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自市文瀾鎮優質稻栽培技術

2017-03-06 01:04劉曉萌段艷李順銀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優質栽培技術水稻

劉曉萌++段艷++李順銀

摘要 介紹了蒙自市文瀾鎮優質稻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旱育秧、適時移栽、肥水管理、適時控苗、生化調控、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獲等方面內容,以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優質;栽培技術;云南蒙自;文瀾鎮

中圖分類號 S51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025-02

2005年蒙自市文瀾鎮開始逐步加大優質稻推廣力度,至2014年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3 981.2 hm2,品種以云恢290、滇屯502、紅優系列為主推品種。每年優質稻的種植面積都在1 333.33 hm2以上,占水稻總面積的78.5%。優質稻平均產值為24 910.5元/hm2,與同期種植雜交稻相比產值增加2 410.5元/hm2,經濟效益顯著,是實現農民增收的好途徑,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1 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選擇經提純復壯并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質品種為宜,近幾年推廣種植的主要品種有云恢290、滇屯502、紅優4號、紅優5號等。浸種前選晴天曬種子1~2 d,為預防稻瘟病、紋枯病的發生與危害,用多菌靈浸種36 h,最后用井水沖洗干凈再催芽,做到戶戶用藥劑浸種,把好種子消毒關。

2 旱育秧

2.1 秧床選擇與整地施肥

應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質地良好、靠近水源的菜地或水澆地作苗床。提前2周把秧床地翻犁曬垡,而后在理墑時施用腐熟農家肥15 t/hm2、硝酸銨495 kg/hm2、普鈣75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硫酸鋅90 kg/hm2、壯秧劑15包/hm2(0.5 kg/包),把這些肥混合后一次性作底肥施入秧床地,用鋤均勻翻入10~15 cm的土層中。秧床墑面寬1.6~1.8 m,長度視地塊而定,但不宜超過10 m,以便通風,避免燒苗,溝寬40 cm,秧床多采用高埂低墑為宜。移栽大田需苗床225~300 m2/hm2。

2.2 適時播種與蓋膜

蒙自壩區在3月中旬適時早播為宜。秧苗素質的好壞,對以后的產量起著重要作用,故培育矮壯秧要采取扣種稀播,播種量嚴格控制在450 kg/hm2以內。

秧床在播種的前一天下午先澆透1次水,第2天播種后再澆透1次水。播種時將芽谷均勻撒在秧床土上,蓋上1 cm厚的細糞土,若是平膜覆土,應在上面墊1層秸稈或甘蔗葉再蓋膜,以免出苗頂膜燒苗。一般蓋拱架式薄膜較好管理些,薄膜厚度1.2~2.2 mm,每隔40~50 cm插1根竹片,竹片長2.0~2.2 m,竹片插好后用土將薄膜四周壓緊[1]。

2.3 秧苗期管理

秧苗一般在揭膜前不用澆水,一葉期要保濕保溫,膜內溫度最好控制在25 ℃,白天最高溫度不能超過35 ℃,若遇高溫,應先揭開兩頭通風降溫。到二葉一心期時要通風煉苗,白天打開,晚上蓋起來,煉苗3~4 d后再揭去膜。揭膜1周后,用敵克松15 kg/hm2拌細土撒后澆水防立枯病,用藥時應避開強光照射,最好在太陽下山后。防病同時要注意追施1次斷奶肥,用純N 45 kg/hm2(可用尿素、硝銨)兌水澆施,澆施后要用清水澆洗1次,第2天再澆1次水。旱秧水分管理不宜多澆水,要適當干旱以促根系發達獲壯秧。水分管理應視苗情而定,當看到早晚秧尖露水極少或沒有,或午間葉片呈卷筒狀出現時,應及時澆水補充水分,一般7 d左右澆1次水即可[2]。移栽前7~10 d追施1次送嫁肥,用純N 45 kg/hm2兌水澆施,澆施后要用清水澆洗1次。

3 適時移栽

掌握移栽秧齡40~45 d,葉齡4.5~5.5片葉,平均帶蘗2個以上。旱秧淺插需淺水栽秧,田面只有花花淺水,秧苗入泥不超過3 cm,第1片真葉要露出水面或田泥表面。種植規格13 cm×23 cm,栽插密度保證31.5萬叢/hm2,基本苗75萬~90萬株/hm2。

4 肥水管理

4.1 科學配方施肥

優質稻高產優質施肥原則為增施有機肥,以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為主體,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相結合,采取“穩前攻中保后”的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3]。一般中等肥力稻田產量為7 500 kg/hm2的施肥量為總施氮量150~180 kg/hm2,其中有機氮占總氮量的40%;適宜的氮磷鉀比為1.0∶0.5∶0.8,其具體施用方法:施農家肥15 t/hm2、碳銨600 kg/hm2、普鈣75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作底肥。移栽5~7 d及時追尿素150~225 kg/hm2、普鈣375 kg/hm2作分蘗肥。到圓稈拔節時施1次穗肥,用尿素45~75 kg/hm2。

4.2 科學水漿管理

移栽至返青期保持淺水層;分蘗期間歇灌溉。多露輕曬,露田、曬田有利于控制無效分蘗和促進根系生長,但曬田過重不利于大穗。孕穗至抽穗期,田間保持水層,做到有水抽穗。后期保持濕潤灌溉,維持至蠟熟期。優質稻后期對水分需求高于普通高產稻,特別是齊穗后15~20 d,缺水極易降低整精米率。因此,后期應防止田間過早脫水。

5 適時控苗

高產群體要求插后15 d內發足預期的有效穗數所需苗數,要求有效穗數315萬~345萬穗/hm2??孛鐣r間應根據品種特性、分蘗速度、氣候狀態等情況而定。分蘗力強,前期分蘗快的應早控,早稻應早于晚稻。正常分蘗的稻田,一般早稻控苗期為田間苗數達到預期穗粒的75%~80%,晚稻則達到預期穗數時控苗[4]。

6 生化調控

施用壯秧劑能有效增強秧苗抗逆性,提高成秧率、秧苗素質、結實率。孕穗期施用調優劑,有利于提高谷粒充實度,提高整精米率。齊穗期施用“谷粒飽”能延長葉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5]。

7 及時防治病蟲害

大田期病蟲害防治要抓住一個“早”字,由于旱秧栽后都表現為早生快發,整個生育進程比水秧提前5~7 d。文瀾鎮優質稻田間最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三化螟等,病害主要為紋枯病,在分蘗末期用井岡霉素防治2~3次即可。蟲害主要是三化螟,防治上抓住2個主要時期即水稻分蘗中后期與破口期。防治藥劑有殺蟲雙、阿維菌素等。應采取綜合措施,實施優化防治技術為宜[6]。

8 適時收獲

一般以黃熟期谷粒含水量在20%左右收獲為佳,收獲后嚴防曝曬。

9 參考文獻

[1] 袁繼超.攀西地區稻作特點與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06.

[2] 李康活,黃慶.廣東省優質稻規范化栽培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1998(6):5-7.

[3] 雷武逵.優質稻保優增效高產綜合栽培技術[J].西南農業學報,2008,21(4):942-945.

[4] 葉繼剛.長豐縣優質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2):77-78.

[5] 劉剛.淺談淺丘陵地區優質稻高產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13(12):22-23.

[6] 武艷.景谷縣勐班鄉優質稻高產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6(3):40-41.

猜你喜歡
優質栽培技術水稻
水稻種子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水稻栽培現狀與高產栽培技術建議
黔北山鄉水稻飄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