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管理水平構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平臺

2017-02-09 13:39
農民科技培訓 2017年1期
關鍵詞:農廣校田間農民

為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積極有序建立一線教育培訓平臺,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按照“以產業為平臺,以經營主體為載體,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管理,為農廣體系服務”的原則,積極探索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管理新途徑、新模式和新舉措,全面提升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管理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率先啟動,精準發力,農民田間學校建設有序推進

(一)率先啟動,廣泛宣傳

2014年7月4日,農業部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河南省農廣校積極動員全體系認真學習領會農業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實施會議精神,樹立“搶先占位,搶灘登陸”意識,做到覆蓋在先、覆蓋到位。 2014年7月10日,省校下發了《關于建設農民田間學校的通知》,對建設農民田間學校的意義進行了全面闡述,對如何操作進行了詳細說明,迅速推進縣域新型職業農民培育“1+N+X”基礎平臺的構建,把農廣校的網絡向廣度和深度延伸,把農民田間學校辦在農業產業鏈上,力爭把農廣校的陣地拓展到更廣的領域,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全面實施提前做好準備。

(二)持續推動,規范建設

為推動農民田間學校的建設和管理,河南省農廣校起草了《農民田間學校管理制度》,制定了組織構架圖及校牌編號規則等,于2016年7月16日在南陽市農廣校召開建設農民田間學校座談會,醞釀形成了在全省有序推動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工作規劃;并于7月24-25日,由省校校長帶隊,專程到安陽市內黃縣農廣校,現場為合作社進行首個授牌,督促全省形成“1+N+X”模式運行的良好氛圍和工作高潮。在推進農民田間學校建設過程中,河南省先后以洛陽市、夏邑縣、西平縣、漯河市、濟源市、民權縣為試點,注重抓點帶面,促進全面覆蓋。據統計,其中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農民田間學校占75%,鄉鎮農技區域站占10%,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占10%,農業園區和特色專業村占5%,實現了把農民田間學校延伸到新型經營主體產業鏈上。

為落實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健全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體系,定向培養職業農民”,河南省農廣校結合中央校的要求和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的工作經驗,在前期按照“五有四統一”規范建設標準下,2016年4月7日,印發了《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關于加快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的意見》,制訂了以點帶面、面面成體的“點—面—體”的發展規劃,提出了發展農民田間學校的“六項”原則,明確了目標任務,確保2016年全省再建立600所規范化農民田間學校,促進河南省農民田間學校建設進入規范發展階段。

(三)目標導向,分層推進

為使農民田間學校建設適應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經營規模和不同發展需要,省農廣校依照“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教育理論,分層次建設農民田間學校,讓農民培訓逐步走向規范化、科學化、教育化,培養初、中、高新型職業農民,并分別把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為“初等農民田間學?!?、“中等農民田間學?!焙汀案叩绒r民田間學?!?,充分展示農民田間學校服務農民需要、立足農民需求的新理念。對有發展潛力和致力于高端農業產業的,重點集中在高等農民田間學校實訓學習,為實現農民教育培訓向教育教學正規化發展奠定基礎。據統計,全省1450所農民田間學校中,有87%為初等農民田間學校,10%為中等農民田間學校,3%為高等農民田間學校。

二、遵循原則,健全機制,農民田間學校管理日趨規范

(一)統籌規劃,堅持建設原則

為規范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確保農民田間學校發揮教育培訓平臺作用,省校在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管理上始終遵循以下六大原則:一是科學規劃原則。全省各級農廣校要在政府部門的統籌領導下,研究農民田間學校建設布局,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出詳實有效的發展方案,做到區域布局合理,實現基層教學全覆蓋;突出“一產一?!?,形成農民田間學?!疤厣⑿!毙履J?;突出發展主題,重點布局,形成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依托的發展格局。二是立足產業原則。圍繞當地主導產業發展需要,結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需求,整合資源、創新模式,制定在農業產業鏈上建設產業特色的農民田間學校的發展計劃。三是服務農民原則。樹立全心全意服務農民的思想,主動開展調研,認真研究農民的學習意愿,掌握農民參加培訓的知識需求,方便農民“就地就近”參加學習培訓,增強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充分發揮農民田間學校貼近產業、貼近農民、貼近需求的優勢作用。四是規范運行原則。要求各地對加掛農民田間學校牌子的農民田間學校進行認真摸底,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運行機制,按照“五有四統一”建設標準加快規范。五是融入體系原則。強化對農民田間學校建設和運行的指導、服務和支持,將農民田間學校納入農廣校五級建制辦學體制,使其成為農民科技培訓、農業職業教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和工作落腳點。六是示范帶動原則。結合當地主導產業和發展規劃,突出特色,優選亮點,樹立典范,選好“點”,用好“點”,發揮好“點”的示范輻射作用??h農廣校每年重點建設3~5個縣級示范性農民田間學校,市、直管縣農廣校每年重點扶持3~5個市級示范性農民田間學校,省農廣校每年重點支持15~20個省級示范性農民田間學校。省、市、縣三級共同探索總結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經驗成果,創新管理模式,注重信息宣傳,加強借鑒交流,做好觀摩展示,發揮輻射帶動效應和典型引領作用。

(二)確保運行,健全管理機制

一是要求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進程和課程要求,制定農民田間學校培訓計劃,做好跟蹤服務和檔案留存工作。二是要求建立農民田間學??己嗽u價制度,保持農民田間學校運轉高效,使其真正發揮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產業末端的教學實訓場所作用。三是要求定期召開農民田間學校校長會議,加強業務知識和管理能力工作指導,做好跟蹤服務,考評督導,提升農民田間學校教學實訓能力。四是要求制定動態管理機制,對管理到位、運行有效的給予表彰,對不發揮作用的實行退出機制。五是要求省校把農民田間學校建設和管理納入對市、縣分校的考核,作為績效管理的重要指標督促田間學校發展壯大。

(三)精準施策,助推建設成效

為提高基層分校建設農民田間學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省校結合實情,開展調研,集中力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助推農民田間學校蓬勃發展。

一是提升內涵質量,增加文化氛圍。采用“田間學校+農廣書屋”模式,改變過去“農廣書屋”單一建設模式,把“農廣書屋”建在農民田間學校。每個“農廣書屋”面積一般不少于20平方米,由省農廣校統一配置電視、書架、書籍、光盤、桌椅、移動硬盤等,其中圖書配置不少于100種,電子音像制品不少于50種,《農民科技培訓》雜志及《農業廣播電視教育報》各1份。

二是創新培育機制,鏈接移動互聯。采取“田間學校+農廣通”教學手段,以“互聯網+農業科技”為支撐,省農廣校把自主研發的《農廣通》手機客戶端免費安裝給在農民田間學校學習培訓的農民學員,由專人培訓指導使用操作。農民學員可通過《農廣通》手機客戶端中設置的農廣之家、惠農政策等欄目,掌握信息,開展交流,打破學習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做到隨時隨地指導學習,實現了農民學習方式的全面創新。

三是積極構建平臺,確保工作持續。由省農廣校搭建平臺,指導建立農民田間學校聯盟,制定聯盟章程,一年定期召開兩次相關會議,每周自主召開微信群會議,由理事長選擇議題,共同討論,交流經驗,促進農民田間學校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促進發展。

四是堅持評優示范,激勵目標落實。建立獎勵機制,開展省級示范性農民田間學校創建活動和評選年度優秀農民田間學校校長活動,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擴大影響力,促進農民田間學校良性發展。2016年,印發了《關于開展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省級示范性農民田間學校創建活動的通知》,經自主申報、實地考核、綜合評議,省校領導班子研究決定,評選出17所省級示范性農民田間學校,并于2016年9月印發了《關于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省級示范性農民田間學校扶持資金的通知》,把支持落在實處,推動建設積極性。

五是及時研討總結,努力擴大影響。省校在《農廣通》手機客戶端設置農民田間學校專版,定期發布農民田間學校信息,宣傳推介優秀農民田間學校典型,擴大農民田間學校影響力。在中部第四屆農業科技展示會上,省校出資籌建10個展位,優選農民田間學校產品進行布展,促進農民田間學校產品市場信息化。同時,省校組織相關專家開展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研討會,交流方法、總結經驗,探索農民田間學校建設模式,為全省農民田間學校建設探求可推廣、可復制、可學習的建設新模式。

三、聚焦主業,高效使用,農民田間學校作用更加明顯

培訓中注重堅持“農民需求第一”的培育導向,以“田間實訓”為教學主導,改變傳統培訓形式,重實踐重技能,開展啟發式、參與式和互動式教學,鼓勵農民學員多動手實踐,多溝通交流,提升培訓的實用性。加強過程管理學習,實現實踐與理論的契合,技術與田間的“零距離”,確保農民科技素質快速提升,真正達到學用結合、學有所得。培訓形式主要有:

(一)“田間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

在田間學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課程,將田間學校的實訓和培訓內容相結合,提高學習的實訓效果。

(二)“田間學校+中專班教學”

開展理論性教育和實踐性教學,增強學習的現場感,實現“理論培訓—實踐驗證—再理論提升—再實踐發現”的螺旋上升循環教學模式。

(三)“田間學校+科技推廣”

通過與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實現科技創新成果有效轉化,打造田間學??萍嫁D化平臺,實現科技與生產的優化配置。

(四)“田間學校+產業培訓”

根據“產學結合,服務產業”的原則,選擇專業突出的優秀田間學校,將田間學校實訓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實現以技術促發展,以發展促產業。充分發揮農民田間學校在技術集成、裝備集成、人才集成、信息集成等方面的綜合性優勢,使之真正成為教學的集中點、技術的推廣站、實訓的試驗場和致富的孵化地。

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猜你喜歡
農廣校田間農民
春日田間
科技示范推廣?助力鄉村振興
田間地頭“惠”果農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碼”上辦理“田間一件事”
饸饹面“貸”富農民
田間地頭有了“新綠”
農民培訓在縣級農廣校的組織工作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