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鹿柴》英譯本中的語法隱喻現象

2017-03-07 03:36丘巧彤
小說月刊 2017年23期
關鍵詞:空山原詩人際

丘巧彤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22)

“語法隱喻”這一概念是韓禮德在《功能語法導論》(1985)中首先提出來的。在系統功能語言學中,語法隱喻根據純理功能可分為三類:概念語法隱喻、人際語法隱喻、語篇語法隱喻。概念隱喻主要分為及物性隱喻和名詞化;人際隱喻分為語氣隱喻和情態隱喻;語篇隱喻主要是指“主位結構”中的主位體現情況。本文將對《鹿柴》三個英譯本的語法隱喻現象進行分析。

原詩: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詩一:The Form of the Deer

So lone seem the hills;there is no one in sight there.

But whence is the echo of voices I hear?

The rays of the sunset pierce slanting the forest,

And in their reflection green mosses appear.

By W.J.B.Fletcher(1919)

譯詩二:Deer Enclosure

Empty mountain:no man is seen,

But voices of men are heard.

Sun’s reflection reaches into the woods,

And shines upon the green moss.

By Wai-lim Yip(1972)

譯詩三:In the Deer Park Hermitage

No people are seen on the mountain.

Only voice,far off,is heard.

Western light breaks through the branches.

Spread over the grass it shines green.

By Octavio Paz(1974)

表1 原詩及譯本中動詞的及物性分析

表2 原詩及譯本中的主位結構分析

1 “空山不見人”的語法隱喻分析

原文里動詞“見”是心理過程,三位譯者里Fletcher譯本使用了概念隱喻和語篇隱喻,將這句轉換為兩個過程:心理過程和存在過程來表達,及兩個主位結構:用環境成分So lone充當有標記主位,唐突而不自然;用存在過程there is作主位,又顯呆板而缺少詩意?!翱丈讲灰娙恕闭婷鑼懣丈降蔫脽o人跡,側重表現山的清冷空寂?!發one”的感受是要讓讀者自發產生,而非直言,故Fletcher所用lone似不恰當。原文心理過程側重心理感受,而非簡單地存在,Fletcher所用存在句也與原文意境有異。

漢語中,表環境意義的地點充當主位是很常見的,如該句的“空山”。但英語中,用地點充當主位則是有標記性的。不過,這里Yip譯本選擇和原詩同樣的環境成分作為主位,應該是出于詩學的考慮。而Paz譯本采用了語篇隱喻,以No people作為主位,換了一個視角,但卻更符合英語的習慣用法。

2 “但聞人語響”的語法隱喻分析

該句原文是陳述語氣,而Fletcher譯本采用了疑問句,并使用了原文沒有的關系過程,因此Fletcher在這句中使用了概念隱喻及人際隱喻。讓詩人現身說話:“But whence is wafted the human voice I hear?”這就等于讓詩人闖入了自己攝取的鏡頭之中,從而打破了原詩空寂無人的意境,讓讀者覺得只是詩人孤身在游覽“空山”,聽到人語聲卻又不見人影,心中暗悶,喃喃自語。

該句原文的“但”是“只、僅僅”的意思,屬人際主位。只有Paz譯本中使用了Only(人際主位),忠實原文本意。而Fletcher和Yip譯本使用了語篇隱喻,都譯成But(語篇主位),大概是對原文意思有所曲解。

3 “返景入深林”的語法隱喻分析

由及物性系統分析來看,三個譯本都使用了與原文一致的過程,也無涉及語氣間的轉換,因此,該句的三個譯本都無概念隱喻及人際隱喻現象?!胺稻啊贝颂幰馑紴椤跋φ铡?,三位譯者都選擇用動作者(主語)充當主位,與原文主位“返景”一致,突出原詩描寫的對象,因此也無語篇隱喻現象。三個譯本間的區別在于詞匯上的選擇,本文只考慮當中的語法隱喻現象,故不詳作討論。

4 “復照青苔上”的語法隱喻分析

該句的三個譯本中也是沒有涉及概念隱喻及人際隱喻。該句原文中的“復”意為“又、再”,屬人際主位,但三個譯本都沒有譯成像again之類的人際主位,因此它們都用了語篇隱喻式。Fetcher和Yip譯本用了語篇主位(And),連接更緊密。Yip譯本忠實原文,在翻譯中使用了無標記主位。而Fletcher和Paz譯本采用的都是標記性主位。Paz譯本的主語仍是上句中的Western light(it),而Fletcher譯本主語是green mosses,視角的轉換或許是對原文的不忠實,但未嘗不是一種新意。

總之,語法隱喻理論可以為詩歌翻譯實踐和研究提供一個新視角,為分析詩歌英語的語言特征提供了理論基礎,可為譯者選擇對譯語言“等價物”時提供評判優劣的標準和依據。

[1] 常晨光.語法隱喻與經驗的重新建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31-36.

[2] 潘玥,方文禮.概念語法隱喻——詩歌翻譯研究的新視角[J].江南大學學報,2008(2):100-103.

[3] 張瓊.《鹿柴》六個英譯本的語篇功能分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3):40-43.

[4] 張瓊.對《鹿柴》六個英譯本的經驗功能分析[J].肇慶學院學報,2015(6).

[5] 范文芳.英語語氣隱喻[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0(4):29-33.

[6] 張德祿.語法隱喻研究在中國[J].外語教學,2013(1):1-6.

[7] 黃國文.語法隱喻在翻譯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翻譯,2009(1):5-9.

猜你喜歡
空山原詩人際
空山
峨眉山月歌
搞好人際『弱』關系
從《戰國策》看人際傳播中的說服藝術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詞的人際功能探討
空山新雨后,自掛東南枝
由人際代詞與非人際代詞的對立看語體分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