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促進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研究

2017-03-02 22:18何發勝
山東青年 2016年11期
關鍵詞: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

何發勝

摘要:

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難,特別是高職院校青年大學生創業就業更難,是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個熱點問題。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正確引導青年大學生牢固樹立科學的就業創業觀,不斷提升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更好地促進傳媒類高職院校青年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

關鍵詞: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

就業乃民生之本,青年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創業關系著國家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介紹,2016年就業形勢比較復雜、非常艱巨,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主要面臨來自國企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余勞力和城鎮年度新增勞力三重巨大壓力。在社會就業市場的吸納能力沒有相應增長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后的本??粕嗬^畢業,一年多于一年。據統計2016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創紀錄的765萬,比去年增加16萬人,而且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以后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大約也是這個數量。青年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左右。高校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結構的失衡,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更加突出。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難,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不容忽視的一個熱點問題,它長期困擾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學生本人,已經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跟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要求共青團把服務青年就業創業放在重要位置,切實抓緊抓深抓實”。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是共青團履行自身職能、服務青年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為此,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在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引導青年、服務青年,把職業指導靈活融進到團組織的各項活動中,更好地幫助和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就業創業觀,來促進傳媒類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

一、傳媒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現狀分析

筆者所在的傳媒類高職院?,F有35個專業,基本形成了以“媒介內容生產”為核心,以“傳媒藝術”和“傳媒技術”為支撐,兼及“傳媒管理”和“文化教育”的專業發展格局,重點建設新聞出版與廣播影視、動漫與藝術設計、新媒體技術三大特色專業群,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在校學生近萬名,2016年畢業生總人數為2876人,初次就業率90.92%。

2016屆畢業生按學科大類來看就業率最高的為旅游類,就業率為 96.35%,其次為文化教育類,就業率 95.92%,輕紡食品類就業率92.42%。其他財經類、藝術設計傳媒類、土建類等也達到 90.00%以上。2016屆畢業生按就業地域主要分布來看已就業2615人中,在本省的就業人數為1892人,占總就業人數的72.3%,其中在本地區(長沙市)就業人數為1487人,占總就業人數的56.9%;在廣東省就業人數為220人,占總就業人數的8.4%;在江浙滬地區就業人數為276人,占總就業人數的10.6%。2016屆畢業生按就業單位性質主要分布情況來看已就業2615人中,機關就業1人,占0.03%;國有企業就業11人,占0.4%;其他事業單位就業人數3人,占0.1%;到其他企業就業2482人,占95%;部隊2人,占0.07%;城鎮社區1人,占0.03%;其他教學單位1人,占0.03%;自主創業3人,占0.1%;繼續深造105人,占4.04%;出國6人,占0.2%。從2016屆畢業生就業創業統計數據來看,2016屆畢業生總體就業情況還不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1.學校專業設置過多、劃分過細,沒有整合優勢資源,導致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結構的失衡,部分專業學生就業創業難。2.畢業生就業崗位質量不理想,流通性比較大,且就業渠道單一,亟需開拓省外就業市場,根據我們對學校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可以發現絕大部分畢業生在民營或私企就職,機關事業單位的就職人數較少,且大多都在省內就業。3.學生創業意識薄弱,自主創業能力較差。4.學校對學生創業支持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傳媒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難問題產生的原因

1.日趨嚴峻的就業創業形勢。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國內就業形勢顯得更加復雜、嚴峻。大學生就業難正成為時代趨勢,這源自于人口結構的變化。據中國社科院2015年《社會藍皮書》稱,按照目前高校招生規模不變預測,到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中大專及以上學歷比重將升至21.6%,到2030年將超過30%,高校畢業生占青年勞動力的比例將進一步加大。大學生從曾經的天之驕子,逐漸演變成具有大眾化學歷的普通就業者,客觀形勢的發展倒逼著大學生必須調整心態,從零開始。

2.高職教育本身存在的問題。一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結構的失衡,學科專業供求錯位,專業設置趨同化、集中化。二是,重學術教育輕職業教育。傳媒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多數要走向生產第一線,而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和課程設置偏重于理論性,忽視了學生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培養。

3.畢業生思想認識上的誤區。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觀念存在一定的誤區。盡管目前就業形勢非常嚴峻,競爭日趨白日化,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值仍普遍偏高,主要表現在對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和職業崗位的選擇以及對就業工資水平的定位上期望值過高。大量的畢業生扎堆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來競爭數量有限的就業崗位,甚至出現了“萬里挑一”、“零薪求職”等現象,而對于二、三線城市以及西部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的就業崗位卻無人問津,對于前途未卜、沒有保障的自主創業更是不敢涉足。

三、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促進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的作用

扶持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以創業促就業,既是共青團的優勢所在,也是團組織服務大局的根本要求。為此,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理應主動承擔起服務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重擔,積極發揮團組織服務青年大學生的引領作用:一方面要在思想上引領青年大學生,在職業指導中幫助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創業觀。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可以依托團課、團會、主題教育活動等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有意識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激發追求夢想的動力,從而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更好地規劃自己職業生涯。另一方面要在行動上引領青年大學生,在職業指導中幫助青年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可以依托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來吸引青年大學生主動參與,不斷挖掘其自身潛能,促進各種特長的發展,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從而使其發現自身的職業興趣,明確自己的就業創業方向。

四、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指導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主動服務意識不強。雖然全團上下正高舉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的旗幟,把促進青年就業創業作為服務青年的重中之重來抓。但是受傳統工作觀念和習慣思維影響,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尚未把就業創業指導納為團工作的要務,就業創業服務意識不強。此外,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團組織受人員編制因素影響,沒有配備專門的就業創業指導人員,且團組織的專職工作人員主要精力在疲于應對日常事務而無暇來創新團的工作方法和內容,導致就業創業指導工作流于形式。

二是指導方式方法單一。目前,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對就業創業指導工作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往往大都停留在舉辦就業創業形勢報告會、就業創業專題講座、就業創業主題活動和發布就業創業信息等淺層次上,沒有對青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較好地指導,也沒有建立專業的“雙師型”職業指導師隊伍。

三是形勢發展提出新要求。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新形勢下,給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調整、用人單位需求的變化、大學生就業創業意愿和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等等,賦予了就業創業指導工作新的內容,也給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五、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促進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路徑

(一)更新觀念,正確引導,以強化團組織自身能力建設為抓手,來不斷提高服務能力,來幫助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

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要主動更新觀念,積極發揮思想引領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來增強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的活力和戰斗力。我們可以通過開設有針對性的提升傳媒類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課程,舉辦就業創業專題講座、報告會、座談會,開展創業就業大比拼競賽活動,還可以邀請成功企業家和創業就業典型現身說法等,來正確引導學生認識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和就業創業形勢,幫助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同時要加強對各級團干部的教育和培訓,以促進就業創業為切入點,引導他們自覺學習和運用就業創業相關政策法規,切實提高服務能力。

(二)大膽創新,廣泛動員,以打造團組織品牌活動為契機,不斷拓展大學生教育平臺,來幫助青年大學生提升創業就業能力

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要充分發揮團組織貼近青年學生,了解青年學生的優勢,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角度,發揮自身優勢,以學校品牌文化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為載體,切實為大學生搭建素質教育拓展平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藝術節舉辦的各項品牌活動如:“十佳校園歌手大賽”、“ 小品相聲比賽”、“ 朗誦藝術節”、“書法作品大賽”、“公益廣告大賽”、“動漫藝術作品設計大賽”、“ 英語口語大賽”、“ 記者、主持人風采大賽”等,讓所有的大學生依托這個平臺來鍛煉,通過演練結合,來切實提高專業技能、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三)善于探索,真抓實干,以創新團組織基層架構,不斷探索校企地共建育人模式,來幫助青年大學生增強創業就業競爭力

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要充分認識當前的新形勢、新情況,勇于突破傳統思維,積極大膽創新,努力構建學校、企業和地方“三位一體”的共建育人模式,通過在企業建立定崗實習團支部,幫助企業開展主題團活動,在地方建立社會服務基地等措施,來實現學校、企業與地方三方的互補共贏,同時積極擴大和強化團組織對頂崗實習大學生和對企業青年員工群體的影響,來切實增進青年大學生對企業、社會的認識和了解,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四)勇于實踐,善于創新,以搭建學生社會實踐平臺為切入點,不斷探索專業化、項目化、社團化的社會實踐模式,來幫助青年大學生增強創業就業實力

傳媒類高職院校團組織要以搭建緊扣專業特點的學生社會實踐平臺為切入點,緊緊依托大學生就業協會、大學生創業協會等社團組織開展創業就業實踐活動:一方面在校內為大學生提供進行創業實踐的場所,助推大學生創業項目孵化,保證大學生創業實踐訓練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在校外積極利用學校、企業和地方共建社會實踐基地來為鍛煉學生的創業就業能力。同時我們積極開展創業就業導師團隊建設,努力建立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導師隊伍,采取“一對一”結隊幫扶模式,根據創業就業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他們提供針對性強、有實效的創業就業指導服務。

[參考文獻]

[1]孫艷華.張肖偉.高職高專學生干部隊伍培養問題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4 ).

[2]胡 斌.論高校學生干部的作用、選拔與培養〔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2,(06).

[3]覃偉軍.對加強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探討〔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3).

[4]周曉東.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的選拔、培養機制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09,(S1).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大眾傳媒技術學院2016年院級課題“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促進機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影視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猜你喜歡
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
論青年大學生群體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
做好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推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網絡民主觀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