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野之地②

2017-02-08 20:10
少年科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全班學生群島圖解

概述

摘要

·風、水、冰和地球引力可以改變地貌的形狀。在蘇格蘭,大自然的力量塑造出一片高低不平的島嶼,叫赫布里底群島。

·風化和侵蝕在這片群島上塑造出不同尋常的地貌。來這里的參觀者可以看到各種景觀,從布滿巖石柱的巖洞、參差不齊的巖石塔,到被冰川打磨過的光滑的綠色山丘。課程標準

科學要求

·預期目標:比較多種減慢或阻止風和水改造地貌過程的方案。

·科學與工程實踐:構建解釋方案和設計方案。

·核心概念(小學低年級):地球物質和系統——風和水可以改造地貌。

·核心概念(小學中高年級):地球物質和系統——雨水可以改造地貌,影響區域內生物的生命形態。水、冰、風、生命有機體和地球引力會把巖石、土壤和沉積物分解為碎小顆粒,并把它們帶到各地。

·跨學科概念:穩定和改變。所需材料

·美國國家地理“世界邊緣”系列圖片: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0/01/hebrides/richardson-photography

·白紙

·1組與雜志第21頁“小辭典”有關的詞

·報紙

·1個大碗

·泥土

·幾塊小巖石

·1壺水

·1個有深底的大盤子

·美國國家地理赫布里底群島互動地圖: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0/01/hebrides/photo-map-interactive

補充資料

·更多關于赫布里底群島的資料:

http:∥ngm.nntionnlgeographic.com/2010/01/Hebrides/Wnrren-text

http:∥www.virtualhebrides.com/index.htm

背景資料

·內赫布里底群島和外赫布里底群島都位于蘇格蘭西海岸。

·雖然人類幾千年前就嘗試在赫布里底群島上居住,但是今天那里仍只有少數幾個島有人居住。

·這片島嶼上崎嶇不平的地貌是兩種自然作用的結果——風化和侵蝕。

在風化作用下,巖石被分解、磨損,或變成小碎塊。水、冰、酸、鹽、植物、動物,甚至氣溫的變化,都能造成風化作用。

當風、水、冰或地球引力把巖石帶走時,就發生了侵蝕作用。

·風化和侵蝕給赫布里底群島創造了不同尋常的地貌。

芬格爾山洞:洶涌的海浪雕刻出這個海水洞穴,里面有六邊形的玄武巖柱,那是大約6000萬年前火山爆發的遺跡。

紅色庫林巖石山:同樣是火山爆發的結果,這些花崗巖山脈慢慢地被風、水和冰川打磨得很光滑。

斯托爾老人峰:這處地貌是滑坡的結果。在古老的熔巖流形成的致密巖層的擠壓下,底層的沉積巖被壓裂。在底層巖石破裂的同時,玄武巖層發生傾斜。久而久之,大片的巖石滑落,創造了像斯托爾老人峰這樣的尖峰。

仙女峽:這片草原郁郁蔥蔥,到處都是小尖塔,它們都曾經被流過的冰川打磨過。仙女峽被公認為蘇格蘭高地最典型的“溝壑和巖柱”構造。

信息速遞

·紅色庫林巖石山、斯托爾老人峰和仙女峽都在赫布里底群島的第二大島——斯凱島上。

·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在1829年到芬格爾山洞旅行之后很受啟發,寫下了《赫布里底群島序曲》。

·赫布里底群島外圍的海蝕柱和懸崖形成于6000萬年前,當時北大西洋開始變寬,促使北美洲、格陵蘭島和歐洲分離。

閱讀準備

預習

赫布里底群島一瞥

1.請先下載美國國家地理“世界邊緣”系列圖片: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0/01/hebrides/richardson-photography。

2.向全班學生依次展示每一張照片,不要讀出或展示圖片說明。請學生說出對每張圖片的看法。向學生說明,看完本文后還要再看一遍這些照片,看看對這個獨特的地方有更多了解后會有什么新的想法。

詞匯

預習關鍵詞

1.讓學生翻到雜志第21頁的“小辭典”。全班一起讀一下這些名詞及其解釋。

2.把全班學生分成4組,給同一組的每位學生分配一個詞語。給每位學生一張白紙。

3.指導學生在紙上寫下他們分到的詞語和釋義,然后要求他們畫圖解釋該詞的意思。鼓勵他們和同組成員交流討論。

4.在黑板上畫4個區域,為每個詞分配一個區域。邀請每組展示自己的圖解。待他們完成后,要求學生把圖解放入恰當的區域。完成后,比較每個區域的圖解,思考以下問題:圖解相同的地方在哪里?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每個圖解是怎么解釋該詞及其意思的?

聯想學習

分析地質詞匯關系

1.全班學生一起回顧“小辭典”中的詞匯和它們的釋義。然后,告訴學生你列了一組詞匯。待你讀到一個詞語時,他們必須判斷出“小辭典”中的哪個詞和這個詞相關。如果他們發現了一對詞有關聯,就需要予以解釋。如果沒有關聯,他們必須解釋為何沒有關聯。

2.推薦詞匯包括:移動、分解、過程、冰、泥土、巖石、自然的、撿起和土地。只要你認為合適,隨意修改該列表。引導學生做分析。

科學素質

科學探究

改造地貌形狀

1.展示雜志第17~21頁上的圖片,請學生描述他們所看到的。

2.引導學生認識到,每種地貌都是大地上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的結果。然后指出:雖然風化和侵蝕創造了這些地貌,但是每種地貌形成的過程卻不一樣。

3.把全班學生分成5組,給每位學生一張活動卡。給每組分配文章的一部分,要求他們認真回顧該部分內容,學習風化和侵蝕對大地是如何起作用的。指導學生將這些信息填進活動卡里。

4.自己讓學生觀察這篇文章中的圖片,找出哪一張圖片與分給他們的段落有關。在學生找出有關的圖片后,指導學生看圖描述風化或侵蝕作用下形成的地質特征。

5.請各組學生展示他們的發現。引導學生認識:雖然每種地貌不同,但所有這些地貌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風化和侵蝕改變了地貌。

闡釋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

1.活動開始前,把1個大碗裝滿泥土,同時再準備一些小巖石、1壺水和1個深底的大盤子。2.給學生展示這些用具。讓學生想出多種不同的實驗來測試風化和侵蝕作用。告訴他們兩個規則:

必須把所有的泥土當作一整塊土地;

每個實驗都必須使用這塊土地。

3.和學生一起頭腦風暴,鼓勵他們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水和巖石。提示他們做的實驗需要顯示風、水、冰和地球引力對大地的影響。選定一個實驗,——測試這些影響因素。確定進行四個實驗的最佳順序。

4.請學生把泥土倒進盤子里。指導學生設計一個能呈現風化和侵蝕作用的造型。做第一個實驗,并檢測結果。鼓勵學生解釋發生的情況和原因。繼續進行剩下的三個實驗。鼓勵學生注意風化和侵蝕對大地的持續影響。

拓展訓練

重游赫布里底群島

1.活動前,先下載赫布里底群島地圖: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0/01/hebrides/photo-map-interactive。

2.請學生點擊每個位置,幫助學生認識到這是他們讀本文之前看到的那些照片。在看每張照片時,請一位學生大聲讀出圖片說明。

3.當看到一張圖中顯示有文中的地質特征時,鼓勵學生向大家講述他所學到的這些特征的形成過程。如果圖中顯示一種新的特征,鼓勵學生仔細觀察,找出能夠解釋風化和侵蝕共同創造這種地貌的線索。

活動卡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變地貌形狀

敘述風化和侵蝕是如何改變地貌的。描述形成的地貌特征,并畫下來。

評估表

閱讀下列問題,選出正確答案。

1.風化起什么作用?

A.使巖石變大。

B.擊碎巖石。

C.巖石滑落。

2.下面哪個例子是侵蝕作用?

A.水結冰時巖石破裂。

B.雨水使巖石分裂。

C.風吹走沙子。

3.滑坡時發生了什么?

A.大塊冰體流過地表。

B.大塊巖石滑落下來。

C.一些沙子吹向海邊。

4.重力作用的結果是什么?

A.滑坡。

B.海蝕穴。

C.暴雨。

5.風化和侵蝕有什么共同點?

A.它們使水結冰。

B.它們把物體擊碎。

C.它們改變地貌形狀。

活動卡(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

改變地貌形狀

敘述風化和侵蝕是如何改變地貌的。描述形成的地貌特征,并畫下來。

猜你喜歡
全班學生群島圖解
群島
論南沙群島的群島地位
太陽生病了
My class,My home
圖解天下
黑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