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談歌豈能忘劫夫

2017-02-23 07:57李占恒
遼海散文 2017年1期
關鍵詞:毛主席創作

李占恒

沈陽:談歌豈能忘劫夫

李占恒

李占恒

祖籍山東乳山,1944年生于黑龍江勃利。1962年畢業于佳木斯一中,同年應征入伍,服役于內衛執勤部隊,1976年調沈陽軍區政治部,成為專業作家。1980年就讀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1984年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以小說創作為主,兼及報告文學、散文、電視劇、美術評論。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中尉們的婚事》《李占恒小說選》,長篇報告文學《凍土禁地》《特赦回臺北》《萬名罪犯大轉移》《18歲,永遠的卓婭》,長篇游記 《關東寶地》《白山黑水三人行》,整理出版《一個軍統上校的自述》。

有一種藝術家,他的作品伴隨你一生,且不同年齡段,不同歷史背景,都會有他的不同的作品伴隨著你,這樣的藝術家太少太少,就音樂界來說,只有劫夫一人。不信,你看:

就我們的人生階段來說:少年時,唱他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詞,1942年)青年時,唱他的 《我們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詞1963年);老年時,唱他的《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李劫夫詞 1950年)。就歷史背景來說:掀起學雷鋒高潮時,唱他的《說唱雷鋒》(安波、劫夫詞 1963年);支援世界革命的時候,唱他的《哈瓦那的孩子》(安波、木青詞 1962年);每當毛主席詩詞發表(1958、1962、1963年),便唱響李劫夫為之譜寫的歌曲;頌揚毛主席的時候,唱他那首有新疆味兒的《祝福毛主席萬壽無疆》(詞選自電影《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解說詞 1966年);人人手持“紅寶書”的時候,唱他為毛主席語錄譜寫的毛主席語錄歌 (1966、1967年)。時至今日:哄孫子睡覺時,唱他的《搖籃曲》(普烈詞 1954年);戰友相聚時,唱他的“《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毛澤東詞 1966年);老年合唱團選擇曲目時,常常選擇他的《我們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古巴總統唱《哈瓦那的孩子》;航天界泰斗級科學家小合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華人抗日集會,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紀念毛主席誕辰晚會的大合唱中,總會有一首或幾首是劫夫作曲的毛主席詩詞歌曲。

我們仨最屬孫玉國對劫夫感情深,在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期間,我們的戰士不知唱了多少遍“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用以勵志,用以克敵!

同為藝術創作中人,劫夫令我折服。他有那么高的產量,僅1965年就創作歌曲82首,僅毛主席語錄歌就逾百首。他有那么強的創造力,先前他為毛主席詩詞譜曲,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到了為毛主席語錄譜曲,我便找不出形容詞評說對他的佩服——那些既不合轍,又不押韻,且長短不一的文字,到了他的手里,他不但能給你譜上曲兒,還朗朗上口,還一支曲子一個味道,服,真的很服。

劫夫是個天才。這位名叫李云龍,出生在吉林農安縣城小戶人家的兒子,堅持用簡譜進行譜曲的作曲家,何以有如此強大的藝術感悟力與創造力?解析多多,我以為源于他心底的無數個“熱愛”: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人民、熱愛國家、熱愛軍隊、熱愛民族、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熱愛共產主義事業、熱愛音樂創作、熱愛生活……如此,他的創作激情很容易被點燃,會創作出許多與時代同步的上乘的歌曲——我們處于一個火熱的革命的時代,他便創作出激情洋溢的革命之歌。傳記文學《紅色音樂家——劫夫》作者、音樂教授霍長和先生稱“劫夫是繼聶耳、冼星海之后卓有成就、非常著名的無產階級音樂家”。我的評價是:劫夫是共和國紅色音樂之父。

然而,我與霍教授皆為藝壇的小人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發表一下感慨完事,“大政方針”有“權威人士”發聲,君不見2013年11月中央電視臺 《光榮綻放——中國當代十大作曲家聲樂作品音樂會》,有劉熾、雷振邦、王洛賓、王酩、施光南、傅庚辰、谷建芬、呂遠、徐沛東、印青,沒有劫夫!我們私下議論:這10位有幾位能與劫夫比肩?

持不同意見者無數,不用我再來助陣,但我總覺得不說不快,因為它褻瀆了社會的公平,出于維護心中的潔凈,我想說話。

我撥動了劫夫大女兒李青的電話,這位著名鋼琴家十分淡定地說:“慣了,已經絲毫激不起情感的漣漪了?!崩钋嗟膽B度代表了李氏家族的態度。

李家有理由淡定:我盤點了一下,早在不興搞個人音樂會的年代,1963年遼寧省就舉辦了《劫夫歌曲音樂會》;劫夫恢復名譽后,由首都到地方各種劫夫作品音樂會數不勝數。香港回歸主題晚會,江澤民指揮萬人合唱《我們走在大路上》;建國60周年,國慶大閱兵,軍樂團齊奏《我們走在大路上》……談歌豈敢忘劫夫!

我知道劫夫有根“小辮子”攥在決策者手里。

在“9·13事件”已經發生,但尚未公開的日子里,劫夫做出如下的判斷:“我很注意這一形勢的發展,誤信他們(江青一伙)造謠主席病危。我估計林即將接班,于是拿起筆來在一張小紙條上想寫一首歌曲(這是自‘九大’確定林為接班人后,就準備將來林一旦接班就寫一首歌加以配合)。歌曲只寫了一個題目,‘緊跟林主席向前進’和兩句曲調,以下只想了內容,根本沒有形成歌詞?!逼拮訌埪逯来耸?,認為不妥,便把這張紙條燒了。這一段話,出自遼寧省檔案館“劫夫《1972年 12月14日交待》”。

這事兒怎么看?一種人的看法是,林彪已出逃溫都爾汗,劫夫還在為他寫歌;原本林彪只是個副主席,他竟把“副”字拿掉了,升之為“林主席”——這不是配合他搶班奪權嗎?

且不說這首歌未完成,未擴散,自行銷毀,自我交代,單就創作思想來說,那個時代(今天也是這樣)“配合”是中國藝術家的主要創作方式,因為這是黨的主張,是紅色文藝的特質,是產生紅色作品的基本經驗,時至今日,還是要講“配合”的。在無數需要文藝配合的政治事物中,擺在首位的是對領袖的頌揚,李劫夫之前、之后都有人這么做,如,華國鋒出任黨主席,音樂人爭相為他寫歌,在不到一年時間里為他創作并被搬上樂壇的歌曲達50首!最為有名的當屬《歌唱華主席》(洪源詞,徐錫元、田光曲),近乎達到了《東方紅》的國家認知度……如果這些歌曲作者都要治罪的話,那將消滅共和國幾乎全部一線音樂人。

9月12日,我去拜訪劫夫的夫人張洛,時逢央視熱播 《歷史轉折關頭的鄧小平》,老人家問我們是否注意到這部尚未播映完畢的電視連續劇已有兩處出現劫夫譜寫的歌曲?不等我反應過來,她告訴我,一處是毛主席語錄歌《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還一處是《我們走在大路上》。

“這說明了劫夫作品的生命力,”她說,“劫夫的創作從來都是時代需要,哪個歷史事件沒有反映,他睡不著覺。支持巴拿馬人民反美斗爭,上街游行,他說,我要是有個會寫歌詞的老婆該多好,我本是搞戲劇理論的,也緊急命筆,給他寫了幾句詞,他馬上譜了曲子,去街頭教唱——劫夫生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他從不懼怕敵人,但是他最怕成為共產黨的敵人,整日膽顫心驚,我勸他說,老哥——他大我15歲,我稱他‘老哥’,他叫我‘小妹’,你怕什么呢,你沒有寫反動歌曲,也沒有靡靡之音,你要知道,這是運動,運動像‘掃大街’,掃帚掃過去,便會看到你的清白——哦,那個時代,我恐懼著他的恐懼?!?/p>

我們當學俄羅斯。

2014年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俄羅斯向世界推出19世紀至20世紀12位文學巨匠的畫像,他們是普希金、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契訶夫、馬雅可夫斯基、阿赫瑪托娃、布爾加科夫、茨維塔耶娃、布羅斯基、索爾仁尼琴。這里面什么流派都有,什么政治主張都有。

我們當有這樣的胸懷。

責任編輯 王英林

猜你喜歡
毛主席創作
讀毛主席詞《漁家傲》“不周山”的注
創作談:沒有一個沉默者是真的沉默
Jazz
壯錦獻給毛主席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
消閑(創作談)
創作失敗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
關于《翔》的創作
我們緊跟毛主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