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城市創建全國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的措施

2017-03-06 13:50王軍唐義軍朱芙蓉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創建措施

王軍++唐義軍++朱芙蓉

摘要 以鹽城市為例,介紹了該市在創建全國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過程中開展的各項卓有成效的工作,以供參考。

關鍵詞 全國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創建;措施;江蘇鹽城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287-01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信息化建設也不斷融入了互聯網元素,“互聯網+”正如火如荼地快速發展。在農業信息化發展進程中,堅持以農民生活需求為出發點、以農業生產為導向,大力推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服務,以及電子農務等多維度的信息化產業發展,集農業生產、流通、服務與管理為一體,快速推動“互聯網+”進程發展。以鹽城市“互聯網+”現代農業示范建設為例,闡述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優越性與必要性,并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鹽城市在創建全國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過程中,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 以電子服務為突破口,提供便捷服務,推進信息化入戶

為了實現信息化順利入戶,可將電子服務為突破口,大膽創新、先行先試,通過打造信息化平臺方式將多元信息整合起來,為農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務,在農業生產、流通、營銷等多個環節提供引導、指導、幫助。

1.1 大力推進信息化進村入戶試點的開展

目前,已經完成3個部級試點縣、1個省級試點縣的建設,并完成370家“益農信息社”,試點數量高居全省首位。此外,積極探索資源整合,將農村淘寶、銀行、郵政,以及保險等部門進行資源共享,將“益農信息社”打造成為農服務的“萬能超市”。目前,已建成“益農信息社-農村淘寶”合作點32個,“益農信息社-村郵站”合作點65個。鹽城市正在為爭取列入全國農業信息進村入戶首批試點城市而努力。

1.2 全面提升“三農”服務熱線

“12316”“三農”服務熱線實現“縣縣通”,組建技術專家團隊,實現熱線咨詢全覆蓋。此外,不斷強化信息分類管理,通過發送惠民短信,結合“蠶信通”“平安農機通”“12316”等短信平臺服務,共惠及農戶達13.6萬戶。

1.3 大力推進村級綜合信息服務

探索整合各類涉農服務,打造“一網通”為農服務新平臺,截至目前,已成功搭建“鹽城市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網”,提供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市場信息、民生服務、技術咨詢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惠及全市1 860個村,共計500多萬用戶[1-2] 。

2 以電子商務為著力點,全面推進農產品營銷網絡化建設

重點打造以電子商務為主的銷售平臺,借助于政策扶持,在專業人才培養、技術手段建設方面不斷發力,全面推動農產品營銷網絡化建設。

2.1 加快推進特色平臺建設

重點建設、完善優質營銷網站,如豐龍網、鹽城名特優農產品展銷網、鄉旮旯網等。此外,積極探索專業化服務與互聯網元素的結合,先后建成了農一網、蜻蜓農服網等側重于專業化服務的電商平臺,此外,在農村生活、就醫、農資供應等方面也提供了電商平臺服務。同時,加快推進休閑觀光農業電商化,打造了“e游東臺-森呼吸”電商平臺,網上訂購游客超過15萬人。

2.2 著力打造特色電商村

積極推進“一村一品一店”建設,推動電商與產業互動發展的新局面,已經成功建成具有當地特色的省級電商14家,涵蓋火雞、苗木、菊花、大閘蟹等產品,總量高居全省第2位。其中,較為典型的是東臺市,被評為國家級電商示范區,其苗木網上銷售額遠超12億元。

2.3 加強村級服務站點建設

“農村淘寶”華東第一村于2015年1月成功落戶鹽城。阿里巴巴先后在鹽城市設立了縣級服務中心6個、服務站點470個,此外,京東也在鹽城市布局農村電商服務,截至目前,共設立了電商服務中心7個、電商合作店84個,共計招募電商推廣人員2 000余人;蘇寧云商設立11個蘇寧易購直營店、9個加盟店、143個代理點,并建成了蘇北首家O2O體驗店蘇寧云店。

2.4 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

邀請南大商學院、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專家為鹽城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出謀劃策。2015年,鹽城市農業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了50億元大關[3-4]。

3 以電子農務為創新點,推進互聯網等智能化建設

以提高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覆蓋率為重點,強化示范引導和政策推進,加快推進農業智能化。

3.1 在示范區內大力推廣物聯網技術

目前,農作物智能監測與決策指揮系統初具雛形,已成功建成一個市級監測指揮中心、25個鄉鎮農情監測點,引進、吸收、整合了南京農業大學苗情光譜監測技術和安徽省糧食作物“四情”監測技術,大面積示范應用大田物聯網技術,可對“五情”(墑情、苗情、災情、病蟲情以及肥情)進行實時監控,通過實時監控、預警、分析、決策等功能模塊,在發現問題的同時,提供科學快速的解決手段與建議,其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

3.2 開展示范區工程

共建成互聯網示范區231個,覆蓋到水產、畜禽、園藝等多個領域。其中,阜寧閩中食品智能菇房、大豐鹽土大地耐鹽蔬菜智能溫室,以及東臺仙湖園藝作物智能育苗中心是設施園藝方面的典型代表;規模養殖方面,打造了江蘇悅達禽業智能化肉雞養殖系統、鹽都綠之島蛋雞自動化養殖等應用典型;水產養殖方面,建湖縣現代漁業智能監控,以及東臺華大水產智能養鰻場是優秀成功案例的代表。

3.3 大力發展數字農業

先后建成了“數字現代農業園區”“數字休閑觀光農業”等數字農業平臺,在提供地理信息服務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4 以電子政務為出發點,加強行政管理平臺高效化建設

4.1 依托信息化手段發展電子政務

依靠信息化手段來強化行政管理平臺建設,不僅可以提升管理決策效率,還能夠提升服務效能。一是門戶網站舊貌換新顏,將原有功能并不完善、信息化水平并不高的門戶網站進行改良、升級,不斷提升信息化內容的更新效率,充分發揮其信息化交流、指導作用。二是不斷推進農業數據中心的建設。依靠大數據手段,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跟蹤、市場行情分析預測、測土配方施肥等多個方面進行不斷提升。三是加快建設農業指揮平臺。建成了市、縣農業視頻會議系統。市農委和各級農委均建成了智慧農業監測與指揮調度平臺;鹽城市農委在全市政府機關中還率先開發應用了“綜合績效考核平臺”,提升了考核精準度。

4.2 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落實“電子四務”信息化建設

鹽城市是江蘇省農業大市,非常有必要在互聯網農業方面先行先試。在省農委的統一部署與指導下,積極開展“互聯網+”相關具體實踐工作,不斷在農業產業各領域中運用互聯網技術,積極落實“電子四務”信息化建設。一是實施“互聯網+生產”行動計劃,示范應用智能農業。在目前已有的示范應用基地良好的基礎上,新建智能農業示范點100個,進一步深入挖掘農業地理信息平臺其中的價值,將“數字規模養殖”“數字設施園藝”“數字耕地質量”“數字農產品市場”落到實處。為了進一步完善監測與決策指揮中心,組織實施該系統的三期工程,新建農情智能監測點10個。二是加快推進“互聯網+銷售”,不斷發展壯大農村電子商務。依托阿里、蘇寧、京東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新建村級電商服務站點200個,充分發揮農村電商平臺在農業市場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淘寶特色中國鹽城館、蘇寧易購鹽城館和京東商城鹽城農產品館。積極組織農業市場主體參加省“農業電商萬人培訓”,提升電商營銷技能和水平。三是實施“互聯網+服務”行動計劃,推進信息進村入戶。進一步整合電商、郵政、保險、銀行、通信等資源,新建200家村級“益農信息社”,此外,進一步推廣惠民短信服務,新增2萬戶用戶。為了降低信息化成本,可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微信、微博等平臺。四是實施“互聯網+管理”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加快農業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建設,提高農業行政管理效率、決策指揮水平。

5 結語

鹽城市將以全國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創建為契機,充分發揮農業信息化的優勢與良好基礎,力爭把鹽城市建為江蘇省互聯網農業示范區,試驗、示范與推廣農業信息化和互聯網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和新產品,推進農業信息進村入戶試點、智能農業建設、農資電商示范、農業大數據產業等方面的建設,促進鹽城市互聯網農業再上新臺階。

6 參考文獻

[1] 胡揚名,李燕凌.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問題:以湖南省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4(3):1-3.

[2] 熊春林,符少輝.基于AHP模型的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評價研究[J].情報科學,2014(12):109-114.

[3] 陳文勝,王文強.全國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省建設的湖南實證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4(6):160-164.

[4] 程杰.打造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省 強力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專訪河南省科技廳廳長賈躍[J].中國農村科技,2012(1):44-47.

猜你喜歡
創建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轉爐煉鋼脫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療科輻射防護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踐行“兩學一做” 培育文明風尚 推進全國文明單位創建上臺階
夢平安和諧班級
閱讀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