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生活為什么沒有詩

2017-02-27 23:45馮驥才
黨建文匯·下 2017年1期
關鍵詞:北川體裁心靈

馮驥才

歷史上我們是一個偉大的詩的國度。詩,曾經讓我們為國家民族的興亡慷慨悲歌,為無所不在的生活與性情之美而吟唱??墒菑氖裁磿r候開始,詩從我們生活中離去了,到哪里去了呢?是它棄我們而去,還是我們主動疏遠了它。我們真的沒有詩也一樣能活得挺滿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詩了?沒有詩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

你有沒有因此而感到某種心靈上的荒漠感?

其實,詩的小眾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臨的問題。許多曾經產生過詩神詩圣的國家,詩也在被公眾淡漠。十多年前,我在維也納中心拉什馬克地鐵站內,看到墻壁上貼了許多紙塊,以為是留言的條子。這里的人有這種奇特的“留言”的習慣嗎?一問方知,這些紙塊上寫的都是或長或短的詩句。原來是一些詩人,也有愛好詩的普通人,寫了詩無處發表,受眾少,便貼在這里,有的紙上還寫著個人的手機號碼。如果誰讀了,喜歡他的詩,便可以給他打個電話私下交流一下,僅此而已。據說后來有了互聯網,就很少有人這么做了。

當今我們的互聯網也是詩的傳播工具。我們有出色的詩人和出色的詩,可是與歐洲人不能比,在歐洲還可以見到日常的詩的生活。我在阿爾卑斯山里碰到過村民的詩會,在俄羅斯遇到過老百姓聚餐時一個個站起身朗誦自己喜愛的詩歌??墒俏覀兊脑姾驮娙藚s身處生活的邊緣又邊緣,可有可無了。

那年,汶川大地震時,我們趕到北川搶救嚴重受損的羌文化。我們站在一個山坡上,下邊是被震成一片廢墟的北川城鎮。當地文化館的負責人手指著一個地方告訴我,地震時著名的禹風詩社的四十多名詩人正聚在那幢房子里談詩論詩,大地震猝不及防,天災中無一幸免,全部罹難。于是我們站成一排向那個方向深深躹躬致哀。當今,真正癡迷于詩的人究竟不多了。

有人說,詩的消退是因為這種文學方式不適于當代人的需要。還說這種文學體裁早已度過盛年,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說,唐人寫詩,宋人寫詞,宋代之所以改用長長短短字句的詞,正是由于詩的能量已被唐人用盡。真的是這樣嗎?詩只是一種文學體裁嗎?我們讀古人的詩句而受到了觸動和感動,是因為這種文學體裁,還是其中那些對生活深在的韻致的心靈感知與發現?我們現在對生活為什么沒有這種敏感與發現,沒有這種表達的情懷呢?我們的心靈變得粗糙而愚鈍了嗎?

其實,問題還是出在我們的心靈上,而不是文學上。

如果我們現在眼睛里全是微信,問知全靠電腦,天天找尋的大多是商機,心中關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們的快樂大都從盈利、從物欲、從消費中獲得,詩自然與我們無關。

在市場時代里,消費不僅要主導市場,也要主導我們。消費文化是消費的興奮劑,所以消費文化都是快餐式的、迎合的、被動的、刺激的、欲望的,又是便捷的。消費過了就扔掉。一切都是暫時的快意與滿足。消費方式異化著消費者,商業文化也在把我們商業化、淺薄化、粗鄙化。這樣,詩一定沒有立足之地。因為在所有文學樣式中,詩是最不具有消費價值的。

詩需要什么樣的生活呢?那就要先弄明白詩的本質。首先,詩是精神的,精神愈純粹,詩愈響亮。詩是情感的,情感愈真純,詩愈打動人。詩還是敏感的、沉靜的、深邃的、唯美的、才情的。我們的生活能給詩提供這樣的生存環境嗎?更關鍵的是我們有這種精神的需求嗎?如果沒有,還奢談什么詩?如果有,如果需要,詩可不是奢侈品,它會不請自來。

如果我們不需要它,我們一定會失掉與它相關的那些東西。那就是精神的純粹、心境的寧靜、生活的韻致,還有對美與才情的崇尚等等。那么,我們的生活不就會變得平庸、乏味、淺薄和枯索了嗎?

有詩與沒有詩的生活是不一樣的。

如果詩離我們遠了,怎樣才能把它召喚回來?

猜你喜歡
北川體裁心靈
中考英語不同作文體裁的寫作指導(二)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社交新聞”:一種新興的新聞體裁
喚醒心靈
北川的味道(四題)
西寧市北川河綜合治理工程設計探索
在大地上尋找心靈的棲息
情系北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