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發展中國特色流行音樂道路的一些思考

2017-02-13 13:30唐萍云南省文化館
民族音樂 2017年1期
關鍵詞:流行音樂特色音樂

■唐萍(云南省文化館)

關于發展中國特色流行音樂道路的一些思考

■唐萍(云南省文化館)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其溝通心靈的作用可以跨越國界。流行音樂擁有通俗易唱的旋律,善于抒發人的內心感受,并能讓人從中找到共鳴與慰藉,而受到普通民眾的喜愛。

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大致經歷了20~30年代的上海時期、50年代的香港時期、50~70年代的臺灣時期、港臺與內地發展時期等幾個階段。中國流行音樂經歷過輝煌,曾經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歌唱家。隨著我國的經濟持續快速地發展,流行音樂的發展卻緩慢地進行著,音樂作品的質量、傳唱度和銷量均下滑。為實現中國夢,我們需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為了實現中國流行音樂走向國際的夢,也需要朝著中國特色流行音樂道路前進發展。

■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與現狀

以《夜上?!窞榇淼摹吧虾@细琛痹炀土酥袊餍幸魳返牡谝粋€高峰?!吧虾@细琛钡膭撟靼l端于20世紀20年代末,興盛于30~40年代,其特色在于用高深精致的作曲手法、民族化的音調,結合外國舞曲如爵士、華爾茲、探戈等的節奏類型,把雅俗共賞做到了極致,標志著中國流行音樂的發生。

改革開放后,伴隨國家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港臺流行音樂全面進入大陸。在此階段鄧麗君的歌聲意義非凡,甚至有不少學者認為“真正拉開中國大陸大眾文化序幕的是鄧麗君的歌曲”。人們對優美抒情、輕松和緩以及含情脈脈的藝術形式的渴望,也使得臺灣校園歌曲也一下子流行了起來。

1978~1985年,因為臺灣校園歌曲被大陸翻唱,引發了大陸“港臺翻唱”時代的來臨。到1985年末,在大陸,流行音樂終于取代傳統、革命歌曲,抒情歌曲成為大眾音樂的主流,人們不僅歌唱生活,也開始敢于表達欲望。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流行音樂文化市場進入鼎盛時期。但在1990年代初,相比港臺和歐美,大陸流行音樂制作的各個環節還顯得非常落后,直到1994年,港、臺與大陸的流行音樂全部轉向對都市題材的挖掘,注重表現現代都市人的情感與快節奏生活,更加貼近年輕人的生活與審美趣味,也更加貼近了流行音樂原本的文化屬性之一——商業性。

1995年左右開始,大陸樂壇繼港臺之后,迎來了“以人帶歌”的偶像時代。如今流行音樂文化傳播更加快速便捷,來自港臺、歐美、日韓的流行音樂充滿音樂市場,使我國流行音樂面臨新的變革,呈現出音樂需求、音樂創作、傳播媒體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尤其是網絡成為推動音樂傳播的強大動力,數字傳媒促使流行音樂更為廣泛傳播,對大眾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今流行歌壇歌手層出不窮,各類選秀節目鋪天蓋地而來,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眾多歌者當中,能夠經得住時間和藝術考驗的流行歌手可謂鳳毛麟角,或曇花一現,或鮮為人知,少有歌手能永立潮頭,保持旺盛的藝術生命力。而更值得我們重視的是:雖然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一年中有大量歌曲發表,但真正能經典傳唱的流行音樂作品卻是寥寥無幾,華語音樂教父劉歡老師曾說過:“不擔心在中國找不到好的歌手,擔心的是好的音樂作品在哪里?!痹谖幕嘣l展的今天,中國流行音樂該怎樣以良好的發展態勢存在于時代之中呢?

■當前中國流行音樂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目前,中國流行音樂在模仿歐美又效仿日韓,導致流行歌詞高雅的境界幾近消忘,無聊化、瑣碎化和庸俗化的創作風氣甚囂塵上,審美現代性與社會現代性的張力逐日減小。中國流行音樂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歌手專業素質的缺乏

流行音樂與其他音樂形式一樣,需要歌手有良好的嗓音條件以及必要的演唱技巧訓練,而目前國內流行樂壇上,一些歌手由于未經過專業化的演唱技巧訓練,在演唱中往往少用或根本不用氣息及聲音技巧,只能靠自己微薄的真聲來演唱。因此,這些歌手的聲音缺乏共鳴,沒有底氣,更沒有寬廣的音域,缺少深層的演出功力。有的歌手甚至為了迎合歐美流行硬擠出沙啞的歌唱效果,歐美流行的那種沙啞是藝術的塑造,自然流露,而國內某些流行歌手雖然能夠在短期內紅火起來,但由于不科學的發聲方式容易使嗓音疲勞,所以長此以往極易造成嗓音疾病,從而斷送演唱者的藝術生命。

流行歌手輕視個人文化素養的培養更為嚴重。許多流行歌手誤以為唱歌就是比嗓子、比技巧,能唱高音就是唱得好,從而常常忽略作品的思想內涵、風格韻味與情感表現。演唱歌曲不但有較強的專業性,還有較強的人文性。只有把流行歌曲的演唱條件、聲音技巧與文化內涵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感人的藝術作品,從而取得不俗的成績,并且有的音樂院校在培養專業歌手過程中也常常忽略這一點。譬如,在音樂學院中,有的只向學生傳授發聲方法、聲樂技巧,而疏于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文化內涵、藝術風格、情感表現。

難怪有的樂評家說,中國近幾年缺乏真正好的歌曲、好的歌手,流行音樂倒退了等等。當然,我國流行歌壇也確有一些“實力派”歌手,他們講究唱功,鉆研藝術,善于從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中吸取營養,懂得將優秀的流行元素與本身特色融合,因此,其嗓音長久不衰,歌聲優美動聽,極富藝術感染力,只可惜這樣的歌手寥寥可數,與我國流行歌手“從業者眾”的格局不成正比。

(二)歌曲作品創作的弊病

跟風嚴重。眾多已經聽慣歐美、日韓的年輕人,對中國音樂的熱情度并不高,要不是還有華語音樂的港臺音樂撐起已經殘缺的半邊天,華語流行音樂市場前景令人堪憂?,F在的中國音樂仿佛是一種“風”的狀態,眾多新生的原創音樂也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生存而不得不跟“風”。

創作空間狹窄,作品雷同。偶爾會出現一首特別受歡迎的作品風格,緊接著相同題材的作品就一哄而上,甚至出現歌詞越無聊,歌卻越流行。歌曲創作急功近利,只為娛樂大眾。伴隨著網絡音樂的興起,音樂制作的門檻降低了。通過網絡,什么樣的音樂作品都有可能讓人聽到,為了吸引眼球、為了娛樂大眾,有的人在創作時就有意往低俗的路子上走,認為越是飽受爭議就越是能火,類似音樂作品的大量出現,拉低了中國流行音樂品質的整體水平。

(三)歌曲流行區域的限制

中國流行音樂市場中歐美、日韓音樂所受歡迎程度非常之大,特別是韓流的沖擊,韓國流行音樂甚至紅遍全球。國內雖有許多好歌,卻缺乏全球影響力。中國市場這一龐大的消費平臺雖讓有的歌曲大火了一把,但卻少有國際友人聽過這些歌,僅僅在國內風靡一時便從此沉寂,反而是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歌曲在中國音樂市場中火熱流行。

■中國特色流行音樂道路的發展

(一)民歌流行化——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特色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我們對西方現代音樂已越來越熟知,而比較起來我國的民族音樂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卻遠不如西方音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審美意識使我國民族音樂走出國門受到局限,而將民族民間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將成為一種獨特的風格流行于世界。

說到民族特色,一定會提到當前流行的“中國風”。中國風歌曲在現今可謂是風生水起,但其本質實為“混搭風”,是在結合R&B、爵士等西方音樂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中國古典樂器、古詩詞等內容。雖然在國內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風歌曲,但其國際影響力還是有差火候。

民歌流行化是中國特色流行音樂道路實踐的重要內容。因為屬于中華民族、民間的特色是我國獨有的寶藏,通過借流行化手法改編民間、民族歌曲,使之符合時尚和流行的要求實現民歌大眾化。

蘇皖民歌《茉莉花》是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歌曲。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推薦《茉莉花》?!盾岳蚧ā繁恢袊推渌麌业乃囆g家,在國家典禮和文化交流事務上,以各種不同的音樂表演形式演繹,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儼然成為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符號象征,躋身世界經典音樂行列?!盾岳蚧ā返乃囆g魅力,首先源于它的民間文化屬性,它是原生態的市井人物與民間場景,以真實自然為其審美價值取向。其次,《茉莉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并作為一種良好的國家修辭手法,充分釋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盾岳蚧ā窊碛虚L久非凡的藝術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也正在此。

現在的作曲家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很少有人肯真正放下身價深入生活的,更缺乏下苦功夫了解與主題有關的民族民間音樂。所以,在創作時并不是只加入中國元素就是中國特色了,而是要從本質上還原我們的民族、民間文化,使其大放光彩。

(二)主題擴大化——充分提升歌曲作品內涵

一首好歌應當達到三級臺階,即悅耳、會心和暢神。也就是說,一要感覺愉悅,二要心智共鳴,三要暢神動魄。倘若還要更完善地表述的話,除此三級臺階外還應有余興和衍興層次,即令人品評、回味其深長而蘊藉的余興剩味以及向生活隱性地推衍和滲透的層次。

中國流行音樂主題中愛情歌曲占了很大篇幅,關于描寫人生倫理、生活理想等內容的相對較少。歌詞創作公式化、概念化痕跡嚴重。在內容上,宣揚愛情,低級庸俗的歌詞居多。另外,還有許多歌刻意追求曲折艱澀,把尋常語變作陌生的扭曲變形的話語,言不及義,讓人不知所云。

優秀的詞曲創作者不能放棄的應該是深層次的、豐富的價值、倫理追求。歌曲要體現愛與正能量,但是“愛”不能狹隘地理解成個人情感,母愛或者父愛,從而遮蔽了更深遠的人性主題和家園意義的抒發。世界上除了愛情還有其他柔性要素,不能將主題總是只圍繞男女愛情,歌曲的靈魂要和普通人的夢想和煩惱緊緊相連,歌中所唱不單是某個普通人的遭遇,也是千千萬萬人的共同感受,這樣的作品才走向流行音樂金字塔的塔尖,在不同的時代感染更多的人。

詞曲創作應富有文學性,還要具有哲理性、思想性和社會性,把流行歌詞當作一種能媲美唐詩宋詞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效的文學藝術樣式,使得美學元素成為文化產業重要的生產性元素,挖掘出中國傳統審美方式的現代性,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具有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流行音樂作品。

[1]鄭清軍.淺談流行音樂創作的弊病.

[2]邱洋洋.韓國流行音樂發展的現狀研究.

[3]張琳.中國通俗音樂發展的趨勢與現狀.

猜你喜歡
流行音樂特色音樂
特色種植促增收
流行音樂里的新國潮
完美的特色黨建
創新精神對流行音樂的作用
多棱鏡中的流行音樂——兩岸四地“流行音樂文化高層論壇”述略
音樂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和流行音樂有個約會
音樂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