展,需要提升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的發展。在思想層面上明確經濟作物對于農民的重要性,加快規模性生產的實施,合理推廣經濟作物的機械利用率,進而提升農機具的普及程度,有效的降低使用成本以及機具的費用成本。

2.3 廣泛開展關于機具操作的培訓

合理的改革當前的培訓載體、培訓內容以及培訓手段,盡可能的優化和整合培訓的相關內容,盡可能的提升培訓的針對性以及實效性,讓農民能夠掌握農業生產方面的實用技術,切實產生自身的學習和發展能力。避免因為技術方面的知識缺乏,而造成了農機的不合理使用[2]。

2.4 農業大型技術管理的市場化和契約化相結合

對于收割機和插秧機等價格較高的大型機具,因為種植規模和土地的限制,只有較少的農業生產大戶才能負擔得起購買費用。但是,對于單家獨戶的經營者來說,也需要相關的機械作業服務,但是因為相關條件不符合補貼要求,所以得不到惠民政策的補貼。所以相關創新機制的引入十分必要。第一,擴大惠民范圍,盡可能的放寬購買相關機具的條件,擴大符合補貼條件的農民范圍,盡可能讓農民享有公平的補貼機會。第二,調整相應的農機服務方法。應用契約化的管理方式來管理條件符合的經營體,按照規定提供相關的低收益補貼之后,再應用市場化的管理模式,這能夠有效激發農民購買機具的熱情,擴大惠民的范圍。第三,農機管理部門需要落實相關的市場調研,為農業機具需求者提供必要的市場尋求信息,促使規模作業以及訂單作業的發展。合理降低使用成本,并且減少無效的轉移,防止出現跨區作業的問題,這能夠有效的統籌特定區域內的統一布局以及對農業土地的規模經營。

2.5 充分結合小型機具的市場化管理和集中化管理

許多小型的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率并不高,所以可以應用創新的管理措施。不采用以往以家庭為最小單位的機具購買方式,而是以村或者畝數為單位,確定相關機具的需求量,而后指派專人進行維護和管理,以此來降低機具的平均購買量,比且避免因為操作不規范以及操作錯誤造成了的維修成本,消除因增加機具和使用率低下而造成的成本浪費[3]。

3 結論

為了有效提升我國農業作物產量,我國需要加強對農機技術以及農機設備的應用,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的進步,并且促進農村基礎推廣工作的進行,應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解決農機推廣中的各種問題,提升農技推廣的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秀芳,王曉峰. 淺議農機企業成本管理[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3(09) :85-86.

[2]張英.農機消費成本管理淺見[J]. 當代農機. 2012(06) :75-76.

[3]于雁.農機企業全面成本管理體系探析[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10(03) :74-75.

猜你喜歡
經濟作物機具補貼
鄭州航空區炎黃不銹鋼蜂機具部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鄭州航空區炎黃不銹鋼蜂機具部
“三清一改”農民能得到哪些補貼?
電務系統大型機具上道時的作業防護
“二孩補貼”難抵養娃成本
晏平要補貼有多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