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季晚稻機械化輕型栽培(軟盤拋栽)技術

2017-03-06 01:05程小兵王軍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軟盤栽培技術

程小兵++王軍

摘要 介紹了雙季晚稻機械化輕型栽培(軟盤拋栽)技術,包括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指導雙季晚稻軟盤拋秧高產栽培推廣應用。

關鍵詞 雙季晚稻;軟盤;拋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3+3.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027-02

宣州區地處長江皖東南,是長江以南典型的雙季稻主產區,也是皖南優質煙葉生產基地,煙葉收獲后可以種植一季雙季晚稻,宣州區年均種植雙季晚稻面積逾2萬hm2,原始的雙季稻種植在雙搶時溫度高,勞動強度大。為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宣州區農機和農技部門密切配合,示范推廣高效輕型雙季晚稻栽培技術,深受當前階段農民的歡迎。

1 育秧

1.1 品種選擇

雙季晚稻應搭配生育期適中的品種,確保晚稻于9月22日前后安全齊穗。一般可選用豐優9號、五優308、安選晚2號等品種。

1.2 備足軟盤

育秧前應該備足規格為434孔的塑料軟盤1 200張/hm2 [1]。

1.3 秧田整地

用拖拉機帶配套農機具先進行犁耕,然后再用旋耕機進行旋耕,耙平,要求田平泥爛,然后排水做畦,畦寬1.4 m,大田需畦長150 m/hm2。

1.4 擺盤填漿

將軟盤錐孔朝下,分2排橫鋪在畦面上,依次對齊軟盤并壓緊,用木條輕壓至盤空入泥2/3,用泥漿填充盤孔后用掃帚清掃,使泥漿不超過錐孔深度的4/5[2-3]。

1.5 播種

播種時應在秧盤上均勻撒入催好的芽谷,然后用掃帚輕抹塌谷。將過篩的細土撒入空穴中泥漿過少的秧田,并掃去多余的泥土。

1.6 苗床管理

1.6.1 覆蓋無紡布。該方法能有效預防低溫凍苗及高溫燒苗,避免病毒傳播,秧苗素質好,產量高[4]。育秧期間,一般無需揭膜,如發現干旱及時補水。

1.6.2 覆蓋遮陽網。覆蓋遮陽網可以防止曬芽,并且持續晾田,如果有干裂可灑水保濕,出苗后可以繼續覆蓋;二葉期灌淺水,施尿素150 kg/hm2;3 d后進行排水,保持半干旱狀態[5]。

1.6.3 露天育秧[6]。播種后第2天開始,每天早晨上水,淹沒秧盤,傍晚排水至露出秧盤。3~4 d出苗后即進入濕潤管理。

2 移栽

移栽秧齡25 d左右。要求苗健葉綠不披垂,基部粗扁,根旺且白、均勻整齊。用多效唑或烯效唑化控可適當延長秧齡。前茬作物秸稈在收獲時應及時粉碎,并均勻拋撒,作物留茬高度符合作業標準要求,對高茬、未粉碎的秸稈要進行粉碎處理或移出大田。用大中型拖拉機配套旋耕機作業,翻耕深度12 cm。移栽密度應為30萬~33萬穴/hm2。

3 肥水管理

3.1 肥料管理

提倡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無機肥相結合[7]。一般有機肥占總施肥量的30%以上,N∶P2O5∶K2O施用比例一般為1.0∶0.5∶0.8。嚴格控制施肥總量,一般施純N 120~150 kg/hm2、P2O5 60~75 kg/hm2、K2O 75~120 kg/hm2。要求施足基肥,適施壯蘗肥和穗肥。

3.2 水分管理

返青期保持田間淺水層;分蘗期濕潤灌溉,當群體總莖蘗數達到預期穗數的80%左右時及時曬田;拔節至灌漿結實期,間歇灌溉、干濕交替;抽穗揚花期保持水層[8]。收獲前7 d左右斷水。

4 加強病蟲草害防治

4.1 化學除草

栽后5~7 d,選用35%丙芐可濕性粉劑900~1 200 g/hm2或69%苯噻芐可濕性粉劑600 g/hm2采用毒土或藥肥法撒施,施藥時田間保持3~5 cm淺水層。

4.2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葉瘟病、穗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在防治上,早稻病葉率達1%~3%或急性病斑率1%、晚稻病葉率3%~5%時,可于移栽前3~5 d選用86.2%氧化亞銅300 g/hm2、25%丙硫咪唑懸浮劑375 mL/hm2、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00 g/hm2、25%咪鮮胺乳油750 mL/hm2噴施防葉瘟;于水稻破口期噴施氧化亞銅、三環唑、丙硫咪唑、咪鮮胺等藥劑防穗瘟[9];選用井·蠟芽、井岡霉素、氧化亞銅、丙環唑等藥劑防治紋枯??;水稻破口前7~10 d施井·蠟芽、氧化亞銅、井岡霉素、丙硫咪唑、好力克等防治稻曲病。蟲害主要有二化螟、褐飛虱等,于8月底至9月上旬,選用Bt乳劑2 250 mL/hm2、2%阿維菌素乳油450 mL/hm2、20%三唑磷乳油2 250 mL/hm2、40%毒死蜱乳油1 200 mL/hm2、10%氟蟲雙酰胺+阿維菌素懸浮劑450 mL/hm2兌水750 kg/hm2均勻噴霧,防治三代二化螟。8月中下旬、9月上旬、9月中下旬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60 g/hm2或25%噻唪酮1 200 g/hm2防治褐飛虱。

5 參考文獻

[1] 尚健.煙后稻軟盤拋秧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2):43.

[2] 張琳,吳華聰,張數標,等.雙季晚稻機械插秧的配套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2007(3):104-105.

[3] 胡鋒.宣城市水稻種植結構與關鍵栽培技術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3.

[4] 唐秋澄.早稻軟盤旱育拋秧的生育特點和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研究,1997(4):9-11.

[5] 梁友強,戴建嵐,吳長維,等.晚稻塑料軟盤育苗拋秧高產栽培的生育特點及技術效應[J].廣東農業科學,1993(6):8-11.

[6] 王朝清.煙后超級稻拋秧栽培關鍵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2(2):33-34.

[7] 鄔磊,鄔文昌,童金炳,等.雙季晚稻99優468機械化生產示范表現與高產栽培技術[J].雜交水稻,2013,28(5):35-37.

[8] 聶元元,毛凌華,李永輝,等.雙季晚稻榮優225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研究,2014(3):304-305.

[9] 劉良英,周紅華.長江中下游地區雙季晚稻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20):70.

猜你喜歡
軟盤栽培技術
仍未淘汰3.5英寸軟盤,日本銀行很苦惱
保存圖標也出手辦了?
水稻濕播旱育軟盤拋秧栽培技術初探與應用
小磁盤大時代
READINGS
軟盤 人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