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與栽培苦參生物堿含量的比較研究

2017-02-16 12:44姚麗易紅高慧敏馬蕙文張繼遠田蓮
中國中藥雜志 2016年21期
關鍵詞:苦參生物堿

姚麗+易紅+高慧敏+馬蕙文+張繼遠+田蓮超+劉曉謙+王智民

[摘要]為比較苦參藥材的野生品與栽培品在生物堿成分含量上的質量差異,對收集的22個栽培樣本和17個野生樣本,用HPLC同時測定了6種生物堿(氧化苦參堿、氧化槐果堿、槐定堿、N-甲基野靛堿、苦參堿、槐果堿)的含量,以獨立樣本t檢驗,輔以聚類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進行評價。獨立樣本t檢驗表明:野生品與栽培品在N-甲基野靛堿、苦參堿、槐果堿3種成分含量上有差異(苦參堿及槐果堿P<0.05,N-甲基野靛堿P<0.01),氧化苦參堿、氧化槐果堿、槐定堿野含量無差異,但組內差異均較大;聚類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野生品與栽培品在生物堿含量上無差異。故認為栽培品與野生品在生物堿含量方面無差異。

[關鍵詞]苦參; 野生與栽培; 生物堿

[Abstract]To compare the contents of alkaloids in theroots of cultivated and the wildSophora flavsecens, 22 cultivated and 17 wil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HPLC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six alkaloids (oxymatrine, oxysophocarpine, sophoridine,N-methylcytisine, matrine, and sophocarpine). Independentt-test,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and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were appli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cultivated and the wildS.flavsecens. With a great wide range of the inter-group, thet-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difference ofN-methylcytisine, matrine, and sophocarpin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matrineandsophocarpineP<0.05,N-methylcytisineP<0.01).However,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oxymatrine, oxysophocarpine, and sophoridine.HCA and PCA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alkaloids of cultivated and wildS. flavsece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alkaloids of cultivated and wildS. flavsecens.

[Key words]Sophora flavsecens; cultivated and wild; alkaloid

doi:10.4268/cjcmm20162114

苦參為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 flavsecensAit.的干燥根,主產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其性寒、味極苦,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腫瘤等多種藥理活性[1-4],主要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等婦科疾病[5]。此外,苦參不僅應用到醫藥行業,也逐步應用到農業、畜牧業及化妝品行業,有韓國研究者將其放入空氣過濾器中用來改善空氣質量,為天然藥物制成空氣殺菌劑提供了理論依據[6-7]。隨著苦參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資源銳減,栽培品漸漸替代野生品已成趨勢;但由于廣泛而分散的種植形式,很難形成統一的管理標準,以致各地苦參藥材質量不均,品質下降,并由此可能引發相關的安全性等問題。雖有研究表明栽培與野生苦參在清熱、利尿及鎮痛方面的藥理活性相同[8],但關于其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堿類成分的差異目前尚無報道。

為保證研究結果的數據的可比性、減少氣候地理等干擾因素,本研究在苦參樣本的采集區域方面作了限定:選擇道地產區種植品和栽培品儲量均豐富的山西地區作為本研究的樣品采集區;以期為道地產區的苦參標準化種植生產和質量保障提供參考。

1 材料

Shimadzu LC 20A高效液相色譜儀,包括LC-20AT溶液傳輸單元,SIL-20 A自動進樣器,SPD-M20 A二極管陣列檢測器,LC Solution色譜工作站(日本島津公司)。色譜柱Welch Xtimate C18(4.6 mm×250 mm,5 μm),KQ-250B超聲儀,Mettler Toledo Delta 320 pH計。

乙腈、甲醇為色譜純,水為娃哈哈純凈水,其余試劑為分析純。氧化苦參堿(批號14102450, 純度≥99.99%)、槐定堿(批號15062213,純度≥99.22%)、N-甲基野靛堿(批號15072003,純度≥98%)、苦參堿(批號14112608,純度≥99.22%)及槐果堿(批號14082711,純度≥98.52%)均購自北京北納創聯生物技術研究院。氧化槐果堿(批號262.351,純度≥98%)購自廣州雋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藥材均采自山西長治市,經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王智民研究員鑒定為苦參S. flavsecens的干燥根,留樣樣品儲存于本課題組植物標本室。樣品的采集信息,見表1, 2。

2 方法與結果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Xtimate C18(4.6 mm×260 mm,5 μm),流速1 mL·min-1,柱溫30 ℃,檢測波長225 nm,流動相乙腈-0.01 mol·L-1乙酸銨 [3∶2(A)] -0.01 mol·L-1乙酸銨[(pH 8.1)(B)],具體色譜方法,見表3,圖1。

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苦參藥材粗粉約(40目)0.5 g,以氯仿25 mL、氨水0.4 mL為提取溶劑進行提取,超聲30 min,稱重,氯仿補足失重,濾過,取10 mL 續濾液水浴蒸干,甲醇定容至10 mL,即得。

2.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定N-甲基野靛堿,苦參堿,槐果堿,分別2.51,1.27,1.01 mg于25 mL量瓶中,甲醇定容,得到混合對照品溶液1;取氧化苦參堿,氧化槐果堿,槐定堿3種生物堿,精密稱定,分別為2.21, 1.01, 0.69 mg于10 mL量瓶,精密加入1 mL混合對照品溶液1,甲醇定容,即得混合對照品溶液2。精密吸取2 mL混合對照品溶液2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作為測定用混合對照品溶液,備用。

2.4 線性關系的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2.3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1, 5, 10, 15, 20, 25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以進樣量對峰面積進行回歸,得到6種生物堿回歸方程及線性范圍,見表4。

2.5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份苦參供試品溶液連續進樣6次,測定氧化苦參堿,氧化槐果堿,槐定堿,N-甲基野靛堿,苦參堿及槐果堿6種生物堿的峰面積,計算RSD。結果各成分峰面積的RSD分別為 0.62%,0.40%,2.8%,2.1%,2.4%,1.8%。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6 穩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苦參供試品溶液,分別于樣品制備后的0,2,4,6,8,10,12,24 h進樣,測定峰面積,計算RSD。結果溶液中氧化苦參堿,氧化槐果堿,槐定堿,N-甲基野靛堿,苦參堿,槐果堿6種成分峰面積RSD分別為0.43%,0.40%,2.9%,1.8%,2.2%,2.1%。表明24 h內,供試品溶液穩定性良好。

2.7 重復性試驗 稱取苦參(Z-1)藥材粉末(40目)約0.5 g共6份,精密稱定,按照2.2項下制備樣品,測定氧化苦參堿、氧化槐果堿、槐定堿、N-甲基野靛堿、苦參堿及槐果堿的RSD分別為1.8%,0.73%,0.052%,0.058%,0.054%,0.034%。

2.8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含量的苦參藥材粉末約(40目)0.25 g,精密稱定,平行6份,分別加入一定量的對照品溶液,按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測定含量并計算各成分的加樣回收率。結果表明氧化苦參堿、氧化槐果堿、槐定堿、N-甲基野靛堿、苦參堿及槐果堿6個生物堿類成分的加樣回收率均值分別為99.60%,98.00%,101.3%,97.60%,101.3%,102.8%,RSD分別為1.2%,1.1%,1.1%,2.1%,1.9%,1.8%,表明該方法的準確度良好。結果見表5。

2.9 樣品含量測定 分別對22批栽培品和17批野生品按2.2項下制備樣品,并測定其含量,結果見表6,7。

3 結果與分析

3.1 兩獨立樣本t檢驗 采用SPSS20.0軟件對所有樣本的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 見表8,通過分析得到所有樣品具有方差齊性的特點。對含量高的氧化苦參堿、氧化槐果堿而言,野生品與栽培品之間差異不顯著;含量較低的槐定堿、槐果堿、N-甲基野靛堿差異顯著,而苦參堿含量雖低,但亦無顯著差異。

3.2 聚類分析 采用SPSS 20.0數據處理軟件,對長治市不同縣苦參野生品與栽培品生物堿的含量進行聚類分析,以比較其品質的差異。為消除原始數據對分析結果的影響,在分析過程中對原始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聚類方法采用Ward法,距離類型采用歐氏距離(Euclidean)法。聚類結果見圖2。

從當歐氏距離為1時,所有樣本可以分為4類,每類中均包含有野生樣本和栽培樣本。當歐氏距離為11時,全部39批樣品被聚為兩大類,第I類包含5個栽培品和6個野生品,其中栽培品分別分布于潞城市、長治縣、武鄉縣、沁縣;野生品主要分布在長治縣、平順縣、武鄉縣及沁縣。第Ⅱ類包含17個栽培品和11個野生品,其中栽培品分布地區為長治縣、潞城市、屯留縣、平順縣、武鄉縣及沁縣。野生品分布于長治縣、平順縣、武鄉縣及沁縣。綜上,野生品與栽培品混雜聚為不同類別,同時從地理分布方面,亦無明顯規律。

3.3 主成分分析 為了進一步評價其生物堿含量差異,分別對該6種生物堿進行了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前3個主成分進行分析,第一主成分(PC1)、第2主成分(PC2)和第3主成分(PC3)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5.083%。采用方差極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實行正交旋轉,并繪制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圖。PC1主要反映了氧化苦參堿成分的主要信息,PC2,PC3則反映氧化槐果堿和槐果堿的主要信息,旋轉后方差貢獻率第1主成分為26.814%,第2主成分為25.152%,第3主成分為23.118%。根據得分系數計算長治市野生與栽培苦參3個主成分得分,并繪制散點圖,見圖3。

由圖可知,所有樣品被分為4個區域,且4個區域與聚類分析4類成分相對應,每個區域中也都包含野生和栽培品。A中氧化苦參堿(PC1)得分較高,其含量也較高,歸為第Ⅰ區域,其余樣品歸為第Ⅱ區域。第Ⅱ區域分為3小組,B組、C組樣品中受氧化苦參堿(PC1)及氧化槐果堿(PC2)含量影響較大,出現交叉現象,D組樣品受槐果堿和氧化槐果堿的影響較大,故聚為一類。

在主成分分析中,未能將野生與栽培品分開,相同或相近含量的野生與栽培樣品在散點圖中多距離較近。該結果與聚類分析結構基本一致。

4 討論

本文主要對道地產區長治市周邊縣的野生與栽培苦參的主要生物堿成分含量差異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所有39批樣品均達到2015年版《中國藥典》的標準。從外觀特征來看,野生與栽培品苦參外觀形態無明顯差異。盡管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野生品與栽培品在微量成分上有差異,但由于組內差異較大,無法區分野生品與栽培品。HCA和PCA結果也表明二者在生物堿含量方面無差異。

在野生品與栽培品的質量比較中,為了避免因產區地理、氣候、環境等因素對藥材質量的影響,對道地產區不同縣、鄉、村的樣品進行實地采集,不僅收集了規范化種植基地、農戶種植的樣本,而且幸運的是目前仍有一定量的野生品可采挖,保證了質量分析結果的可比性。為了比較不同產區的野生品與栽培品間的差異,仍在收集全國其他主產區的代表性樣本,以期得到更大范圍、具有可比性的質量數據,為苦參的規范化標準化種植提供科學依據,為精準扶貧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Liu Y, Xu Y, Ji W, et al.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matrine and oxymatrine: literature review[J].Tumour Biol Nlm, 2014, 35(6):5111.

[2]郭林豐,童姍姍,余江南. 苦參堿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 中國中藥雜志, 2013, 38(20): 3409.

[3]張鳴杰,黃建. 苦參堿類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的新進展[J]. 中國中藥雜志, 2004, 29(2): 117.

[4]楊潔,劉萍,武曉玉. 苦參提取物對表皮葡萄球菌的體外抗菌活性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7, 17(11): 1357.

[5]中國藥典. 一部[S]. 2015:202.

[6]Gi Byoung H, Jung Eun L, Chu Won Nho, et al. Short-term effect of humid airflow on antimicrobial air filters usingSophora flavescens nanoparticles[J]. Sci Totalenviron, 2013, 444: 273.

[7]Jae Hee J, Jung Eun L, Gwi-Nam B. Use of electrosprayedSophora flavescens natural-product nanoparticles for antimicrobial air filtration[J].J Aerosol Sci, 2012, 45 (12): 1510.

[8]朱晶晶,夏伯侯,王金華,等. 栽培苦參與野生苦參的藥效學研究[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1, 17(1): 96.

[責任編輯 丁廣治]

猜你喜歡
苦參生物堿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參湯)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參為主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
苦參百部液治蟲咬皮炎
HPLC同時測定傷科黃水中6個生物堿的含量
大劑苦參治不寐
HPLC法同時測定痹通藥酒中4種生物堿成分
不同姜制附子中6種生物堿含量的比較
HPLC-Q-TOF/MS法鑒定血水草中的異喹啉類生物堿
HPLC-Q-TOF/MS法鑒定兩面針和單面針中的生物堿
苦參凝膠用于宮頸 LEEP 術后180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