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空天力量近年發展特點分析

2017-02-25 17:28董達飛郭良
現代軍事 2016年6期
關鍵詞:空天力量體系

董達飛 郭良

俄羅斯(蘇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長期高度關注空天領域,并致力于建立牢固高效的國家空天防御體系。2006年俄羅斯出臺的《俄聯邦國家空天防御構想》為其空天防御體系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將全面建設國家空天防御體系提上日程;隨著2008年開始實施的“新面貌”軍事改革,俄軍編制體制發生根本變革,俄羅斯空天防御體系建設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12年3月,時任總統梅德韋杰夫指出,俄羅斯“新面貌”軍事改革已接近完成,俄軍步入全新發展階段。

俄羅斯空天力量的總體發展思路

空天安全是國家安全在空天領域的表現,是國家生存和發展不受空天威脅、沒有空天危險的狀態,以及國家為實現這種狀態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行動和措施。俄羅斯歷來注重國家空天安全,在對當前和未來國家所面臨的空天安全威脅進行認識和判斷的基礎上,逐步明確了國家空天安全戰略及空天力量未來發展路徑,理清了國家空天力量的未來發展思路。

俄羅斯國家空天安全戰略

空天安全戰略是國家對空天領域安全事務的總體籌劃和指導。截至目前,俄羅斯仍未出臺具體成文的國家空天安全戰略,而是分別體現在《2020年前國家安全戰略》、《俄聯邦軍事學說》、《俄聯邦國家空天防御構想》等各種官方文獻當中。我們可以根據戰略的構成要素,從空天安全戰略目的(戰略目標和任務)、空天安全戰略方針(戰略重點和方向)、空天安全戰略手段等方面對俄羅斯的國家空天安全戰略進行提煉。

當前,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持續東擴不斷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同時,美方還積極發展太空力量,企圖謀求太空霸權。為了防止冷戰后俄美之間的戰略平衡被打破,俄羅斯明確了空天安全戰略目標,即通過建立一個集防空、反導和太空防御為一體的國家空天安全防御體系,維護國家及其盟國在空天領域的安全,確保國家及其盟國領土免受空天打擊??傮w上分兩步來構建國家空天防御體系,即2020年前建成梯次防空反導系統,2020年后逐漸建成統一的國家空天防御體系。

戰略重點是針對北約東擴造成的陸上、海上戰略空間壓縮這一現實,加強對北約反導系統的對抗力度,積極維護和拓展在空域與太空的戰略空間,并在必要時建立歐亞一體空天防御體系,確保歐亞大陸的空天安全;主要戰略方向涵蓋西歐、遠東和北極。

戰略手段方面,當前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較小,俄方主要采取的是戰略威懾手段,認為“有效的空天防御可以從本質上保護國家領土免受空天打擊”,而建立空天防御部隊是遏制大規模戰爭乃至核戰爭的重要因素。

俄羅斯空天力量發展路徑

《俄聯邦國家空天防御構想》指出,要把空域和太空連接為一個統一的作戰空間,必須實現空中攻擊兵器和太空攻擊兵器的一體化,這就要求必須建立一體化的國家空天防御體系。從“一體化”這一基本前提出發,俄羅斯空天防御體系建設主要有兩種發展路徑:

一是集中指揮國家在防御方面的空天防御兵力作戰行動,并使空天防御行動與其它作戰行動區別開來;

二是集中指揮空天防御所有部隊兵力兵器,以及俄軍各軍兵種的攻擊兵力兵器,以對抗空天之敵。

就目前發展形勢來看,尤其是組建空天軍以來,俄羅斯空天力量建設主要采取的是第二種發展路徑,目的是要在不破壞俄軍整體編制體制的情況下,通過實現對國家空天進攻與空天防御兵力兵器的統一指揮和有效協同,逐步建立兼具進攻與防御為一體的國家空天防御體系。

近年來俄羅斯空天力量的發展特點

2012年以來,俄羅斯所面臨的空天安全威脅日趨增大,尤其是美國提出“繳械式快速全球打擊”作戰構想,并大力發展高超聲速武器系統,對俄羅斯造成前所未有的空天安全威脅和挑戰。為此,俄羅斯更加突出強調國家空天安全以及空天力量的建設與發展,近年來國家空天力量得到長足發展,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正視威脅科學評判,不斷推動空天理論新發展

自20世紀70年代起,俄羅斯(蘇聯)開始進行空天防御理論研究工作,先后就空天防御體系的作戰需求、構建原則,以及空天防御兵力兵器的發展態勢及運用方法等進行了廣泛細致的研究?!抖砺摪顕铱仗旆烙鶚嬒搿氛嵌砹_斯學界在空天防御理論研究領域的重大階段性成果。在近年來的空天防御體系建設實踐過程中,俄羅斯學界仍對國家空天防御體系建設展開激烈討論,發生無數次的思想碰撞,空天防御理論也因此得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具體表現在:

宏觀角度,《俄聯邦軍事學說》(2014版)對空天力量發展做出總體指導。軍事學說主要闡述俄羅斯軍隊建設與軍事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思想,是組織實施國家軍事領域各項活動的指導性官方文獻。最新版軍事學說中與空天力量發展相關的理論創新在于:

一是首次提出“非核遏制”概念,在保持核威懾優勢的情況下針對當前軍事沖突特點和未來空天安全威脅,將發展高精度常規武器作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以達到核常兼備的戰略威懾效果。

二是突出強調太空安全。俄方認為,在未來沖突中將密集使用高精度武器、無人機和機器人裝備,迅速對敵人領土全縱深及信息和空天領域采取行動,因此將確保俄羅斯的太空防御能力作為俄軍事力量的優先發展方向之一。

另外,學說中首次提出確保俄羅斯在北極的國家利益,這也對俄羅斯的國家空天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微觀角度,學界百家爭鳴為空天力量發展搭建理論提升平臺。在俄羅斯拉開“新面貌”軍事改革序幕之前,俄羅斯學界對國家空天力量建設與發展便展開了激烈討論,并一直持續至今,即使軍事改革基本任務已初步達成,學界百家爭鳴仍未停歇,反而討論更加激烈,主題直擊要害,這在俄文期刊雜志上可見一斑。近年來,俄羅斯學界通常圍繞的討論主題主要涉及國家安全威脅、空天安全、空天防御體系建設、院校改革與人才培養、軍事改革利弊等多個角度和領域,學者通常都是軍事學博士、將軍、高級軍官等,討論問題大都直擊空天防御體系建設路徑選擇、空天防御一體化指揮體系建設、編制體制調整利弊等問題要害。學界這種自由開放的研討氛圍為國家和軍隊高層進行戰略思考并做出戰略決策具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找準問題突破瓶頸,著力實現編制調整新突破

自2008年“新面貌”軍事改革以來,俄羅斯已完成第一階段的編制體制全面調整工作,但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軍事改革中的一些核心問題依然存在,例如在編制體制方面,雖然國家空天防御體系的總體架構已初見成效,但制約國家空天防御體系完善與發展的空天防御力量集中領導和統一指揮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為此,俄羅斯于2015年8月1日正式組建空天軍。

俄羅斯2011年底組建空天防御兵,目的是要有效整合國家所有空天防御兵力兵器,實現對國家所有空天力量的統一指揮。然而,俄羅斯空天防御兵的組建并沒有促成《俄聯邦國家空天防御構想》中戰略目標的實現,難以從根本上推動國家空天防御體系的正規化建設。該兵種的職能權限有限,對于國家空天防御體系的發展方向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其提出的一些建議也難以得到其他軍兵種的認同,因此無法使俄軍所有空天力量在統一指揮下并按照統一計劃組織展開空天作戰行動。

經過4年多的實踐摸索,俄軍一個新的軍種——空天軍正式進入戰斗值班。該軍種包括空軍、航天兵和防空反導部隊三大組成部分,將航空兵、防空反導部隊和太空力量等所有涉及空天防御的兵力兵器集中在一起,實現了俄羅斯空天防御體系編制體制上的新突破,可以有效提高俄羅斯空天防御效能,形成強有力的空天防御“銅墻鐵壁”,并順利完成空天戰場的所有作戰任務。

多措并舉推陳出新,全面開創裝備建設新局面

近年來,俄羅斯不斷加大空天作戰武器裝備的研發和部署力度,大力推進空天防御兵力兵器的現代化進程。

逐步加大空天作戰武器裝備經費投入

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統以來,將國家能源的主要收入用于軍事建設領域,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及烏克蘭事件后美歐制裁等嚴峻形勢下,仍然加大武器裝備研發投入,其中包括下一代殲擊機(PAK FA)、戰略轟炸機(PAKDA)和軍用運輸機(PAK TA),以及新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S-500)等現代化武器系統。俄羅斯國防部2015年武器裝備預算經費達1740億美元,占整個國防預算總額的52.7%。另據報道,俄軍計劃在2020年前投入2萬億盧布用于研發空天防御武器,以確保有效應對當前和潛在的空天攻擊威脅。

不斷加強防空反導系統裝備建設力度

一是突出未來空天攻擊兵器的研發列裝工作。

六代機研發工作正式啟動。2014年10月,俄羅斯創新研究基金會主席安德烈·格里戈里耶夫在“開放創新”論壇上表示,目前俄羅斯正在進行六代機的基礎研發工作,六代機將采用高耐久性輕型復合材料機身,配備全新動力裝置,可以在大氣層與平流層空間飛行,2016年3月蘇霍伊設計局也展示了六代機研制計劃,宣布將于2025年服役。

五代機T-50開始交付使用。第1架T-50戰機已于2013年交付俄羅斯空軍利佩茨克教學中心使用。T-50的問世被視為俄羅斯軍事工業全面復興的重要標志,或將導致世界空戰歷史上的新一輪洗牌。

四代半戰機陸續列裝?!疤K-34”同時具備“蘇-27”戰斗機的格斗性能和“圖-26”轟炸機的對地攻擊能力,集高機動性、高速度、大作戰載荷和大航程要求于一身,被譽為“21世紀遠程作戰多面手”。2012年俄軍訂購92架“蘇-34”前線轟炸機,2013年已有14架在俄羅斯西南部軍事領空巡邏。另外,該型機在2015年對敘恐怖分子的空襲行動中也嶄露頭角?!疤K-35S”是應用第五代戰斗機技術的第四代半戰斗機,2014年2月,俄羅斯空軍接收12架“蘇-35S”戰機,并部署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捷姆基機場。除此之外,據悉俄羅斯可能在2020-2025年研發諸如攻擊性航空器、航天飛機、高超聲速飛機和導彈等新型空天攻擊兵器。

二是重視未來空天防御兵器的研發部署工作。

近年來,俄羅斯在莫斯科周邊和遠東地區加緊部署S-400防空導彈系統,同時,有序推進S-500新型超遠程防空導彈系統的研發工作。S-400防空導彈系統是俄羅斯最先進的現役防空導彈系統,可對戰斗機、巡航導彈、近程及中程彈道導彈進行梯次攔截。S-500防空導彈系統的設計性能超過當前世界各國所有型號的地空導彈系統,將成為俄羅斯未來防空系統建設乃至空天防御體系建設中的中堅力量。2013年,俄羅斯將S-500防空導彈系統命名為“普羅米修斯”,在2014年6月進行導彈試射成功攔截1枚遠程彈道導彈,并計劃于2020年前完成全部科研項目,訂購10套該型防空導彈系統。另外,俄羅斯目前正在尋求構建反衛星系統。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于2013年提議,恢復用于摧毀低軌道衛星和攔截導彈的高精尖武器系統,包括用于摧毀導航通信衛星的“接觸”反衛星導彈及攔截導彈的“樹冠”系統。這些高精度常規武器系統,不僅可以使現代化核武器威懾力歸零,還能夠攔截未來所有太空飛行器。

三是強化未來戰略投送裝備系統的作戰能力。

—方面,戰略轟炸機是俄羅斯“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3月,俄羅斯國防部批準了圖波列夫公司的下一代戰略轟炸機(PAKDA)設計方案,2014年上半年選定庫茲涅佐夫設計局為該型轟炸機研制新型發動機,并與下半年完成了新型推進系統臺架試驗工作。根據計劃,該型機將于2019年首飛,2023年交付部隊。下一代戰略轟炸機將擁有戰斗載荷大、作戰距離遠、隱身能力強以及高精確制導等特性,具備“核常兼備”打擊能力及全球打擊能力。另—方面,軍用運輸機是實現軍事力量快速反應、遠程機動和戰略投送的關鍵手段,是大幅提升軍事力量整體作戰能力,乃至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為此,俄羅斯自2013年提出發展需求以來,積極開展下一代軍用運輸機(PAK TA)項目論證和設計研究工作。新型運輸機將替換“伊爾-76”型運輸機,成為俄軍未來主要運輸裝備。同時,俄方著手試驗設計“伊爾-112V”輕型運輸機。2014年俄羅斯國防部與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簽訂62架“伊爾-112V”運輸機的采購合同,并撥款79億盧布用于開展試驗設計工作。該型運輸機與其將替代的“安-26”中短程運輸機相比,在運輸和空降輕型武器裝備方面性能更好,不僅省油,而且維護費用較低。另外,俄方還積極采購“伊爾-476”中遠程重型運輸機。該型機對“伊爾-76MD”型機70%以上的部件進行了更新,已于2012年9月完成首飛。該型運輸機戰術戰略通用、中遠程兼顧,將成為俄羅斯空中戰略投送力量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裝備,同時也是俄軍發展新一代預警機和加油機的重要平臺。

突出重視武器信息化配套系統建設

當前,俄軍在空天作戰的決策與行動規劃過程中,其通信、偵察與信息保障系統遠遠落后于潛在對手,導致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信息化與指揮自動化問題。為此,俄羅斯近年來高度重視空天防御體系指揮自動化系統及預警監視系統建設,不斷提高空天作戰武器系統的信息化水平??仗祛A警監視系統通常主要由地面預警系統、空中預警機和衛星等組成。

陸基方面,加緊部署“沃羅涅日”地面遠程預警雷達系統,截至2015年1月,俄羅斯已裝備8部“沃羅涅日”地面雷達,計劃在2018年前部署12部,屆時將實現俄羅斯全境預警覆蓋。另外,2014年7月,時任俄羅斯空天防御兵司令表示,將在未來4年內采用新的地面空天監測系統。

空基方面,加緊開展A-50預警機的升級改造工作,A-50U改進型預警機安裝有先進通信系統、指揮系統、抗干擾裝置、雷達探測設備、衛星導航系統及新型機載無線電技術系統元件,改善了領航精度,減輕了系統總重,延長了作戰使用時間。

天基方面,“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工作性能在近幾年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貼近實戰強化訓練,注重提升空天作戰新水平

近年來,俄軍高度重視作戰訓練工作,不斷檢驗和展示軍隊改革成效。

一是強化軍事存在。

一方面,俄羅斯近年來明顯加大了戰機巡航力度,旨在彰顯國家軍事實力,提升大國影響力。自2007年8月17日俄軍恢復自1992年起已中斷15年的戰略巡航任務以來,其飛行范圍涉及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不斷強化俄羅斯戰略威懾力。近2年,俄羅斯多次派遣“圖-95MS”戰略轟炸機、A-50預警機、“蘇-27”戰機先后在日本列島領空外圍和北大西洋上空巡航-2013年2月,俄羅斯空軍2架“圖-95MS”型戰略轟炸機完成北冰洋巡航任務;2014年1月28日,俄軍2架“圖-95MS”型戰略轟炸機、1架A-50型預警機和4架“蘇-27”戰機沿日本列島領空外圍巡航9小時;11月12日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俄方將保證包括在加勒比海水域和墨西哥灣的軍事存在;2015年1月12日,俄“蘇-24”攻擊機在靠近羅馬尼亞的公海海域12次抵近美海軍“唐納德·庫克”號導彈驅逐艦飛行;同年1月28日,2架“圖-95MS”在北大西洋上空巡航19個小時。這些“例行巡航”過程中,俄軍在戰略投送、飛行技能、空中加油等方面都進行了強化訓練,尤其是在烏克蘭事件之后,上述戰略巡航動作對美、英、日等國造成了較大的戰略威懾。

另一方面,俄羅斯首次軍事hA敘利亞危機。2015年9月30日,俄軍開始對敘利亞境內的恐怖分子武裝目標實施空中打擊??找u行動中,俄羅斯空天力量所使用的空中攻擊兵器、戰斗出動頻次及摧毀目標數量均超過2008年的俄格沖突,尤其是在同年10月7日的空襲行動中,俄羅斯空天軍總司令邦達列夫表示所有導彈和炸彈均命中目標。通過空襲行動,俄軍空天力量在快速精確打擊、火力支援部隊、強化實戰演練、指揮協同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和收獲。

二是密集組織軍演。

2012年以來,俄軍積極組織實施多種軍事演習,既有國內各大軍區或獨立或聯合性質的軍事演習,也有與世界各國共同實施的聯合軍事演習。其中包括中俄“海上聯合”、“和平使命”聯合軍演,俄蒙“色楞格-2012”聯合軍演,俄意2013聯合海上軍演,俄白“西方-2013”聯合軍演及俄白空降兵聯合反恐軍演,“環太平洋-2012”軍演,以及俄羅斯國內舉行的“高加索-2012”、“東方-2014”、“中央-2015”、“拉多加-2014”空中演習、俄遠東地區突擊戰備演習等。通過各種軍事演習,俄羅斯檢驗了“新面貌”軍事改革取得的成果,錘煉了部隊快速反應能力,提高了部隊聯合作戰能力,并在空天作戰領域進行了很好的探索與實踐。

更具前沿探索性的理論爭辯是上層做出重大戰略決策的強大推動力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新世紀以來,我國也逐步認識到空天安全的重要性,諸多專家學者圍繞空天安全與空天作戰進行了大量理論研究工作,提出了獨到見解和建議,對我國空天力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提出,深化國防與軍隊改革大幕逐漸拉開,國家空天力量建設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為此,應緊緊抓住此次改革良機,高度重視并扎實推進空天防御理論研究工作。研究內容方面,在對美俄等大國空天安全戰略和空天防御體系建設領域所采取的措施、所取得的經驗教訓進行廣泛細致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空天力量發展現狀和特點,深入查找我空天力量發展的核心問題和主要障礙,深刻剖析導致出現這些問題的關鍵因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意見建議,以供決策者參考。

研究環境方面,應在廣泛邀請和吸收軍地同行專家共同參與理論探討的基礎上,努力創設靈活寬松的理論研討氛圍,為專家學者們搭建多個可以相互交流學習的硬件軟件平臺。頂層設計方面,應在對諸多理論成果進行認真研究和深入論證的基礎上,加緊制定我國國家空天安全戰略等綱領性文件,對我空天防御體系建設與空天力量發展提供科學指導。

更具高效協調性的編制體制結構是實現一體化空天防御的基本前提

俄羅斯空天力量20多年的坎坷發展歷程說明,要實現國家空天防御兵力兵器的一體化,其關鍵因素是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國家空天防御編制體制結構。然而,我軍現行編制體制結構無法實現國家空天力量的一體化,無法實現對所有空天兵力兵器的集中領導和統一指揮,難以有效應對未來空天作戰行動中的空天打擊。為此,應從我軍實際情況和現實需求出發,針對未來一體化空天作戰行動,在客觀論證我空天力量發展現狀與未來空天作戰所需之間差距及矛盾的基礎上,以實現所有空天兵力兵器的統一指揮為根本出發點,敢于打破部門藩籬,沖破體制障礙,加強各軍兵種之間的溝通協調與合作,力求建立集防空、反導、太空防御為一體,科學合理、權責明確、合作高效、協調一致的空天防御編制體制結構。

更具指揮自動化性能的裝備體系是打贏未來空天作戰的關鍵要素

在《2020年前俄聯邦武器裝備發展規劃》的總體指導下,俄軍計劃在2020年前武器裝備換裝率達70%,屆時,空天作戰武器裝備體系建設將呈現出新概念、新技術、新系統、新部署等“全新”特點。借鑒俄軍裝備建設發展經驗,—方面,應密切跟蹤未來戰爭發展趨勢和世界軍事技術發展動態,扎實開展新型武器裝備研發工作,專注攻關制約裝備發展的核心技術,提升空天作戰武器裝備的自主研發能力和技戰術性能;另—方面,應注重提高空天作戰裝備體系的信息化和指揮自動化水平,加強武器及技術設備之間的相互兼容性,努力提升空天作戰兵力兵器的一體化作戰能力。

更具實戰化效能的作戰訓練是提升未來空天作戰能力的重要路徑

自蘇聯解體后,俄軍先后2次深陷車臣戰爭泥沼,又經歷了刻骨銘心的“五日戰爭”,同樣也在軍事上和政治上收獲了在敘利亞空襲行動中的成功。這樣的坎坷歷程以及最后的成功,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正是俄軍“新面貌”軍事改革以來不間斷的實戰化訓練所帶來的。近年來,我軍積極組織和參與了多種軍事演習或軍事訓練,積累了許多作戰經驗。我們可以吸取俄軍建設經驗,在深化國防與軍隊改革的正確決策引領下,在軍隊進行編制體制調整的大好形勢下,以未來空天作戰需求為出發點,以檢驗編制體制調整及國防與軍隊改革成效為契機,加強空天作戰訓練力度,注重提升部隊實戰化效能,從而提升空天作戰兵力兵器的戰斗力。

結語

俄軍近年來在空天作戰理論研究和體制結構方面實現了較大創新,在裝備體系建設方面開創了全新局面,空天力量作戰使用取得重大突破,其空天力量建設和發展的內容、速度及成效有目共睹。當前,我國深化國防與軍隊改革大幕已經拉開,這是實現強軍目標的必由之路。改革是否成功,直接決定我軍的未來,也是決定我軍能否有效應對未來空天作戰的關鍵一環。借鑒俄軍空天力量的發展經驗和教訓,有助于開拓思路,少走彎路,加快推進我空天力量向前發展。

猜你喜歡
空天力量體系
空天之遠
街角見空車
仁愛至和 篤行達慧——至和教育的理念體系與實踐體系構建
空天導彈顯神威
追夢空天
麥嘜力量 (一)
孤獨的力量
懷疑一切的力量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三位一體”建體系 長治久安防哮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