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2017-02-07 04:34胡晶晶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現代農業培育農民

胡晶晶

前言: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 屬京津冀經濟圈,地處環京津、環渤海、環白洋淀區域,全市總面積101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44.3平方公里,現轄7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6個鄉,2個省級開發區,413個行政村??側丝?8.7萬,總耕地92萬畝,農業人口58萬,有效灌溉面積75.7萬畝,是全國主要商品糧食基地和河北省優質糧食主產縣之一。

多年來,任丘市始終突出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實施‘三化互動,在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同時,積極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用城鎮化理念建設農村,強力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緊抓機遇,先行先試,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積極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新機制新模式。

2014年的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對農村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深化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重大舉措,、那么先讓我們來說說什么是新型農民呢?新型職業農民”是個與時俱進的概念,它不僅要有農業生產技術,還要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政治素質、科技素質和身體素質諸方面,能夠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經濟發展而使自身內涵不斷豐富和發展。它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律、講文明、綜合素質高,具有現代特征農民的總稱。自2014年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以來,我句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90人,其中生產經營型640人、專業技能型150人、社會服務型100人。通過培訓,全市涌現了一大批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等致富帶頭人,輻射帶動了周邊農民,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1 開展新型農民培訓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農民是建設現代農業和新農村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只有培養造就千千萬萬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才能形成持續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力量源泉,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

1.2 由于歷史的原因,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較短,整體素質不高。

1.3 培育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1.4 通過對農民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并引導和教育農民遵紀守法、提高修養、崇尚科學、移風易俗,使之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 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意義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要提高我國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讓十幾億中國人吃飽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還得依靠農民,特別是要依靠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只有加快培養一代新型職業農民,調動其生產積極性,農民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得到提升,農業問題才能得到很好解決,糧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迫切需要。我國正處于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時期。作為基層的一名農業技術員,在深入走訪農村、農戶的過程中,發現農業生經營方式正從單一農戶、種養為主、手工勞動為主,向主體多元、領域拓寬、廣泛采用農業機械和現代科技轉變,現代農業已發展成為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產業體系。只有培養一大批具有較強市場意識,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現代農業發展才有人才支撐。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大農業勞動力數量不斷減少、素質結構性下降的問題日益突出。以婦女和中老年為主,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過50%。60%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不愿意回鄉務農。今后“誰來種地”成為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確保農業發展“后繼有人”,關鍵是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把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作為關系長遠、關系根本的大事來抓,通過技術培訓、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擁有較高素質的青壯年農民從事農業,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3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存在的一些問題

3.1 拿我市舉例來說農業人口58萬,農業從業人員46萬,目前全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90人,認定目標309人,遠遠不能滿足全市農業適度發展經營需求。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資金支持力度,適當增加認定數量,擴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總量,盡快形成一支現代農業生產發展主力軍,助推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3.2 允許學員連年培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水平。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具有發展意識、自身素質較高的青壯年農村勞動力已轉移出去,而留守本地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年齡普遍偏大或文化素質較低,對職業技能的接受能力較差,由于項目要求,同一學員三年內不能重復培訓,造成部分學員職業技能水平提升不明顯。建議根據農民的生產、生活、文化水平等特點,按照產業發展需求設置課程,允許有適度經營規模的學員連續進行培訓,適當延長受訓時間,切實提高農民的從業水平和整體文化素質。

3.3 建立綜合扶持政策體系,增強新型職業農民自主發展能力

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針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專門扶持政策,在金融信貸、農業保險、社會保障和職業教育等方面還沒有形成銜接配套的扶持政策體系,新型職業農民的綜合實力弱,自主發展能力差。例如,今年持續的霧霾天及降雪嚴重影響了設施蔬菜生產,部分棚體受損嚴重,日光溫室受災面積達2200畝,成災面積3000畝,絕收面積800畝,直接減產40%;大棚蔬菜受災面積800畝,成災面積1200畝,絕收100畝。極端災害天氣的發生對蔬菜種植大戶心理影響極大,嚴重挫傷了發展規模經營的積極性。建議針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創業興業、風險支持、信息服務、勞動保障等方面完善頂層設計,建立綜合扶持政策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強新型職業農民的綜合實力和自主發展能力。

猜你喜歡
現代農業培育農民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現代農業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