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遷身死之謎

2017-02-10 19:59姚大力
中外書摘 2017年2期
關鍵詞:景帝晁錯任安

姚大力

征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1年之后,司馬遷再也沒有出現在歷史記載里。在此之后的第四年年初,漢武帝病死,那年他剛好70歲。臨死前,“望氣者”(通過察看天象及山川形勢來預言大事的巫師)聲稱長安的監獄里有“天子氣”(意即獄中有人將代武帝而臨天下)。結果關押在京師各監獄中的囚犯不論所犯輕重,一律被處死,但這一招還是沒能幫助武帝逃過一死。漢武帝與司馬遷這對內心已嚴重對立的君臣,究竟誰活得更長一點,從而得以親眼目睹另一方的死亡?現在沒有確切的憑據可以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關心司馬遷命運的人們,曾經對此做過各種各樣的猜測。

司馬遷受宮刑之后一直擔任“中書令”的官職?,F有的資料似乎可以表明,武帝最后一年,在中書令位置上的,是一個叫郭穰的人。這就是說,司馬遷當時已經離開了中書令的職位。那時他還未到60歲,不像是告老離去,所以很可能是死于任上,因而導致中書令的職務必須另易他人。著名的大學者王國維傾向于這個說法。他寫道:“要之,史公卒年雖未可遽知,然視為與武帝相始終,當無大誤也?!笨傊?,司馬遷大概死得比武帝略微早一點。

如果司馬遷真的死在武帝稍前一點,我們就會碰到一個更加讓人猜疑的問題:這個“稍前一點”,究竟純屬偶然,還是與武帝有什么關系?歷史上很多“稍前一點”的事例,都很讓人覺得帶點疑案的性質。如光緒死在慈禧“稍前一點”便是最著名的例子。漢景帝在本人死去的“稍前一點”逼死名將周亞夫,也屬于這種情況。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司馬遷真的是被武帝晚年害死的嗎?

關于這一點,兩漢之際就曾有人說,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之過。帝怒而削去之。后坐舉李陵。陵降匈奴,下遷蠶室。有怨言,下獄死”。這段話所包含的消息,至少不完全都是準確的。司馬遷并沒有因為“舉李陵”而獲罪(舉,舉薦也),他被“下蠶室”,是由于他力圖要替已經戰敗投敵的李陵說話,那時候根本就談不上舉薦不舉薦的問題??梢娬f這段話的人,對發生在八九十年前的那件事只剩下一個很含糊朦朧的印象了。不過也不能因此斷定,他所說的就全然不可信。消息說司馬遷“有怨言,下獄死”,倒是很有可能的!對此,我們至少可以舉出一條很有力的旁證來。

東漢前期的班固,在《史記》有關西漢紀事(終止于武帝后期)的基礎上,補寫昭、宣、元、成、哀、平六帝時期的史事,作成一部完整的西漢斷代史,叫《漢書》?!稘h書》有《司馬遷傳》,但對他死于何時、如何死去這件事卻一個字也沒有提起。根據《漢書》為人列傳的一般體例,凡善終之人,班固大都會在傳記的末尾交代該人死于何年,終年時有多少歲?!稘h書·司馬遷傳》對這一點未加交代,不能看作是班固的偶然疏忽。他避免談及司馬遷去世的消息,很像是在為尊者諱,即故意向后人隱瞞司馬遷最終被武帝處死這個事實。這里所謂“為尊者諱”,其實不一定完全是在捍衛司馬遷的名譽,而更可能是為漢武帝著想。班固稱贊“孝武之世,文章為盛”(文化燦爛)。一個卓越絕倫的大歷史學家,怎么可以被這么一個追求“文章為盛”的皇帝處死?這樣的事,對后代如何交代得過去?班固決定保持沉默,實在是深有用心的。

說到這里,關于司馬遷的死,有兩點相信似乎是可以肯定的:他死于武帝末期;他是因為“有怨言”,所以被下獄而死。

然而上面的結論馬上又引發出一個新的問題:假如司馬遷是因“怨言”而再度觸怒武帝,所謂“怨言”,是他寫在《報任安書》里的那些話嗎?換言之,司馬遷在生命的最后被下獄,是他的那封《報任安書》惹出來的禍嗎?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若想事事洞穿歷史的吊詭之處,實在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做的,無非是將它安放在一個開放性的講述框架里去對它加以認識。那樣做的話,我們就可以設想兩種完全不同的答案,用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種答案是,所謂“有怨言”的罪名,果然是由《報任安書》引起的。就像前面已經討論過的,司馬遷本人恐怕無意于通過《報任安書》直接向武帝披露心胸。但是漢武帝還是通過自己的監視系統弄到了這封信。武帝與司馬遷相處多歷年所,以他的精明識人,不會不對司馬遷的內心活動毫無察覺?,F在,多年來深藏在他內心的狐疑終于被信中一行行的白紙黑字所徹底證實。他惱怒司馬遷辜負了他的“尊寵”,他更受不了司馬遷在“從俗浮湛”(在世俗的浪潮中隨波逐流)的外表之下那一副蔑視他的至高權威的傲骨。為此,他要再度懲治司馬遷。

然而事情還不止于此。如果武帝讀到了《報任安書》,他必定還會去設法追尋《史記》。他最關心的,應當是司馬遷將會如何描寫他這個“今上皇帝”。有個傳說透露了一條有關消息,因此也就十分值得引起我們注意。它說,武帝讀了《史記》中的《景帝本紀》(這里似乎還應該加上《今上本紀》,也就是武帝朝的編年史),對司馬遷毫不遮掩地暴露漢景帝、武帝父子二人的短處大為光火,因此把這篇本紀銷毀了。班固在寫《漢書》時說,流傳世間的《史記》已經缺失了十卷(《史記》總共有一百三十卷,今本中有十卷是西漢后期的人補入的),而其中恰恰就包括景帝和武帝的兩篇本紀在內??磥砩厦孢@個說法不一定完全是空穴來風,只不過它把武帝“怒而削之”說成是在司馬遷受宮刑之前,在時間上弄顛倒了。司馬遷寫《報任安書》時,只說《史記》總共一百三十篇,絲毫沒有提到它被武帝強行刪削之事。所以武帝“怒而削之”,只能發生在這以后。于是我們可以說,假使司馬遷“有怨言”的罪名果真起因于《報任安書》,那么他的死大概還不僅因為這封信,而且也因為《史記》對“今上皇帝”以及與“今上”有牽連的一系列人與事的描寫太不稱漢武帝的心。

司馬遷應該是有兒子的,名字已不可考。他的女兒十分有主見,嫁給一個地位不低的官僚,也沒有留下名字。她生了兩個兒子,叫楊忠、楊惲。最早把司馬遷的書傳布開來的人,正是司馬遷的這個外孫楊惲。

不過漢武帝怒刪《史記》的說法也未必能使人完全相信,理由至少有三條。

第一,《史記》之所以缺少十篇,也可能是因為司馬遷壓根兒就沒有按原計劃真正把它們寫出來?;蛟S我們只能說,司馬遷生前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但他還留下若干篇章始終沒有寫完?!妒吠ā纷髡邉⒅獛拙统诌@種看法,即所謂“十篇未成,有錄(目錄)而已”。清代前期負責編輯《四庫全書》的一批大學問家,認為“當以知幾為是也”。王國維也批評武帝刪書之說“最為無稽”。

第二,《史記》有目而無書的共達十篇,其中大多數內容與漢武帝無關,根本不可能是被他刪毀的。既然其他篇章的遺失都可以與漢武帝沒有關系,又有什么理由斷定漢景帝、漢武帝兩篇本紀的丟失就一定出于武帝之手?事實上,西漢一代既無印刷術,紙張也還未曾代替絲綢或竹木片成為書寫的最主要材料(這要在兩晉時才發生)。一部五十多萬字的書,整本抄寫既不容易;即使抄出來,要把它全部裝訂在一起也不可能,故當時只能一卷一卷地分別裝訂。正因為如此,像這樣的大部頭著作,往往按閱讀需要被拆散開來,分卷抄寫并分卷流傳,叫作“寫以別行”。在這樣的傳播過程里,有若干卷失傳,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非要找出一個為這類偶然事件負責的人物,有時反而顯得牽強無據,真正變得“吃力不討好”。

第三,武帝如果因《史記》“極言其短”而毀去記載景帝和他本人時代的兩篇本紀,那么他必得要以同樣的手段毀去《史記》中的其他一些篇章!景帝朝用晁錯的“削藩”策來收拾劉邦當年分封的同姓王后裔(同出劉家一門骨肉的同姓諸侯),弄得宗室人怨沸騰,最后逼出一場“吳楚七國之亂”。西漢朝廷削藩自有其理由,但景帝在這個過程里顯得刻薄寡恩也是事實。尤其無情的是,七國之亂剛剛爆發時,他一時慌了手腳,竟把一心為朝廷的長治久安著想而被諸侯切齒痛恨的晁錯當成替死鬼,把他斬殺在長安東市,以求與叛亂的諸侯妥協。景帝在那天一早派人到晁錯家里傳喚他,晁錯還以為是召他進宮問對,把朝服穿戴得整整齊齊才出門。萬沒想到的是,他被直接領到東市受刑,連再見一次景帝之面的機會也沒有。唐朝有人寫詩說:“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鼻耙痪淅镉玫木褪沁@個典故。

景帝做過的另一件刻薄無情的事,就是在自己死前先以冤案逼死周亞夫。周亞夫是漢初功臣周勃之子,自己也在鎮壓吳楚七國叛亂中立過大功勞,一直做到丞相??墒撬麉s因為反對景帝廢黜既定的皇太子、改立日后的武帝為太子而得罪景帝。景帝很快與他疏遠。不久他請求辭職,獲得批準。景帝在宮中請他和新立的太子一起吃飯,大概是想補救或協調周亞夫與新太子的關系。奇怪的是,在周亞夫的筵席前只放了一塊大肉,卻沒有筷具。周亞夫心里不高興,臉面就上了顏色。坐在他身邊的太子不斷地向他張望。周亞夫實在忍耐不住,便離開坐席,冷峻但不失禮貌地告辭了。景帝望著他弓腰曲背的后影說:“此人心中怏怏不服,將來絕不是少年天子能使喚得了的臣下!”周亞夫隨后就被一個冤案纏身,在獄中絕食五日,吐血而死。后來有人說景帝對待臣子太少恩情,用法又太過深刻,“大抵得于晁錯者為多”。此說十分到位。

司馬遷若要在《景帝本紀》里“極言其短”,他可以說的,無非也就是上面這些。這些故事也被他寫入《史記》的其他有關部分,如《周勃世家》《晁錯列傳》等等,而且只會講得比在本紀里更翔實。如果武帝為此要銷毀《景帝本紀》,他不是也應該甚至更應該銷毀另外的那些篇章嗎?這樣的分析對質疑武帝銷毀《今上本紀》的猜想也一樣有效。這里就不一一細說了。

如果武帝沒有怒刪《史記》的事情,那么斷定他見到了《報任安書》的觀點也就失去了幾乎是唯一的重要旁證,也許他根本就沒有讀到《報任安書》里的那些怨言??墒撬抉R遷既然已經決心要用從容就死來洗清當年不得不忍受的巨大侮辱,他一定還會在其他場合毫無顧忌地傾吐自己的怨言。他終于實現了這一番心愿,可惜其具體情節到底如何,今天的我們對此已經絲毫不得而知。

總而言之,要說武帝是因為讀了《報任安書》及《史記》,才會第二次迫害司馬遷,還缺乏充分令人信服的證據。但司馬遷因“有怨言”而斷送了老命,則很可能是歷史事實。我們或許有把握說,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心甘情愿的結局。因為司馬遷早已明白,他如果想要真正地被人們認識,那么他必須用壯烈的死來表明自己的心跡?!耙廊?,然后是非乃定?!边@十個字寫得毅然決然、斬釘截鐵,難道不正是表達了司馬遷以死明志的強烈心念嗎?

猜你喜歡
景帝晁錯任安
“《明英宗實錄》誹謗景帝說”考釋——兼論明代史家史權意識的復蘇
忘人之過的任安
《報任安書》一文的完全解讀
漢景帝:七國之亂的罪魁禍首
叩問心靈,直抵生命——深讀《報任安書》
親情背后的集權
——漢景帝對梁國的處理
論劉榮之死
誰是誅殺晁錯的幕后兇手
晁錯賭政治:誰玩了誰
歷史之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