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商蜂窩物聯網NB-IoT及eMTC的部署策略探討

2017-03-01 09:21吳杰程偉梁月
中國新通信 2016年23期
關鍵詞:運營商物聯網

吳杰+程偉+梁月

【摘要】 蜂窩物聯網因其巨大應用前景而收到運營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本文介紹了NB-IoT及eMTC技術的發展背景,給出了NB-IoT及eMTC技術方案的亮點與區別,并結合運營商對蜂窩物聯網的部署方案研究。

【關鍵詞】 NB-LOT eMTC LPWA 運營商 物聯網

一、引言

移動通信正在從人和人的連接,向人與物以及物與物的連接邁進,萬物互聯是必然趨勢。然而當前的4G網絡在物與物連接上能力不足。事實上,相比藍牙、ZigBee等短距離通信技術,移動蜂窩網絡具備廣覆蓋、可移動以及大連接數等特性,能夠帶來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理應成為物聯網的主要連接技術。作為LTE的演進型技術,4.5G除了具有高達1Gbps的峰值速率,還意味著基于蜂窩物聯網的更多連接數,支持海量M2M連接以及更低時延,將助推高清視頻、VoLTE以及物聯網等應用快速普及。蜂窩物聯網正在開啟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市場。

二、高、中、低速物聯網業務及對應的接入技術

物聯網業務按速率可分為高、中、低三類,適用不同的無線接入技術去承載,如下圖1所示。

移動運營商現網物聯網業務規模尚小,主要利用2G網絡提供接入管道,部分采用4G網絡。而eMTC和NB-IoT可以很大程度復用現在FDD-LTE和TDD-LTE的網絡基礎設施。因此通過做小量設備投資,原有網絡就可以對未來的Cat-NB1和Cat-M1進行支持,并不需要重新建一張網,這樣可以大量減少網絡建設和運維的成本。

三、蜂窩物聯網技術NB-IoT及eMTC分析

3.1 NB-IoT及eMTC四大共同亮點

一是廣覆蓋,將提供改進的室內覆蓋,在同樣的頻段下,NB-IoT及eMTC比現有的網絡增益15dB-20dB,極大地提升了LTE網絡的深度覆蓋能力;二是具備支撐海量連接的能力,一個扇區能夠支持10萬個連接,支持低延時敏感度、超低的設備成本、低設備功耗和優化的網絡架構;三是更低功耗,終端模塊的待機時間可長達10年;四是更低的模塊成本。

3.2 NB-IoT及eMTC區別

相比而言,同是基于LTE技術的eMTC協議卻適應更高的連接速率。eMTC是3GPP很早就制定的一條技術路線,目前eMTC是定義高速率連接應用,從LTE的Cat3到Cat9、Cat12等不同高低速率都會存在應用,這會將與NBIoT的發展成互補之勢。

NB-IoT和eMTC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帶寬不一樣,NBIoT帶寬只有200KB,eMTC最低帶寬也有1.4M?,F在物聯網市場應用不需要那么高的網絡速率,其實有幾十KB就夠了,類似無線抄表的應用,就是通過無線連接,配上傳感器來采集數據,這對連接速率的要求不高,而速率高了,整個應用成本也就上去了,這會對芯片、模塊的設計要求也會增加,NB-IoT在縮減成本的同時,同樣可以簡化產品設計的難度。

目前來看,根據物聯網應用狀態發一些控制命令,這些低速率的連接標準就能夠滿足市場應用。未來NB-IoT標準在Cat M、Cat1等低速率的應用會占據大部分市場應用,同時也會在高速率層面的展開應用。

此外,從網絡層面來講,NB-IoT和eMTC都是基于LTE技術,LTE將來絕對是未來終端布局的一個方向。從大的方向來看,NB-IoT和eMTC未來在不同的地區的市場會有不同發展形勢,當然NB-IoT功耗更低、帶寬更小、成本更低,NB-IoT的應用優勢將會更好。

四、運營商部署策略

基于上述NB-IoT標準優勢和市場應用趨勢,可以看到NB-IoT的商用條件已經成熟,整個產業鏈也將“一觸即發”,從運營商、設備商、芯片廠商以及終端廠商都在為商用“備戰”,其中國內三大運營商顯得相對激進。

在NB-IoT標準凍結之后,中國電信啟動800M頻段重耕;中國聯通今年計劃在超過5個城市啟動基于900MHz、1800MHz的NB-IoT外場規模組網試驗及業務示范;中國移動今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物聯網行業的芯片、模組、行業終端補貼,更是制定了2020年中國移動物聯網的目標是實現50億的“大連接”。

對于三大運營商對NB-IoT的激進布局,從運營商的角度看,主要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通訊相對飽和了,手機已經現實了人手一部,而物聯網方興未艾,預計到2020年有500億個終端連接到物聯網中,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驅動。

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已經開啟對物聯網的補貼政策,NB-IoT產業鏈的發展也是圍繞運營商的節奏在展開。NBIoT需要接入公網運行,運營商上可以通過現有網絡進行升級,也可以像中國電信重耕800M頻段一樣,將部分頻段拿來做NB-IoT的連接應用,當然這對其本身的CDMA網絡是沒有影響。NB-IoT的連接應用在網上會更傾向于與重耕新建的網絡頻段,重耕主要是將核心網和協議進行重新規劃應用,在建站的時候利用已有的頻段在空中接入這一塊利用起來,重新接入。

五、中國移動的具體部署分析

考慮因素:除了考物聯網接入技術標準本身的技術特性之外,會綜合考慮標準成熟度、現有頻段情況、設備升級改造或網絡建設難度、成本,及與其它重要技術制式的關系等。

TDD eMTC與NB-IOT的比較:eMTC與NB-IOT針對不同速率業務,并非相互替代關系。但在初期側重發展某種接入技術方式時,需考慮以下因素:

六、結束語

蜂窩物聯網NB-IoT及eMTC技術的出現,不僅給人們帶來了各種便利,而且推動了社會各項技術的快速發展;但就目前來看,蜂窩物聯網NB-IoT及eMTC技術在應用依然處在技術開發的初步發展階段,所以想要在相關領域較好的融入物聯網技術,還要不斷對其應用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3GPP TR 23.720. Study on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Release 13)[S]. 2016

[2] 陳勝. 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發展分析[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5(3): 49.

[3]趙明宇,嚴學強.SDN和NFV在5G移動通信網絡架構中的應用研究[J].移動通信,2015(14):64-68.

猜你喜歡
運營商物聯網
華為與運營商、醫院共建標準 “5G+醫療”
一張圖看三運營商政企業務
微評
基于高職院校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的思考分析
基于LABVIEW的溫室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論智能油田的發展趨勢及必要性
中國或成“物聯網”領軍者
運營商們的4G時代—急需向消費者證明自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