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歷程

2017-02-27 23:01
黨建文匯·下 2017年1期
關鍵詞:洛川西安事變帝國主義

西安事變——也稱“雙十二事變”。在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企圖把中國變為其殖民地的危急形勢下,以張學良為首的國民黨軍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國民黨軍第十七路軍,受全國抗日運動高潮的推動和中國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蔣介石拒絕了這個要求,并趕到西安積極布署“剿共”。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聯合行動,在西安附近的臨潼扣留了蔣介石,并向全國發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通電。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到西安開展工作,并以中華民族利益的大局為重,確定了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為國共合作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創造了重要條件。

洛川會議——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馮家村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洛川會議。會議由張聞天主持,毛澤東作軍事問題和國共兩黨關系問題報告,通過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提出,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必須實行全國軍事總動員、全國人民總動員,改革政治機構,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給人民以充分抗日民主權利,適當改善工農大眾生活,實行抗日外交政策、財政經濟政策、教育政策和民族團結政策,使抗日戰爭成為真正的人民戰爭。這是黨的全面抗戰路線的具體體現。會議為加強黨對軍事工作領導,決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為書記(亦稱主席),朱德、周恩來為副書記(亦稱副主席)。

平型關大捷——1937年八路軍在山西靈丘西南平型關附近取得的對日軍伏擊戰的勝利。1937年7月底,日軍相繼占領北平、天津后,于9月中旬沿平綏路西進占領大同,隨即分兵兩路向雁門關、平型關一線進攻,伺機進逼太原。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奉命開抵平型關地區集結待機。9月25日,日軍第五師團(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進入設伏地域,八路軍預伏部隊居高臨下,迅速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并實行分割圍殲。戰至當日下午,被圍日軍全部被殲。這次戰役取得了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敵人的第一個大勝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防御作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振奮了全國人心,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洛川西安事變帝國主義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唱洛川蘋果基地
托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國主義寓言
西安事變前后張學良與蔣介石的紛爭
基于SWO下的陜西洛川蘋果產業發展研究
陌上誰家年少
尼共批印度像“帝國主義老板”
張學良談『西安事變』
閻錫山與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前后的王以哲將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