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蘭地區新發現的“斗量封”小考

2017-02-08 08:27田小紅
草原文物 2017年2期
關鍵詞:檢校樓蘭西域

田小紅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6年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組織,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新疆考古研究所以及吉林大學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的羅布泊樓蘭地區綜合考察在樓蘭地區新發現一件銅器。這件銅器發現后備受矚目,因其在樓蘭地區是首次發現,對其性質和用途也是眾說紛紜,發現者在《樓蘭地區新發現斗檢封及其周邊地貌環境的指示意義》一文中,從環境意義和文化意義兩方面對該器物作了透徹分析和理解,“傾向于認為該銅器為斗檢封的可能性更大”。斗檢封是古代在文書傳遞過程中,為了防止文書被私拆,便在文字寫成后,上覆以檢木,亦稱斗檢封。鑒于該遺物珍貴的文化價值和意義,我們認為有必要進一步解析其文化內涵,并初步判定它應是一件斗量封,是標準量器上合格的標志。斗檢封和斗量封都類似于器物上印信的特質,是國家及地方政權機關行使權力的象征,也是人們從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活動的歷史見證,但具體職能則是有區別的。為此提出一些淺顯的看法,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一、樓蘭地區新發現的“斗量封"

這件斗量封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張磊先生首次發現,據他介紹,此遺物是在樓蘭古城南部一條古河道南岸的雅丹溝槽中被發現,東北距樓蘭古城 7.5公里,南距 LK 古城約 44公里。器物保存完整。已銹蝕。紅銅質。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背部中空。中部對稱有一圓孔。器體表面以田字格的形式劃分出四個方格,每個方格內陽刻一個漢字,從右至左直讀為“官律所平”。字形扁闊、筆劃勻稱,整體端正整齊,方拙質樸。邊長2.3厘米,通高0.6厘米;孔徑0.4厘米(圖一)。時代當屬兩漢時期。斗量封上陽文“官律所平”四字,其中官,“謂朝廷治事之處也”①;律,是法則、規章、紀律的意思;平,“正也”②,指官府指定的標準量值?!肮俾伤健睆淖置胬斫饩褪枪俜綑z定量值合乎標準之意。

圖一 “官律所平”度量封正、反面

二、新發現“斗量封”的性質及功用分析

“中國自古就有計量標準,從西周開始就用黃鐘為律,實以子谷秬黍之中者為準,制定了寸、尺、丈、引的長度標準量,合、升、斗、斛的容積標準量,兩、斤、鈞、石的重度標準量,從而有了成系統的精確量詞?!雹蹞吨芏Y》記載,西周春秋時期已專設管理度量衡的官員,《考工記》中詳細記述了齊國標準量器栗氏量的技術條件。秦統一六國后“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延至漢代,度量衡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包括標準的建立、單位的制定及器具的制造,制定了新的國家法定度量衡標準,度量衡器具也已定型,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度量衡體系?!皟蓾h時期,建立了一套進位合理的單位制度,五度(分、寸、尺、丈、引)、五量(龠、合、升、斗、斛)、五權(銖、兩、斤、鉤、石)制的單位體系已完全成熟,并影響后世中國近兩千年?!雹芏攘亢庵贫鹊慕τ诰S護商品交易正常流通和公平合理關系極大。 《漢書·律歷志》中首次明確規定度量衡以黃鐘為標準,以及度量衡三者單位名稱、進位關系及與其相適應的標準器的制造等。單位名稱中長度單位包括:分、寸、尺、丈、引,以十為進位;容量單位包括:龠、合、升、斗、斛,其中除二龠為一合外,其他均為十進制;權衡單位包括:銖、兩、斤、鈞、石,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標準器的制造由專屬官吏負責,且在選材上也十分重視?!稘h書·律歷志》載:“凡律度量衡用銅者…銅為物之至精,不為燥濕寒暑變其節,不為風雨暴露改其形?!币虼藲v代度量衡器,凡確定為標準器者,幾乎皆為青銅質,可見青銅是當時制器的上等材料??脊虐l掘出土的漢代度量衡器的出土地點,除了河南、陜西等中原地區以外,還遠及甘肅、廣西、遼寧、內蒙等地,由此可見當時度量衡制度在全國的大力推行?!雹?/p>

伴隨著度量衡制度的建立和規范,檢校制度也隨之應運而生,經歷了從起源、發展、成熟和演變的過程。在使用標準器具衡量器物的同時,對標準器具的檢測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度量衡要定期檢核。并且,檢定度量衡器十分重視時令的變化,氣溫冷熱適中,使檢測數據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如《禮記·月令》中就記載了檢測度量衡的時間,“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正權概;仲秋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平權衡,正鈞石,角斗甬?!本褪钦f在每年春分、秋分氣溫變化較小時,國家統一對度量衡器具進行檢校,可見度量衡檢校制度的嚴格和規范?!叭绻f在夏商周(西周)時期,度量衡主要是統治階級手中的剝削工具,他們所掌握的度量衡器便是唯一的標準,那么,到了春秋戰國已將度量衡檢定,管理制度刻在器物上,成為大家都看得見,人人都必須遵守的成文法了?!雹迲饑鴷r期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度量衡檢校制度。著名的秦國商鞅銅方升,就是商鞅變法時鑄造的標準器,方升三面及底部均刻有銘文,左側刻“十八年,齊□卿大夫眾來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為升?!雹邼h代檢校制度更是日臻完善,度量衡檢校作為制度已在全國普及。因此相較古代統治階級對度量衡制度的標準制定,檢校制度更是要求慎重和嚴謹。2016年新發現的這件銅器,器體表面陽文“官律所平”四字,意思是官方檢校合格,這件銅器應是合格的標準器物上的標記,稱謂為斗量封。在南京博物院館藏有一件“永平大司農銅合”⑧,器體柄部背面有一個凸起的方框,內置量封,正面印文“官律所平”,背面鑄“鼓鑄為職”。永平是東漢明帝的年號,“大司農”是秦漢時期掌管全國財政經濟的主管官,后逐漸演變為專管國家倉廩或勸課農桑之官?!坝榔酱笏巨r銅合”是由東漢大司農監制校量后的一件標準量器。銅合上的量封印文“官律所平”即表示由官方檢校認可。

三、新發現“斗量封”的意義

樓蘭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是在《史記·匈奴傳》中,在西漢孝文帝時冒頓單于致信漢朝,信中稱“定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以為匈奴。諸引弓之民,并為一家”,這是樓蘭這個西域小國首次出現在歷史文獻記載中。漢武帝時,雄才大略開疆拓土,張騫奉旨出使西域,正式開啟了中原王朝與西域的官方交通,“樓蘭國最在東垂,近漢,當白龍堆”⑨,樓蘭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為漢通西域的孔道。公元前121年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降漢后,漢政府解決了通往西域的障礙,打通河西走廊,并置河西四郡,“河西四郡的設立使西漢王朝的直接統治區域和西域連在一起,不僅為西漢王朝經營西域提供了后方基地,同時也保證了交通道路的暢通?!雹?。在漢軍進一步西進的征途中,樓蘭國的政治取向十分關鍵。由于樓蘭國”攻劫漢使王恢等,又數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漢使“?,引起漢武帝極大不滿,于是在公元前110年,漢軍虜樓蘭王,漢軍的進攻路線又向前推進一步,“酒泉列亭障至玉門”。公元前104年李廣利伐宛之后,漢帝國聲勢大增,“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鹽澤也就是今天的羅布泊,此時中原王朝的觸角已深入西域。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因樓蘭國不睦于漢,遣傅介子刺殺樓蘭王,樓蘭國更名為鄯善,遷都扜泥城。東漢時,鄯善國兼并且末、精絕、小宛等綠洲小國,一躍成為西域大國之一,魏晉前涼時期在樓蘭置西域長史繼續管轄,公元5世紀時被北魏所滅,名噪一時的樓蘭國湮沒在塵封的記憶中。

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中轉站和交通樞紐,樓蘭國的歷史地位顯而易見。自公元前59年,漢王朝在輪臺(今烏壘城)置西域都護后,西域正式納入漢帝國的政治版圖,帝國的政令通行于西域。為保證絲路暢通,漢政府在絲路沿線各商道上修建城堡,列亭障烽燧,駐扎軍隊,執行軍事任務并稽查行旅,保障了東西交通運輸的安全,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在西域交流碰撞,貿易往來也是十分活躍,中原王朝的絲綢、玉器、漆器及漢式銅鏡源源不斷的途經西域流向中亞、西亞、北非及歐洲等國,“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郵置于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于明月;商胡販客,日款于塞下“?。除了貿易關系外,屯田也是中原王朝經略西域的重要戰略手段,據文獻記載其中較著名的有輪臺、渠犁、伊循、伊吾和車師前、后部屯田,“1959年在民豐縣尼雅遺址出土的“司禾府印”就是漢代管理屯田機構的印章”。?屯田包括軍屯和民屯,軍屯既保證了軍需開支,又減輕了財政壓力,軍隊戰時打仗,閑時耕種。漢文帝接受晁錯的建議“徙民實邊”,遷徙民眾到邊疆去,一邊生產一邊防守,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傳入西域,發展了當地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系。不僅如此,漢王朝的典章制度、行政律法、禮制儀軌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西域各國,其政治制度、經濟策略也被西域國家所效仿,其中“井渠及農作法、陶器及漆木器、錢幣、絲織品以及兵器,是漢文化影響西域較大的五個方面。例如內地絲織品之輸入,則服御之制,必隨之變更;錢幣及田作法之輸入,而影響其權衡度量;兵器之改進,而影響其戰爭之法,攻守之具;此皆可比推而知也”。?西域龜茲國王絳賓仰慕漢文化,史載他“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出入傳呼,如漢家儀”?。這就是說,他盡力在西域傳播漢朝的先進文化和典章。漢元帝時莎車王延以莎車質子的身份在京師留住,非常仰慕中原文化,回到莎車當上了莎車王后,也參照漢朝的典章制度與法規治理本國,并且常告誡自己的兒子康“當世奉漢家,不可負也”。此外“關于西域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漢語文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在考古發掘出土的木簡中,有相當部分的漢簡,其中“尼雅漢簡與樓蘭和于闐漢簡構成一組‘西域漢簡’。這些漢文木簡的出土表明西域諸國最初使用漢文作為官方文字,塔里木盆地古代居民使用漢字的歷史至少要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末至公元前1世紀初。尤為珍貴的是,西域漢簡包括一批古書殘簡,如樓蘭漢簡的《論語·公治長篇》、《史記·匈奴列傳》、尼雅漢簡的《蒼頡篇》等?!?20世紀初,斯文·赫定在羅布淖爾廢墟里發現許多古紙,包括公文、公牘和私人貿易的函件,反映出漢文化對西域土著的影響頗深。2016年在樓蘭新發現的“官律所平”斗量封是漢地檢校器物尺寸、重量或容積是否合格的一個標志物,如果合格,則該器物即成為衡量尺度的標準器物,以此來評定其他器物的度量衡是否準確。度量衡制度是漢王朝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是關乎整個國家經濟命脈及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在《漢書·律歷志》中首次明確規定了度量衡三者單位名稱、進位關系及與其相適應的標準器的制造等。這件斗量封在樓蘭被發現,既表明了兩漢時期漢王朝已對西域實施了有效治理和管轄,同時也不排除樓蘭深受漢文化浸潤,模仿漢朝規制衡定度量衡,平抑本國的經濟和貿易。

四、結 語

新疆古稱西域,西漢朝漢武帝時開始經營西域,最終設置西域都護府,將西域正式納入漢帝國的政治版圖,為了在西域實施有效管理,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立了以西域都護為主的一整套管理機構,同時在關隘要塞之處設亭障烽燧,遙相呼應,對于穩定邊疆、鞏固邊防建設、加強西域與內地的聯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西域各地也是“思樂事漢”。樓蘭地處絲綢之路南北道的交匯點,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漢帝國經略西域的橋頭堡和戰略要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斯文赫定、斯坦因、橘瑞超等多位外國探險家相繼來到樓蘭,不僅發現了古城、佛寺、烽燧、墓葬等遺跡,也發現了許多漢文、佉盧文文書及簡牘、五銖錢、絲毛織品、生活用具等精美的遺物,加上2016年新發現的“官律所平”斗量封,都反映出中原內地與西域往來的頻繁,也從側面例證出早在西漢時西域諸國就處在漢帝國的統一治理和管轄下,新發現的這件斗量封是兩漢時期中原王朝管轄西域的實物例證之一,為研究漢代度量衡制度提供了實物佐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研究意義。

注 釋

① 《禮記·王藻》,中華書局,2015年。

② 《淮南子·本經》,中華書局,2009年。

③ 王寧:《漢語的模糊量詞及其意義容量》,《訓詁學原理》,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年。

④ 趙曉軍:《中國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⑤ 姜波:《秦漢度量衡制度的考古學研究》,《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2年第4期。

⑥ 丘光明:《中國古代度量衡》,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⑦ 趙曉軍:《從考古材料看戰國時期度量衡的檢校制度》,《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

⑧ 國家計量總局等主編:《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⑨ 《漢書·西域傳》,中華書局,2000年。

⑩ 李大龍:《都護制度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漢書·西域傳》,中華書局,2000年。

? 《后漢書·西域傳》,中華書局,2000年。

? 賈應逸:《新疆尼雅遺址出土“司禾府印”》,《文物》1984年第9期。

? 黃烈:《黃文弼歷史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 《漢書·西域傳》,中華書局,2000年。

? 安作璋:《兩漢與西域關系史》,齊魯出版社,1979年。

? 青海省湟源縣博物館:《青海湟源縣大華中莊卡約文化墓地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5期。

? 林梅村:《尼雅漢簡與漢文化在西域的初傳-兼論懸泉漢簡中的相關史料》,《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猜你喜歡
檢校樓蘭西域
張騫探西域
樓蘭一直在沉默
西域門戶——兩關遺址
相機畸變的混合模型迭代檢校法
基于場景模型的雙目相機動態檢校方法
無人機非量測相機檢校方法研究
班超出使西域
相機檢校的迭代處理方法
樓蘭(外三章)
西域散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