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燈盞花素治療腦腫瘤術后腦血管痙攣的效果研究

2017-03-03 03:21徐曉梅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年21期
關鍵詞:腦腫瘤療效

徐曉梅

【摘要】目的 研究燈盞花素治療腦腫瘤術后腦血管痙攣的效果。方法 選擇于2013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腦腫瘤手術后發生腦血管痙攣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各20例。常規組患者給予抗感染、止血、激素、脫水等綜合治療方案;研究組患者在綜合治療方案基礎之上應用燈盞花素予以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療效。結果 經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臨床表現體征改善顯著優于常規組患者,且大腦平均動脈血流速度康復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燈盞花素治療腦腫瘤術后腦血管痙攣,效果確切,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快速恢復腦血流。

【關鍵詞】燈盞花素;腦血管痙攣;腦腫瘤;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3.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1..01

腦血管痙攣是實施腦腫瘤手術之后,極其容易發生的一種疾病,其發生率達到了50%左右[1]。本次研究以我院40例腦血管痙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燈盞花素治療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3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腦腫瘤手術后發生腦血管痙攣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各20例,研究組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38.45±19.23)歲,常規組中男16例,女4例,年齡24~67歲,平均年齡(39.12±18.78)歲。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予以抗感染、止血、激素、脫水等綜合治療方案,手術之后第1天經CT檢查,證實顱內未發生繼發性出血,采用30 mg尼莫同片予以治療,3次/d,改善微循環,避免腦血管痙攣。研究組患者在綜合治療方案基礎之上應用燈盞花素予以治療,50 mg燈盞花素注射液與250 mL氯化鈉注射液0.9%混合,經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保持3 h,燈盞花素注射液100 mg/次,1次/d,持續治療10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有無用藥不良反應,包括過敏、腎臟毒性、顱內繼發性出血,常規觀察患者尿液、糞便、血液以及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體征,采用TCD,觀察患者大腦動脈平均血流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體征分析

治療前,研究組中頭暈19例(95%),意識障礙5例(25%),頸項抵抗感18例(90%),治療后,頭暈2例(10%),意識障礙1例(5%),頸項抵抗感1例(5%)。對比發現,研究組患者臨床體征改善效果十分顯著(P<0.05)。常規組治療之前,頭暈18例(90%),意識障礙8例(40%),頸項抵抗感17例(85%),治療后,頭暈8例(40%),意識障礙7例(30%),頸項抵抗感7例(30%)。常規組患者臨床體征改善比較明顯(P<0.05)。兩組患者經對比分析發現,研究組患者臨床體征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大腦動脈血流速率

研究組治療前大腦動脈血流速率為(165.7±63.4)cm/s,

治療1周后,大腦動脈血流速率為(102.1±25.46)cm/s;治療2周后大腦動脈血流速率為(87.45±20.12)cm/s。研究組治療前后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治療前大腦動脈血流速率為(165.6±64.3)cm/s;治療1周后,大腦動脈血流速率為(132.2±35.78)cm/s;治療2周后大腦動脈血流速率為(97.65±22.32)cm/s。常規組治療前后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大腦動脈血流速率改善狀況,顯著優于常規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腦腫瘤手術之后發生腦血管痙攣,與患者性別、年齡、手術時間、腫瘤病理性質、術中出血量、顱內壓增高、出血量均表現為無相關性,而是與腦脊液含血量、蛛網膜下腔出血有著極大地關聯[2]。顱內腫瘤切除手術之后引起腦血管痙攣的機制,尚不明確,腦腫瘤手術進行時需通過蛛網膜下腔,無法避免的導致蛛網膜下腔內產生積血,進而引起術后基底池積血[3]。腦血管痙攣一旦發生,臨床尚無明確治療方案可以使其得以緩解,通常術后經CT證實為腦血管痙攣,使用尼莫同藥物,避免腦血管痙攣,尼莫同可有效抑制釋放鈣通道,進而遏制發生自由基,此外,還可擴張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鈣過度,是現階段治療腦血管痙攣最常用的藥物。燈盞花素當中含有黃銅類,在中藥領域之中,屬于活血化瘀的良藥,其主要作用在于行氣止痛、醒腦通絡、化瘀止血。此外,燈盞花素還可降低血管阻礙。增加腦血流量,提升血腦屏障通透性,進而改善微循環,細動脈擴張。有關研究發現,在治療腦血管痙攣中,應用燈盞花素,臨床效果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胡嘉航. 燈盞花素對大鼠出血性腦損傷影響的研究[D].寧夏醫科大學,2013.

[2] 陳利粉. 燈盞花素注射液結合針刺治療腦血栓形成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

[3] 童春媚. 燈盞花素膜控釋片的研制[D].廣東藥學院,2015.

猜你喜歡
腦腫瘤療效
止眩湯改良方治療痰瘀阻竅型眩暈的臨床療效觀察
冷噴聯合濕敷甘芩液治療日曬瘡的短期療效觀察
3D—ASL結合1H—MRS在常見腦腫瘤術前診斷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胸腔內血容量指數指導的GDFT對腦腫瘤切除術患者術后認知影響
兒童腦腫瘤的臨床病理特點探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一側冠狀縫前額入路切除治療腦腫瘤的臨床效果
橋小腦角區腫瘤的MRI診斷價值
基于腦實質室管膜瘤下的MRI表現及其病理關聯性探究
臍灸治療腦卒中后便秘的療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