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背景下小說《追風箏的人》中的家園主題

2017-02-09 03:39
文學教育 2017年31期
關鍵詞:追風箏的人哈桑阿米爾

黃 瑤

戰爭背景下小說《追風箏的人》中的家園主題

黃 瑤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是當代美國少數族裔作家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多運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再現戰亂背景下阿富汗人民百轉千回的命運,刻畫人物在家園離散與重建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心理成長與救贖。小說《追風箏的人》(2003年)是胡賽尼的處女作,集中反映了作者文學創作的主題思想。本文從小說蘊涵的家園主題出發,分析戰爭背景下男主人公阿米爾在家園離散與重建的過程中體現的人性思考與人道抉擇。

卡勒德·胡賽尼 《追風箏的人》 戰爭 家園主題 人性思考

一.引言

當代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1965-)目前已出版三部長篇小說且廣受好評,其作品多運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再現戰亂背景下阿富汗人民流離失所的生活遭遇以及百轉千回的生活軌跡,從而細膩地刻畫出人物在家園離散與重建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心理成長與救贖。小說《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是胡賽尼的處女作,集中反映了作者文學創作的思想主題,伴隨著時而閃現的過去家園記憶,該小說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阿米爾長達二十多年的家園離散與家園重建之歷程?!蹲凤L箏的人》一經出版便廣受關注,連續兩年入圍紐約時報暢銷書之列;同時,該小說也備受國內外文學研究學者的青睞。首先,就國內研究而言,通過中國知網,檢索出共有426篇以該小說為研究主題的論文,研究方向和方式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比如小說的主題研究,包括成長主題(張國龍、陳暉,2007)、救贖主題(武惠娟,2011)、身份認同主題(李爭、張秀麗,2013)等;運用榮格原型理論解讀人物心理(林芊芊,2009)等;小說意象(王建榮,2009)、人物形象(李靜,2009)及人物關系(曽萬泉、尚曉進,2013)、作者敘事策略(郁雪穎,2011)、作者的底層書寫(洪治綱,2007)、移民文學(潘蘇悅,2014)等角度。另外,就國外研究而言,通過谷歌學術搜索引擎,共有5篇關于該小說的論文,涵蓋多文化主題(Agnello,2009)、社會倫理責任(Kurilah,2009)、移民文學(Edwards,2009)、小說寓言式解讀(Jefferess,2009)、美國讀者接受情況(Aubry,2009)等方面。本文聚焦小說的家園主題,分析戰爭背景下男主人公阿米爾在家園離散與家園重建的過程中體現出的人性思考和人道抉擇,為中國讀者更深刻地思考小說主題的形而上性提供新路徑。

二.家園記憶:人性的自由追逐

阿米爾與哈桑之間的關系發展變化是推動小說故事發展的一條主線,歷經主仆尊卑、戰亂分離和親情聯結三個主要階段。阿米爾的人性之自由追逐體現在他兒時與仆人哈桑共同的家園記憶之中,此時雙方處于主仆尊卑階段。

就表面而言,雙方為主仆關系,后證實為同父異母的兄弟關系,但就種族政治而言,阿米爾和哈桑分屬阿富汗內部的普什圖族人和哈扎拉族人,由此構成了阿富汗人民的共同家園,所以阿米爾和哈桑間的關系變化同時也折射出阿富汗近三十年來的社會發展變化。小說曾提及到:“……哈桑是哈扎拉人,有典型的蒙古人種外貌……學校的教材對他們語焉不詳,僅僅提到過他們的祖先。有一天,我在爸爸的書房翻閱他的東西,發現有本媽媽留下的舊歷史書……我吹去蒙在書上的塵灰,那天晚上偷偷將它帶上床,吃驚地發現里面關于哈扎拉人地故事竟然寫了滿滿一章……我從中讀到自己的族人——普什圖人曾經迫害和剝削哈扎拉人。它提到19世紀時,哈扎拉人曾試圖反抗普什圖人,但普什圖人‘以罄竹難書的暴行鎮壓了他們’。書中說我的族人對哈扎拉人妄加殺戮,迫使他們離鄉背井,燒焚他們的家園,販售他們的女人。書中認為,普什圖人壓迫哈扎拉人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前者是遜尼派穆斯林,而后者是什葉派。那本書記載著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那些事情我的老師從未提及,爸爸也緘口不談(胡賽尼,2006:9)?!备鶕鲜鲆?,阿富汗人民內部由于宗教價值觀上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宗教派別,阿米爾與哈桑分屬普什圖族和哈扎拉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派別思想,雙方沖突不斷,由于歷史發展淵源,普什圖族與哈扎拉族之間也長期處于尊卑關系的狀態,普什圖人一直對哈扎拉人嗤之以鼻,引文中阿米爾找到的那本舊書上積滿了灰塵,表明很少有人會去翻閱那本書,正是因為如此,很少有人會談論書中所提及的那段歷史,甚至學校的教材也寥寥數語,阿米爾只能偷偷地進行閱讀。因此,在阿富汗種族社會的背景之下,阿米爾與哈桑間主要是主仆尊卑的關系。即便阿米爾和哈桑社會地位上的不平等,但雙方擁有兒時共同的美好家園記憶:“我的整個童年,似乎就是和哈桑一起度過的某個懶洋洋的悠長夏日,我們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錯的樹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與強盜,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蟲……這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快樂(胡賽尼,2006:25)?!庇缮鲜鲆目芍?,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阿富汗,即便普什圖人與哈扎拉人歷史遺留下來的尊卑問題,由于當時社會遠離戰爭紛亂,阿富汗的孩子們可在這片土地上嬉戲玩耍,共同構建美好的家園記憶,人性得以實現自由的追逐。

三.家園離散:人性的徘徊探索

阿米爾的人性之徘徊探索體現在他對哈桑的矛盾態度之中,此時雙方處于戰亂分離階段。早在阿富汗戰火紛飛之前,阿米爾與哈桑之間逐漸走向陌路,家園逐漸產生分離,阿富汗隨后也長期處于戰爭騷亂之中。

阿米爾和哈桑雖擁有共同的童年記憶,但終究因為種族與主仆的尊卑,阿米爾對哈桑的態度也一直處在矛盾當中:“可是他并非我的朋友!我幾乎沖口說出。我真的想過這個問題嗎?當然沒有,我沒有想過。我對哈桑很好,就像對待朋友,甚至還要更好,像是兄弟。但如果這樣的話,那么何以每逢爸爸的朋友帶著他們的孩子來拜訪,我玩游戲的時候從來沒喊上哈桑?為什么我只有在身邊沒有其他人的時候才和哈桑玩耍(胡賽尼,2006:41)?”由此可知,一方面,阿米爾對哈桑很好,但并未真正把哈桑當成朋友;另一方面,阿米爾喜歡和哈桑一起玩耍,但僅限于他們倆人之間。同時,正是由于阿米爾對哈桑一直以來的矛盾態度,終釀成斗風箏比賽后哈桑的悲痛遭遇,而斗風箏比賽正是雙方走向陌路的分水嶺,曾經的共同家園也開始出現裂痕。比賽后,哈桑在替阿米爾撿回風箏的途中受到阿塞夫一伙人的欺侮,阿米爾一人在小巷里思緒徘徊,一面“咬著拳頭,咬得很緊”,表明阿米爾對哈桑的同情和對阿塞夫一伙人的憤恨;另一面,阿米爾最后選擇了逃避,因為哈?!爸皇莻€哈扎拉人”(胡賽尼,2006:77)。事件過后,阿米爾繼續選擇逃避,避免與哈桑碰面,矛盾態度依舊:“有一部分的我渴望有人醒來聽我訴說,以便我可以不再背負著這個謊言度日……我明白這是個下在我身上的咒語,終此一生,我將背負著這個謊言(胡賽尼,2006:85)?!憋@然,阿米爾一方面明白自己不應拋棄哈桑,另一面以自身利益為重,即使終生背負謊言。此時的阿米爾,人性尚處于徘徊探索之中,與日俱增的壓力迫使阿米爾走向極端,他認為必須迫使他與哈桑之間有一個離開,壓力才能得以釋放。最后,在哈桑離開的那天,阿米爾也意識到“與生俱來的那種熟悉的生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胡賽尼,2006:106)。阿米爾與哈桑曾經熟悉的家園記憶已成過去,曾經熟悉的共同家園也不復存在,哈桑走后不久,阿富汗開始了近三十年的戰爭紛亂與家園離散,阿米爾與父親從此逃離家園、赴美安家。

四.家園重建:人性的真實回歸

阿米爾的人性之真實回歸體現在他重歸故土,解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最終實現救贖的決定之上。在小說開篇,拉辛汗的一句“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胡賽尼,2006:2)引起了阿米爾內心的真實呼喚,喚起了已沉睡二十多年的昔日家園記憶,阿米爾決定重返故土,向哈桑彌補曾經的缺憾。

在阿米爾重返故土之前,他從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的身世:阿米爾和哈桑實為同父異母的兄弟。此時,即便哈桑已不再人世,阿米爾在解救索拉博的過程中心靈得以救贖,種種謊言、背叛和秘密得以泯滅,阿米爾逐漸成為另一個哈桑,實現了親情聯結。小說中有多處細節描寫表現出了阿米爾和哈桑間跨越時空的聯結,從而實現家園的重建。首先,在阿米爾與阿塞夫爭奪索拉博的過程中,阿米爾不斷重復“我要這個孩子”(胡賽尼,2006:275) 這句話,對阿米爾來說,救下索拉博是重建家園的第一步;哈桑則在暴徒奪取舊宅子的時刻,斷然提出抗議。阿米爾與哈桑在不同時刻表現出的堅定都是為了守護家園、親情與記憶。再次,阿米爾與索拉博轉移到醫院之后,文中特別強調阿米爾的上唇從人中裂成兩半,“像兔唇那樣”(胡賽尼,2006:287);兔唇是哈桑的標志,暗示了雙方的聯結,而且兔唇的哈桑追風箏的樣子一直是阿米爾心中難以磨滅的印象。最后,阿米爾與索拉博回到美國后,阿米爾成為追風箏的人,對索拉博說:“為你,千千萬萬遍”(胡賽尼,2006:359);如兒時般,哈桑也曾對阿米爾說過同樣的一句話,為阿米爾追逐風箏。

五.結語

在小說《追風箏的人》的扉頁,作者胡賽尼表明謹以此書獻給所有阿富汗的孩子。阿米爾和哈桑是生活在上個世紀由和平向戰亂過渡時期阿富汗孩子的代表,一個是普什圖人,另一個是哈扎拉人,向世界讀者細膩刻畫出阿富汗美好家園時期的社會狀況。作者通過塑造出兩個性格迥異的孩子形象以及描寫阿米爾與哈桑從主仆尊卑、戰亂分離再到親情聯結的關系階段發展變化,著重展現了男主人公阿米爾在曾經的家園記憶中體現的人性之自由追逐,在家園離散時體現的人性之徘徊探索以及在家園重建時體現的人性之真實回歸,寄托了作者對真善美的人性呼喚。21世紀的今天,恐怖主義的騷亂仍然存在,還有許多像阿米爾與哈桑一樣的孩子們在流離失所中成長,小說字里行間中作者的人文關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Agnello M F, Todd R H,Olaniran B, et al. Afghanistan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Khaled Hosseini’s novels: Study of Place and Diversity [J].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2009, 3(2):96-111.

2.Aubry T. Afghanistan Meets the “Amazon”: Reading “The Kite Runner”in America [J].PMLA, 2009:25-43.

3.Edwards J. Expatriate Literature and the Problem of Contested Representation: The Case of Khaled Hosseini’s “The Kite Runner” [J]. Retrieved Devember,2009, 12:2011.

4.Jefferess D. To be Good(again):“The Kite Runner” as Allegory of Global Ethics [J].Journal of Postcolonial Writing,2009,45(4):389-400.

5.Kurilah A. Socia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in Khaled Hosseini’s“The Kite Runner”: Sociological Approach [D]. Surakarta: Muhammadiyah University of Surakarta,2009.

6.洪治綱.底層寫作與苦難焦慮癥[J].文藝爭鳴,2007(10):39-45.

7.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M].李繼宏(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李靜.《追風箏的人》中哈桑形象解讀[J].文學教育,2009(03):82-84.

9.李爭、張秀麗.身份認同的焦慮與找尋——讀《追風箏的人》[J].學術界,2013(02):229-236.

10.林芊芊.《追風箏的人》主人公阿米爾心理解讀——從榮格原型理論的角度來分析[J].大眾文藝:理論,2009(20):72-73.

11.潘蘇悅.從卡勒德·胡賽尼作品看“移民文學”的發展趨向 [J].文藝爭鳴,2014(06):166-171.

12.王建榮.《追風箏的人》風箏意象解讀[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02):91-97.

13.武惠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救贖: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J].新余學院學報,2011,16(04):93-95.

14.郁雪穎.論《追風箏的人》的敘事策略[J].安徽文學月刊,2011(04):118-119.

15.曽萬泉、尚曉進.《追風箏的人》人物關系隱含的阿富汗民族關系[J].社科縱橫,2013(03):259-260.

16.張國龍、陳暉.成長的背叛、救贖及其他——《追風箏的人》對“成長”的深度書寫[J].中國圖書評論,2007(05):27-31.

本文為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自主創新項目《戰爭背景下阿富汗裔作家胡賽尼小說主題的形而上性》的階段成果,項目由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作者介紹:黃瑤,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追風箏的人哈桑阿米爾
感恩
《追風箏的人》中阿米爾的人物形象解讀
借據丟失之后
為你,千千萬萬遍
為你,千千萬萬遍
不一樣的風箏
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一本暢銷書的十年
《追風箏的人》的心靈療治與救贖反思
評《追風箏的人》中哈桑的悲劇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