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汴河水運述論

2017-02-24 00:48孫燁
關鍵詞:汴梁汴河水運

孫燁

(河南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北宋汴河水運述論

孫燁

(河南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北宋汴河與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息息相關,卻并非總是相宜。宋都汴梁不斷進行的開發建設,地質地形的局限,都加重了汴河的淤塞。為保證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北宋政府不斷完善以汴河為主的水運網,通過設置提舉汴河堤岸司、河防兵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后繼統治者疏于維護,以致金蒙元時期,汴河的水運價值不再。

北宋;汴河;汴梁

經過歷次水患,開封形成了不同朝代的古城相疊加的城摞城奇觀,沿著考古發掘的中軸線層層下推,距離地面約8米深的是北宋汴梁城(今河南省開封市)。汴梁城高度繁榮的物質和精神文化,主要依賴于以汴河為紐帶的強大的基礎設施。以往研究主要著力于汴河的淤塞問題和治理措施,本文以青山定雄對古汴河河道路線的辨析為依據,著重考察北宋汴河的水運歷史。

一、汴河與汴梁

汴河,古稱汳水,其前身為戰國時期開鑿的鴻溝。魏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下同。)憑借鴻溝優越的水利條件,使得“諸侯輻輳”。隋煬帝時曾征集百萬民夫,開鑿通濟渠(汴河),“自洛陽西苑引谷、洛水達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從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於泗,達於淮,自江都宮入於?!盵1]137,此舉加速了南北經濟交流。唐代汴河承擔著溝通地區經濟、促進交流的主要任務。為了保障河道暢通,唐政府征集大量民夫疏浚渠道,是故“河汴有初(淤),不修則淀毀。故每年正月,發近縣丁男塞長茭,決沮淤。清明桃花已發,遠水自然安流”[2]3513。五代后周顯德六年(959年),統治者加大了整治汴河的力度,“命王樸如河陰按行河堤,立斗門于汴口……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水”[3]9594-9595。

位于汴河要沖的汴梁,占盡了天時地利,在當時發展勢頭良好。而地處伊洛平原的隋都洛陽,經過唐朝的再一次開發、消耗,頹勢日顯:原有的高植被覆蓋率趨于減少,地狹人多導致生活環境壓力也與日俱增。黃河的頻繁泛濫、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加之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加重了大運河的淤塞,致使洛陽失去了漕運中轉站的重要地位。作為東都洛陽重要門戶的汴梁,也因漕運興盛的汴河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汴河與汴梁密切相關,汴河的通淤嚴重影響著當朝糧食財賦的供應,汴河水運承載力的強弱也勢必影響汴梁的建設與發展。

二、北宋汴河水運的興衰

汴梁位于洛陽東部,是溝通南北的水陸交通要道。五代后梁曾定都于此,后晉、后漢、后周及趙宋王朝也相繼在此建都。宮崎市定認為,“從經濟上縱觀中國的歷史,由古代至中世是內陸地區處于中心的時代,而由宋以后至近世變為以運河地帶為中心的時代,再降至晚清開始,則是以海岸為中心的時代”[4]164。北宋汴梁以汴河為主的水運網的形成,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以汴河為主的水運網

北宋時期的汴梁城內,“有四河以通漕運:曰汴河、曰黃河、曰惠民河、曰廣濟河,而汴河所漕最多”[5]4250?;菝窈佑刹毯?、閔河和合流鎮至常平鎮的運河組成。后來,為了增加惠民河流量,又將閔水、洧水、潩水等河流引入蔡河。廣濟河又名“五丈河”,是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的湛渠,因其寬五丈,故得名“五丈河”。由于廣濟河后期水源不足,北宋政府引入汴河水用以補充,并建閘口節水?!吨袊犯濉分杏幸糟旰訛橹鞯乃\網的運河示意圖,清晰明了,此處不再贅述。北宋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轉折期,汴河作為宋王朝的交通大動脈和生命線,在溝通南北經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唐代中期,以洛陽為物資中轉站,轉運到長安的漕糧每年基本維持在四百萬石。北宋政府通過不斷整治,提高了汴河的運載能力,使得漕運占比最重。建隆元年(960年),趙匡胤即位后,延續了歷代疏浚汴河的工程。由于“汴水橫亙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富,并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的優勢地位[5]2321,北宋王朝展現出“都城諸水皆以汴水為重”的態勢。到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楊允恭督江南水運時實行轉般法,“行之一歲,上供六百萬(石)”[6]761。孟元老關于汴河“運東南之糧,凡東南方物,自此(汴河)入京城,公私仰給”的記載[7]8,足見汴河漕運之繁盛。

(二)汴河水運的局限

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兩面性,汴河的繁盛也難掩其弊。北宋初期汴河水勢暴漲,宋太宗在督促搶塞時指出:“東京養甲兵數十萬,居人百萬家,天下轉漕、仰給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顧?!盵5]2317可知汴河興廢對宋朝政權的影響之深。后因人口壓力極大,漕運繁重,河道淤積,制度廢弛,導致汴河時有“干涸月余,綱運不通”的現象[5]2335。此外,為了滿足統治者對奇花異石的需求,花石綱異勢突起,在搶奪漕運船只的同時,又加重了河道運行的負擔。李敬芳的《汴河直進船》所記:“汴水通航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是汴河成為上層官員大肆搜刮、榨取民眾的有力見證。

從地理角度來說,整個河南地勢自西向東呈現山地—丘陵—平原三級不斷下降的階梯狀地勢。由東南風及氣流攜帶的大量水汽,受到西部地區南北走向山脈的抬升,易產生暴雨,引發洪水。一旦洪水暴發,泥沙直瀉,將帶來嚴重的洪澇災害和河道淤塞。地勢空曠平坦、土質疏松的汴梁,就處在這一威脅下。北宋中期,汴河淤積已十分嚴重,由汴梁東水門到襄邑(今河南省睢縣)的河段,出現了河底高出地平面的地上懸河?!耙徽啥哂?,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8]796,一旦汴河潰決,漕運將無法正常運行,汴京的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而且北宋汴河水運季節性明顯,冬季極易出現冰凍水涸?!般昵f制,有閉口,十月則舟不行……以小船數十,前設碓以搗冰,役夫苦寒,死者甚眾。京師諺語有‘昔有磨,磨漿冰;今有碓,搗冰凌’之誚”[9]10。這表明到十月份時汴河因水淺,破冰難度大,常出現舟船難以運行的情況。

三、北宋政府的應對舉措

繁重的漕運和活躍的水陸商運,標志著北宋時的交通運輸網絡發展到了興盛期,發達的水上交通和日益旺盛的經濟需求,又使得河道淤堵。交通運輸作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給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威脅。為緩和這一矛盾,統治者采取了諸多促進汴河水運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一)借鑒劉晏改革法

關于河道治理,值得借鑒的是唐代的劉晏改革法,具體為:一是疏浚河渠,以通航運。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記:“自喪亂以來,汴水堙廢……三月己酉,以太子賓客劉晏為河南、江、淮以來轉運使,議開汴水?!盵3]7164劉晏考察河道找出河床淤塞的原因后,即組織大量兵丁,疏通河渠航道,以改善航運。二是針對不同水勢,改善運行工具,比如改造船體等。三是訓練優秀船工水手,以適應水勢。四是設置警衛,保障航運通行。五是分段運輸,獎懲分明。

(二)改善汴河水運

古代水運發展極具延續性,秦漢、唐宋歷代王朝,無不體現這一趨勢。北宋在吸取歷代經驗后,不斷提升汴河的水運能力,力圖擴大通航范圍。

1.完善基礎設施

北宋繁盛的汴河水運,在收歸財權、調劑余缺、穩定統治、支援戰爭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當時政府相當重視汴河建設:一是增固舊提。唐代已在汴河修建有部分河堤,北宋也主要依靠大堤約束水勢。后來泥沙河水俱下,汴河河床不斷淤高,故而政府大力加強河堤修整。二是土方施工,進行開挖疏浚和填筑。如元末歐陽玄所言:“治河一也,有疏,有浚,有塞。釃河之流因而導之謂之疏;去河之淤因而深之謂之浚;抑河之暴因而扼之謂之塞?!盵10]1646就中國古代王朝發展的連續性而言,元代深受北宋影響,二者的治河理念頗具有相似之處。三是設置木岸以束窄河道,開挖中流,即河中開河。改筑河堤為鋸牙狀,修設鋸牙狀木岸,以此來束約水勢。四是改進造船技術。唐宋是我國古代造船業的興盛期,無論是造船數量還是質量,都代表著當時的世界最高水平。宋代的船型結構合理,造船及維修船只的工藝也日臻成熟。

2.加強組織管理

首先是完善轉般法和直達法。轉般法起源于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時任轉運使的裴耀卿在汴河口修筑了河陰倉,作為漕糧中轉重地,候水轉糧。北宋初期因受氣候和河道影響,漕運多致延擱。宋仁宗后期,官船數量減少,因為長年遠距離地采用雇傭運輸,又時有吏卒侵奪或偷盜事件發生,直達法逐漸被提上日程。但是直達法并未完全取代轉般法,二者互有優勢,共同構成了汴河運輸的主要方式。其次是加強綱運的組織管理。南宋時葉適上奏:“御前之軍,屯駐四處,駐兵買馬,截撥綱運,”[11]12有效保證了運送。再次是設置提舉汴河堤岸司,負責“導洛通汴”[6]7505,疏浚汴河水道。最后是設置專業河防兵,并在重點河段設立水尺。北宋派專人丈量河水深度,密切關注水位漲落。為了激勵河防兵積極務實地工作,還創設了日給制度。

(三)汴河水運的意義及影響

為使汴河水運發揮應有作用,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政府采用多種措施提高其水運能力,降低資源消耗,以推動經濟平穩發展。在北宋政府各個機構的有效配合下,汴河水運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一方面是運載力和通航力日益增強,另一方面是造船技術不斷改進,配套設施得以完善。汴河水運能力的有效增強,進一步夯實了北宋社會經濟的發展根基,為物質和精神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但是,盡管采取了種種措施,北宋末年因社會穩定難以保障,政府管理功能降低,汴河上游出現了數次決口,水旱災害形勢極為嚴峻。北宋滅亡后,統治者再無疏浚汴河的工程。蒙元時期,汴河最終喪失了其水運價值。

四、結語

汴河的榮枯與汴梁的興衰緊密相連。為保證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北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疏浚、擴展河道的工程建設,不斷提高汴河的水運能力。進入黃金時代的北宋汴河水運網絡,在漕運繁榮、水陸商運活躍的情況下,因為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也面臨著諸多困境。北宋政府通過多方面努力改良汴河水運,力求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北宋滅亡后,金蒙元統治者再無心修治,汴河水運漸趨荒廢。

汴河水運的發展過程為當今社會的生態保護提供了警示,在大力發展經濟建設的進程中,我們應堅持可持續發展,力求發展性和持續性相協調。開封當前水運事業發展較好,在發展中仍需吸取歷代治理汴河的經驗,夯實安全基礎,加強交通運輸網的有效監管,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水運發展的科技化、現代化。

[1] 李吉甫,賀次君.元和郡縣圖[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 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7.

[3] 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76.

[4] 劉俊文,夏日新.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擇[M].北京:中華書局,1992.

[5] 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6]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7] 孟元老,鄧之誠.東京夢華錄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2.

[8] 沈括,胡道靜.夢溪筆談校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 趙彥衛,傅根清.云麓漫抄[M].北京:中華書局,1996.

[10] 宋濂.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11] 葉適.水心先生文集[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責任編輯:王蘭鋒)

Research of the Bian River Water Transport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SUN Y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The Bian Riv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Bianlian (Kaifeng), but not appropriate all th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Bianliang and the limitation of geography aggravated the silting of the Bian Rive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government has improved the Bian Riv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uch as setting up the Supervisor of the Bian River Dikes and the River Defense Army. But successive governors did not achieve effective maintenance and the Bian River lost its transportation value in Jin and Yuan dynasties.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Bian River; Bianliang

2016-12-25

孫燁(1991—),女,河南長葛人,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宋史。

K928.4

A

1008—4444(2017)02—0029—03

猜你喜歡
汴梁汴河水運
張擇端:汴梁的天際線
談《盛世·汴梁》的“學科融合”法教學
基于汴河水系的北宋東京濱水商業初探
汴河故道,深埋地下的輝煌
從汴河興衰看開封的城市發展起伏
汴梁姑娘
圖說水運
圖說水運
圖說水運
詩詞楹聯中的汴梁龍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