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香樟品系嫁接苗的生理指標測定

2017-02-15 18:23楊逢志
安徽農學通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生理指標嫁接香樟

楊逢志

摘 要:該研究采用切接方式將10組半木質化的優樹香樟進行嫁接,分析不同香樟品系嫁接苗生理指標的差異,結果表明:嫁接后20d,不同品系香樟的砧木與接穗最易連接;永安優3#香樟優樹品系嫁接效果最好,南平市郊優10#嫁接效果最差。研究結果可以為嫁接培育優良香樟苗木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香樟;嫁接;生理指標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1-0076-03

Abstract:Ten groups of half lignification of champion camphor was grafted by grafting,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rootstock and scion of camphor strain after grafting 20 days was the most easy connection,wing on 3 # in Yongan of camphor excellent strains was grafted best,opposite to wing on 3 # in Nanping.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alysis of camphor grafting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o breed new camphor grafted seedlings.

Key words:Camphor;Graft;Physiology index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是一種常見的南方園林綠化樹種和用材經濟樹種。有學者研究了干旱條件對香樟生長的影響[1],而有關材用香樟嫁接技術和嫁接苗生長狀況、良種選育的研究還鮮見報道[2]。香樟人工用材林培育困難,主要因為香樟經營與栽培管理水平有限及良種選育技術不成熟。采用普通香樟作為砧木,香樟優樹穗條作為接穗,通過嫁接培育優良材用香樟,充分利用香樟材用優良單株,由此建立材用香樟優良種子園,從而可以培育足夠的優良香樟苗木。本研究通過測定不同材用香樟優樹品系嫁接后接穗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標,分析材用香樟內含物及生理指標對其嫁接的影響,為嫁接培育優良香樟苗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1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地理坐標為N25°33′~26°12′,E116°56′~117°47′,年均氣溫17 ℃,年均降水量1 760mm;試驗地2位于福建省南平市,N26°30′~28°20′,E117°00′~119°25′,年均氣溫19℃,年均降雨量1 650mm。2個試驗地土壤類型均為紅壤,有機質含量較高。

1.2 試驗材料 優選自然整枝條良好、樹干通直健壯、木質密度大的10個不同品系的材用香樟,每個品系30株。選取位于中上部外圍的半木質化或木質化的當年生枝條作為優樹的接穗。永安林業集團老香樟材用優良單株(造林時間為1960年)及市郊林場老香樟材用優良單株(造林時間為1962年)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1.3 試驗方法 2013年10月8日,采用切接方式將半木質化的優樹接穗嫁接到20cm高的砧木,每個品系30株,優樹接穗與砧木具有相似形態特征及生理特性,未嫁接的優樹作為參照。嫁接后第15d、20d、25d、30d,分別測定并分析材用香樟優樹品系及對照組的嫁接后穗條的3個生理指標(3次重復),含水量采用比重法、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法、多酚氧化酶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香樟優樹品系嫁接后接穗的含水率比較 植株穗條在采集未嫁接階段,水分的流失會抑制愈傷組織的形成,從而降低植株嫁接的存活率。足夠的水分下才能使植物產生愈傷組織[3],嫁接后的香樟接穗的主要水分來自砧木,因而穗條和砧木間的水勢差對香樟的嫁接存活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表2可知,嫁接后的不同的香樟優樹品系的穗條含水率總體變化呈現先減后增的趨勢。在嫁接后30d時,10組香樟嫁接后接穗含水率達到最大值,香樟嫁接后接穗含水率均在57%~61%。嫁接后30d時,香樟嫁接后接穗含水率最大值為永安優3#(60.94%),優10#的含水率最低為(57.30%)。在嫁接后20d時,10組香樟嫁接后接穗含水率達到最低值,低于于對照組(56.63%),各組的水勢差均達到最大。方差分析表明,香樟品系間的穗條的含水率呈顯著差異水平(p<0.05)。

2.2 不同香樟優樹品系嫁接后接穗的可溶性糖含量比較 可溶性糖是植株細胞分裂與分化的主要物質基礎及能量來源之一,影響植株嫁接苗接合處的愈傷組織形成的速度和數量、細胞的發生和形態及次生代謝水平[4]。接穗組合的葉中可溶性糖含量較高,越有利于植物適應逆境,植物體的嫁接存活率就會越高。由表3可知:接穗組合的葉中可溶性糖含量較高,越有利于植物適應逆境,植物體的嫁接存活率就越高。嫁接后的不同的香樟優樹品系的穗條可溶性糖含量總體變化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嫁接后的材用香樟優樹品系接穗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對照組。在嫁接后15d時,10組香樟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最小,最小值為南平市郊優10#。在嫁接后20d時,10組香樟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達到最大值(12.02~13.65mg·g-1),此時香樟砧木和接穗間接合度最高,但該狀態推移的時間較長,一定程度不利于香樟的嫁接存活率;永安優3#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達到最大值(13.65mg·g-1)。永安優3#可溶性糖含量明顯的高于嫁接存的南平市郊優10#,永安優3#組比南平市郊優10#更利于適應逆境。方差分析表明,香樟品系間的穗條的可溶性糖含量呈顯著差異水平(p<0.05)。

2.3 不同香樟優樹品系嫁接后接穗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比較 多酚氧化酶是植物體內重要的保護酶,當植物處于惡劣環境時,多酚氧化酶與多酚類化合物發生反應形成隔離層,從而阻止水分的散失和菌類的入侵。植物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越高,有利于清除酚類物質對植物的毒害,自我保護能力也就越強[5]。由表4可知,嫁接后的不同的香樟優樹品系的穗條多酚氧化酶活性總體變化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嫁接后的材用香樟優樹品系接穗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對照組。嫁接后30d的10組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大于15d時的2倍。在嫁接后30d時,10組香樟嫁接后接穗多酚氧化酶活性達到最大值,永安優3#香樟嫁接后接穗多酚氧化酶活性達到最大值(16.12△OD422·min-1·g-1),南平優10#組多酚氧化酶活性最?。?5.21△OD422·min-1·g-1),表明永安優3#香樟自我保護力強于南平優10#。方差分析表明,香樟品系間的穗條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呈顯著差異水平(p<0.05)。

3 結論與討論

在嫁接后30d,10組香樟優樹品系的穗條含水率、多酚氧化酶活性達到最大,永安優3#組的含水率、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大,南平市郊優10#組最??;在嫁接后20d時,10組香樟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達到最大值,永安優3#組可溶性糖含量,南平市郊優10#組最??;在嫁接后15d時,10組香樟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小。綜合分析可知,嫁接后20d,不同品系香樟的砧木與接穗最易連接;永安優3#香樟優樹品系嫁接效果最好,更利于逆境下生長;南平市郊優10#嫁接效果最差,最不利于嫁接。建議今后考慮從外源激素的種類和濃度對嫁接木的影響、芽苗砧嫁接技術的適宜性等,為建立優良香樟種質種子園、營造材用香樟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胡義,胡庭興,胡紅玲,等.干旱脅迫對香樟幼樹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14,20(4):675-682.

[2]周新菊.樟樹良種繁育及栽培利用研究進展[J].廣東省林業科技,2009,25(1):68-72.

[3]朱高浦,李芳東,杜紅巖,等.植物嫁接技術機理研究進展[J].熱帶作物學報,2012,05:962-967.

[4]劉藝平,王政,牛佳佳,等.不同糖源及蔗糖質量濃度對牡丹愈傷組織褐化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3,42(3):103-106.

[5]代麗,宮長榮,史霖,等.植物多酚氧化酶研究綜述[J].植物生理科學,2007,23(6):312-316.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生理指標嫁接香樟
第5期香樟經濟學Seminar(西安)征文通知
香樟樹,樟樹香
香樟的栽培與管理技術
不同砧木對油亮型黃瓜品種生長、品質和產量的影響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篩選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