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栽培技術措施對多年植齡黃精葉片數量的影響

2017-03-06 23:13張蕾光楊波徐長洪李海王寶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黃精影響

張蕾光++楊波++徐長洪++李海++王寶貴++高雲鑫++李莉

摘要 2013年始,采取A1(遮蔭)、A2(全光照)、B1(灌溉)和B2(自然降水)2因素2水平4個處理方法進行人工馴化栽培野生黃精,研究A與B不同因素、不同處理對不同植齡黃精葉片數量的影響及同一栽培條件下不同植齡黃精葉片數量的變化。結果表明:處理A1與處理A2對一年植齡和二年植齡黃精葉片數量影響均存在極顯著差異,后者高于前者,一年植齡黃精葉片數量處理A1與處理A2相比5—8月增幅分別為32.20%、39.96%、44.39%、46.30%,二年植齡的增幅分別為23.28%、29.20%、33.39%、36.21%。采取遮蔭措施對提高黃精葉片數量非常重要。灌溉僅在一年植齡黃精出苗期對葉片數量影響顯著,對其余各期及二年植齡黃精整個生長期均無顯著影響。相同栽培條件下,各處理各月二年植齡黃精葉片數量比一年植齡的顯著增加。

關鍵詞 栽培措施;黃精;葉片數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 S5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058-02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asures on Leaves Number of Planting Polygonatum Years of Age

ZHANG Lei-guang YANG Bo XU Chang-hong LI Hai WANG Bao-gui GAO Yun-xin LI Li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Taonan Integrated Test Station,Taonan Jilin 137100)

Abstract Beginning in 2013,taking two factors and two levels of A1(shade),A2(light),B1(irrigation)and B2(natural precipitation)and four treatment methods to cultivate wild Polygonatum in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 for two years.Studd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A and B and different treatment on the different aged Polygonatum leaf number and the contrast of the different aged leaves number of polygonatum in the same cultivation condi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leaf number from factor A between one aged and two years aged of Polygonatum,the latter was higher than the earlier.Compared with A2,The leaf number ratio rowth from May to August of A1 in a year planting age of Polygonatum were 32.20%,39.96%,44.39% and 46.30%.The ratio rowth two years aged were 23.28%,29.20%,33.39% and 36.21%.Take the shaded plan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raising the number of blades.Effects of irrigation on leaf number were significantly only in seedling stage in a year aged Polygonatum,wer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st of the period of a year aged all period of the two years age of planting polygonatum.Under the same culture conditions,the leaf number of each month in two years planting Polygonatum were higher than a year aged.

Key words cultivation measures;polygonatum;leaf number;influence

黃精為多年生藥用植物,以根入藥[1]。洮南地區野生黃精數量極少,研究人工馴化栽培技術措施對保存本地黃精資源及探索人工馴化栽培措施具有重要意義。葉片為黃精光合作用制造營養的器官,其數量的多少關系著制造營養物質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黃精的經濟產量。葉片數量的多少除與黃精種性有關,與采用栽培措施的優良與否及植齡也息息相關[2-3]。本試驗經過分析2年馴化栽植黃精不同因素、不同處理組合對葉片數量的影響及同一栽培技術措施下不同植齡黃精葉片數量的變化,探索較優的黃精光照與水分條件處理組合馴化栽培措施。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2013年,將試驗地設在琿春市三家子鄉,土壤類型為砂壤土,與黃精自然生境土壤類似,地勢平整;前茬作物為玉米,肥力中等。栽植前深翻30 cm,施入腐熟有機肥30 t/hm2,底肥施入純氮150 kg/hm2、純磷75 kg/hm2、純鉀37.5 kg/hm2。2014年各區處理組合、施肥種類及用量同2013年,施肥方法為在黃精行間開溝條施。

1.2 試驗材料

2013年挖取野生黃精鮮根[4],按每一自然芽分成芽段栽植,當年出苗植株作為供試材料;經過一年栽植自然越冬后,于2014年5月重新發苗長成二年生植株作為供試材料。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2個因素,分別為光照(A)和水分(B),A設A1(遮蔭)和A2(全光),遮蔭處理小區各壟選取同一方向黃精行外側以40 cm株距種植玉米,玉米同期生長比黃精快速,具遮蔭效果;B設B1(灌溉)和B2(自然降水),壟上10 cm深土壤水分低于20%時及時灌溉。2個因素組合成4個處理,分別為A1B1、A1B2、A2B1、A2B2。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行長6 m,壟距60 cm,壟上雙行栽植,行距10 cm,株距15 cm,栽植深度15 cm。小區面積9 m2。2014年延用2013年試驗設計。2013年于5月12日栽植,出苗率為89.9%,2014年于5月10日出苗。苗期不追肥,其他同常規管理。

1.4 測定內容與方法

從5月末開始選取每小區內中間壟上中間部位相鄰30株黃精測定其葉片數量。葉片計數從植株下部第1片葉算起,直至上部長度展開超過最長葉片50%長度的葉片為止。取30株平均值作為小區數值進行統計分析。測量株掛簽標記,以便連續計量[5]。

2 結果與分析

2.1 水分條件對葉片數量的影響

由表1數據計算得到表2,可以看出,一年植齡黃精B因素對葉片數量的影響僅僅是在5月表現出顯著差異,即在黃精苗期水分必須充足,要采取相應的灌溉措施保證出苗,而在6—8月無顯著差異;從表3可以看出,二年植齡黃精各月B因素均無顯著差異,即使是出苗期,也不受其影響,由此看出,隨著黃精植齡的增加,有抗旱性增強的趨勢。

2.2 光照條件對黃精葉片數量的影響

從表2、3可以看出,無論是一年植齡還是二年植齡的黃精,A因素對其葉片數量的影響均存在顯著差異,采取遮蔭措施栽植黃精尤為重要。從表4可以看出,2013年5—8月處理A1與處理A2的平均值比值分別為132.20%、139.96%、144.39%、146.30%,對應各月的增幅分別為 32.20%、39.96%、44.39%、46.30%,采取遮蔭措施要比全光條件對葉片增加更有利;2014年5—8月處理A1與處理A2的總值比值分別為123.28%、129.20%、133.39%、136.21%,表明在5—8月采取遮蔭比全光照措施葉片數量分別增加23.28%、29.20%、33.39%、36.21%。從2年A因素對黃精葉片數量影響結果分析得出,采取與其自然生境類似的遮蔭措施馴化栽植野生黃精,為其人工栽植的重要措施之一。

2.3 不同處理對黃精葉片數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一年植齡黃精各處理在5月存在極顯著差異,6—8月存在顯著差異。結合表5及2013年黃精葉片數折線圖(圖1、2)得出:處理A1B1各月葉片數量最多,其次是處理 A1B2,處理A2B1、A2B2的葉片數量,處理A1B1與其他3個處理相比各月增幅如下:5月分別為5.47%、22.18%、52.64%;6月分別為10.36%、29.85%、68.93%;7月分別為19.01%、43.20%、73.55%;8月分別為17.62%、44.03%、76.16%。從表3可以看出,二年植齡黃精各處理葉片數量只有在5月存在顯著差異,而在其他各月均無顯著差異。從2014年黃精各處理葉片數量折線圖看出,處理A1B1值仍然位居第一,其次是處理A1B2、A2B1、A2B2。其中處理A2B1、A2B2折線靠得很近,說明灌溉與否在二年植齡黃精栽培中區別不大。

2.4 同一栽培條件下不同植齡黃精葉片數量對比

從表5可以看出,各處理各月二年植齡黃精葉片數量均高于一年植齡黃精。相較結果如下:處理A1B1 5—8月增幅依次為74.26%、66.41%、65.24%、66.75%;處理A1B2各月增幅依次為77.00%、63.50%、64.97%、65.38%;處理A2B1各月增幅依次為68.90%、56.30%、65.10%、64.42%;處理A2B2各月增幅依次為112.46%、107.98%、95.20%、95.31%。由此表明,對于二年植齡人工馴化栽植的黃精,其葉片數量有隨著植齡增加而增多的趨勢。

3 結論與討論

綜合野生黃精二年人工馴化栽植葉片數量結果分析,采用遮蔭條件栽培對一年植齡和二年植齡黃精葉片數量增加的影響很大,比全光條件栽培葉片數量增幅顯著,這說明葉片數量不僅與黃精種性有關,與適宜的栽培措施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灌溉與否,只對一年植齡黃精出苗期影響顯著,對以后生長期并無顯著影響,出苗期是一年植齡黃精需水關鍵期[6-7]。同一栽培技術條件下,各處理二年植齡黃精的葉片數量明顯高于一年植齡黃精,有隨著植齡增加葉片數量隨之增加的趨勢,因此在實際栽培中要適當的增加施肥量來滿足葉片不斷增加的養分所需。本試驗結果僅局限于所設定栽培措施下的2年栽培黃精葉片數量結果分析,對于更高植齡人工馴化栽植黃精葉片數量變化結果,有待進一步研究。

4 參考文獻

[1] 王憨慶.寧南山區黃精規范化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24):12.

[2] 張艷艷,張嘉祥,袁曉靜,等.不同關照強度對二苞黃精生長發育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3(17):61-63.

[3] 何鵬程.多花黃精林下栽培技術要點[J].安徽林業科技,2015,41(4):68-72.

[4] 郭東義,李平.宜昌市不同產地黃精栽培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18):94.

[5] 戴琴,王曉霞,黃勤春,等.毛竹林下多花黃精仿野生栽培技術[J].中國現代中藥,2014,16(3):205-207.

[6] 李德勝.多花黃精臨夏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10):93.

[7] 章文前.不同郁閉度和坡位對毛竹林下套種多花黃精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6):12959-12960.

猜你喜歡
黃精影響
黃精
黃精臨方炮制的成分變化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黃精藥酒 助男性補益脾腎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養生抗衰有黃精
黃精的采收加工
黃精小檔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