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干預對胃癌根治術患者的生活質量、負性心理產生的影響觀察

2017-02-27 05:50陳會霞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7年52期
關鍵詞:性心理根治術胃癌

陳會霞

(山西省晉城晉煤集團總醫院,山西 晉城 048006)

胃癌具有較高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隨著當下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轉變,近些年來,胃癌患病率正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1],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臨床治療胃癌的理想方式為胃癌根治術,但手術治療的創傷較大,外加術后并發癥過多,患者受不良情緒的影響會延緩康復進程[2],因此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極為必要。對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的胃癌根治術患者36例行常規護理與心理護理的價值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5月在我院采取胃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36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遵循雙盲法分組標準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各18例。參照組女1例,男17例;平均年齡(56.35±8.76)歲;其中8例近端半胃切除,4例遠端半胃切除及6例全胃切除。實驗組女2例,男16例;平均年齡(56.22±8.34)歲;其中9例近端半胃切除,5例遠端半胃切除及4例全胃切除。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做好入院指導工作,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科學合理指導患者飲食。告知患者手術時間、流程以及效果;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告知術后應注意的事項;此外,還包括疼痛護理、認知干預、飲食指導等基礎性護理。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前提下行心理護理:①緩解負性情緒,提高護理舒適度:受胃癌疾病、手術治療恐懼感等因素的影響,患者極易出現抑郁、悲觀與煩悶等消極情緒,會對其治療的效果與康復的進程帶來不利影響,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應當同患者構建和諧良好的關系,密切與患者的溝通,在溝通中注意觀察其情緒變化,對于患者的傾訴保持耐心與理解,對患者的疑問詳細解答,并滿足其合理需求,盡可能確?;颊咔榫w穩定。囑患者治療期間盡量回想生活中較為愉悅的事情,轉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盡快消除不良情緒,使其正視自身的疾病,建立充足的治療信心。②維持情緒穩定,提高溝通技巧:對胃癌患者來說,最值得關注的問題便是疾病能否治愈,如何減輕治療過程中的痛苦等等,因此護理人員需依照實際情況告知患者病情情況,確保語言委婉,合理措辭,以免打擊到患者。③針對性心理護理:護理工作的開展要求護理人員需掌握高效的溝通技巧,依照患者個體化差異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對于抑郁明顯且內向的患者可通過委婉的形式告知療效理想,并囑咐患者良好情緒保持的重要性;對于性格樂觀及外向的患者可將治療情況如實告知,以此消除其質疑與猜測。

1.3 效果評價(觀察)[3]

參照漢密爾頓焦慮與抑郁量表評價患者護理前后負性情緒改善的情況。

參照國際通用的胃癌患者生活質量調查量表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改善的情況。評價指標包括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與軀體疼痛4項,每項指標均為0~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對比(±s,分)

組別 時間 精神健康 軀體疼痛 社會功能 總體健康參照組(n=18) 護理前 68.5±2.4 67.6±2.1 65.1±1.6 66.2±2.1護理后 70.9±3.5 72.0±2.6 71.3±3.0 70.8±2.5實驗組(n=18) 護理前 68.6±2.1 67.4±1.9 65.9±2.0 66.0±2.3護理后 79.9±4.1 80.8±4.3 81.4±3.7 80.7±4.6

表2 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對比(±s,分)

組別 時間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參照組(n=18) 護理前 48.5±5.1 55.8±4.3護理后 42.2±4.7 48.5±3.0實驗組(n=18) 護理前 48.7±4.6 55.2±3.7護理后 35.0±2.2 37.4±2.9

2.2 負性心理改善情況

兩組護理后負性心理情緒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講的便是臨床護理的重要作用??陀^上來說,健康者轉變為胃癌患者的角色后,常常會受到疾病的折磨,外加就醫環境的陌生、與其他患者或醫護人員等新的人際關系的出現,患者會產生諸多特有的心理活動。心理護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依照患者心理活動反應的特點以及活動規律,了解其心理活動的變化,并采取一系列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旨在通過影響患者的認知與感受,最終使其心理行為以及心理狀態得到改變。

本次研究中,采取常規護理的參照組其護理后盡管生活質量、焦慮抑郁評分均得到改善,但與采取了心理護理的實驗組對比尚存在較大差距(P<0.05),與趙小磊[3]研究結論一致,提示在胃癌根治術患者中行心理護理干預具有確切的效果,其能盡快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改善其生活質量。

總之,胃癌根治術患者臨床護理中實施心理護理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建議推廣。

[1] 呂美云.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4):152-153.

[2] 任景麗,俞耀軍.心理護理干預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負性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0):149-152,156.

[3] 趙小磊.心理護理干預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負性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6,3(21):21-22.

猜你喜歡
性心理根治術胃癌
心理護理對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生存質量及負性心理狀態的影響
近端胃切除雙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術用于胃上部癌根治術的療效
認知性心理護理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11例治療體會
H形吻合在腹腔鏡下遠端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
初中生性敏感問題及對策研究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在校大學生戀愛心理與性心理調查分析——以西藏大學為例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胃癌組織中VEGF和ILK的表達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