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啥總嫌不夠“快”

2017-02-27 23:10杜海濤
黨建文匯·上 2017年1期
關鍵詞:司法考試王平快車

杜海濤

我們正處在一個“快”時代,吃快餐、乘快車、收快遞、住快捷酒店,穿衣也流行“快時尚”。大多數人都想著早成功、早成名、早成有錢人???,能夠爭取時間、提升效率、創造業績;但是,一味求快,特別是不切實際、不顧一切地求快,容易心生浮躁、心火上升、心力超載。近些年,過勞死、抑郁癥、急躁病等屢見不鮮,都與這種過于圖快的價值追求有關。

“我過了!”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成績出爐,還在武漢某高校法律系讀研的王平如愿以償,通過了考試,拿到法律職業資格證。

研究生還沒畢業,為什么現在就急著參加司法考試?王平說,有了證,馬上就能在律師事務所實習,就業時能搶先一步。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占得先機,大學生紛紛成為“考證族”。大學本科期間,王平就考過了人力資源師、證券從業資格證等七八項資格考試。為了考證,他幾乎用去了所有周末,校園里留下他腳步匆匆的身影。

快、快、快!整個社會都被打上了“快”標簽。人們吃快餐、乘快車、收快遞、住快捷酒店,穿衣也流行“快時尚”。在這種一味“求快”的思維支配下,一切都和速度直接掛鉤:幼教要趁早,工作要拼命,愛情變速配,剛畢業就想買房,晉升最好連級跳,“快文化”越來越吃香……

成才要快。自從做了媽媽,北京某出版社員工李菁就將全部心思放在孩子的學習上:1歲開始學認字,3歲內開始學外語,還有鋼琴、國際象棋、繪畫、游泳……尚未上學,孩子就被送上“成才”快車,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孩子讀小學6年,李菁每個周末都陪著他上“學而思”奧數班,直到進入重點中學。調查顯示,城市里3至6歲的孩子七成以上都參加過各種培訓班,育兒支出已占中國家庭平均收入的23%,近六成的家長把孩子教育投資放在首位。一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眾多父母圍著孩子的“早教”奔忙。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仿佛被放到一條條流水線上,在不同程序中轉換角色。即便孩子不情愿,也不得不接受。

出名要早。網絡時代,“網紅”最熱。自制視頻、社交互動、平臺直播……某互聯網機構一項調查發現,作為跟隨互聯網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95后”普遍愿意從事由互聯網催生的各種新職業,而他們最向往的是主播、網紅、聲優、化妝師等。年輕人都想早出名、快出名。

掙錢要容易。辭職炒房、舉家炒股,還有炒黃金、炒期貨,一夜暴富、一步到位的心態十分常見?!皠e人一場直播能賺幾萬元的打賞,我忙碌一月只有幾千元的工資;別人畢業幾年就買房、結婚,我是手里空空,怎么能不著急?”在南京某職業技術學校任職的于珊珊說。在全國各地,無數少女做著“千萬年薪網紅”的美夢。

升職等不及。不少人上班沒多久就盤算著提職加薪,職稱、職務一個都不肯少?!巴瑯拥墓ぷ?、同樣的經歷、同樣的機會,如果晉級的速度比別人慢了一點兒,就會心理不平衡?!鄙钲谀呈聵I單位職員李利強說,“身邊有的人活兒干得不咋樣,卻整天琢磨著晉級,最好職稱、職務連級跳、不斷線。一旦愿望沒滿足,就怨天尤人,心浮氣躁?!?/p>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郭勇認為,“快”成了當今國人的標志。為了實現眼前目標,很多人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想方設法追趕潮流,不顧一切地求快求成。飛機當天往返,火車夕發朝至,一個個行色匆匆,爭先恐后???,成為面對生活壓力的自然反應,很多人習慣了每天24小時開機,習慣了半夜被人從夢中叫醒談工作。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快”本身不是問題。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很多方面不能跟發達國家比,確實需要加快發展、早日富強,但并不意味著人們的壓力就該這么大。政府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創造更暢通更多元的發展通道,減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同時,個人也要積極調整心態,特別是年輕人初涉職場,要學會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和平衡點。不透支健康去拼人生,不眼高手低去追幻想,努力在這個無所不快的“快時代”,實現有滋有味的“慢生活”。

猜你喜歡
司法考試王平快車
陰差陽錯
耍臉
國家司法考試進入倒計時
潮流快車
潮流快車
司法考試對刑事訴訟法學本科教學的影響
咱去機場接個人
咱去機場接個人
踏上時光快車
漫畫腦力快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