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臨床血液檢驗誤差的關鍵性措施

2017-03-07 22:44孔祥富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49期
關鍵詞:例數標本血液

孔祥富

(山東省曲阜市陵城衛生院檢驗科,山東 濟寧 273155)

·診斷技術·

降低臨床血液檢驗誤差的關鍵性措施

孔祥富

(山東省曲阜市陵城衛生院檢驗科,山東 濟寧 273155)

目的分析臨床血液檢查誤差發生的原因,并對降低臨床血液檢驗誤差的關鍵性措施進行總結。方法本文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血液檢驗并出現誤差的標本75例作為實驗研究的對象,對標本誤差發生的原因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結果通過對本次實驗研究中75例出現誤差的標本進行分析發現,影響標本誤差發生的原因主要有標本采集錯誤、患者自身原因、標本送檢問題以及檢驗操作不當等。結論在臨床血液檢驗的過程中導致檢驗誤差的發生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為醫務人員操作不當所引起的,應該通過針對性措施的運用降低血液檢驗的誤差,提高血液檢驗的有效性和質量。

臨床血液檢驗;檢驗誤差;關鍵性措施

在臨床診療的過程中血液標本檢驗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如果血液檢驗出現誤差則會對患者的治療造成影響,不利于患者的更好治療和康復。因此,臨床醫學工作者應該對血液檢驗過程中可能導致標本出現誤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總結和提出改善對策,通過對關鍵性措施的運用降低臨床血液檢驗誤差的發生率。本文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血液檢驗并出現誤差的標本75例作為實驗研究的對象,分析了臨床血液檢查誤差發生的原因,并對降低臨床血液檢驗誤差的關鍵性措施進行了總結,實驗結果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本文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血液檢驗并出現誤差的標本75例作為實驗研究的對象,其中男性血液標本有43例,女性血液標本有32例,年齡最大的有75歲,年齡最小的為13歲,平均年齡為(49.4±3.2)歲,對相關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針對性總結誤差出現的原因,并據此提出針對性的整改對策。

1.2 方法

在有效的管理和督促下與檢驗科做好相關的工作,確保醫務工作人員對采集的血液標本進行嚴格按照臨床醫師的申請檢查項目進行檢驗,并對血液標本的溶血、外觀和血量進行嚴格的核對,對出現檢驗誤差標本的詳情進行了解,包括患者在采血過程中的狀態和采血量等,與此同時,也應該根據血液樣本的儲存環境與時間進行綜合性的評判,做好相關的記錄。臨床醫護人員應該對標本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和確定,將誤差根據發生的原因進行分類,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2 結 果

本次實驗研究中共有發生檢驗誤差的標本75例,血液檢驗誤差發生的原因包括標本采集錯誤、患者自身原因、標本送檢問題以及檢驗操作不當等,血液標本誤差產生原因:標本采集錯誤的血液檢驗誤差發生13例,占總例數的概率17.3%;患者自身原因:血液檢驗誤差發生例數為13例,占總例數的概率60.0%;標本送檢問題:血液檢驗誤差發生例數10例,占總例數的概率13.3%;檢驗操作不當:血液檢驗誤差發生例數7例,占總例數的概率9.4%。

3 討 論

3.1 臨床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產生的原因

3.1.1 患者自身原因

在血液標本的采集過程中,患者采集前后的一些狀況都會對血液檢驗的結果造成較大的影響?;颊唛L時間空腹或者是餐后人體內的血液成分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如果患者服藥則會因為藥物的作用對患者的血液成本發生變化,藥物所產生的代謝產物會與血液檢驗試劑發生反應,從而影響血液檢驗的結果。同時,患者在采集血液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情緒緊張或者是運動則會提高患者的腎上腺素、血清膽固醇水平,影響血液中的尿素氮、鈉離子和血小板、白細胞等含量,這些因素均會改變患者體內血液成分的含量,讓其與患者正常的狀態有所差別,從而造成臨床血液檢驗誤差的發生。

3.1.2 標本采集、送檢和檢驗操作原因

在標本誤差產生的原因中除了患者因素就是標本采集、標本送檢以及標本檢驗操作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在標本采集過程中采集血液量過多或者是過少均有可能會降低培養陽性率,引起血液凝固情況的出現,而標本采集時間的不對也會影響血液檢驗的結果。同時,在標本送檢的過程中如果送檢的時間較長則會引起溶血問題的出現,給檢驗標本結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在標本檢驗操作的過程中抗凝管使用的不正確以及各種操作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檢驗標本進行,均可能干擾血液檢驗結果,造成誤差的出現[1]。

3.2 降低臨床血液檢驗誤差的關鍵性措施

3.2.1 加強宣傳教育與指導

護理人員在采血前應該對每一位患者均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患者掌握抽血的注意事項,告知有血脂和肝功能檢驗要求的患者應該在采血前12小時禁食,并讓患者指導在采血前不能夠劇烈的運用,同時,停止可能對血液檢驗結果造成影響藥物的服用,做好患者身份信息的核對,避免患者因素對血液檢驗誤差造成影響[2]。

3.2.2 提高采血護士和檢驗人員的專業素養

科室應該對采血、送檢和檢驗的過程進行嚴格的規范,在采血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信息進行嚴格的核對,并反復詢問患者是否掌握了采血前的要求、是否空腹、是否服用影響檢驗結果的藥物,嚴格的按照各類檢驗所需要的采血量進行血液的采集,并在適當的位置進行采血[3]。同時,護理人員也應該嚴格的掌握血液標本送檢的時間,采集到空試管中的血液應該輕輕搖勻,避免劇烈晃動而出現的溶血現象[4]。檢驗人員在檢驗的過程中應該嚴格的遵循相關的要求和步驟,盡量因為采血護士和檢驗人員忽視而出現的血液檢驗誤差[5]。

3.2.3 減少客觀因素的影響

在血液采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也應該避免各種客觀因素對血液檢驗結果造成的影響[6]。如果患者在采血前有情緒緊張的情況則應該立即給予安撫,再將采血的操作過程向患者介紹一遍,消除患者的緊張出現,避免患者情緒對血液檢驗結果造成的影響[7]。同時護理人員在采血前也應該對采血血管進行檢查,在最合適的時間內完成采血,對生化儀器進行檢查,避免各種客觀因素對檢驗結果造成的影響[8]。

綜上所述,在臨床血液檢驗的過程中產生誤差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標本采集錯誤、患者自身原因、標本送檢問題以及檢驗操作不當等,因此,應該加強護理人員和檢驗人員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明確血液檢驗的標準降低檢驗誤差發生的概率。

[1] 顧 兵,張麗霞,張建富.臨床血液檢驗圖譜與案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16.

[2] 錢林娟,范春雷,湯群利,等.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31-431,432.

[3] 錢可瓊.淺談血液檢驗中的安全保護措施[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8(11):4850.

[4] 成能斌.血液檢驗中的安全問題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0,15(1):82-83.

[5] 楊玉林,王喜英.血站血液檢驗的室間質量控制和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

[6] 潘慶珍.50份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13):141-142.

[7] 陳湘艷,段惠麗,熊 艷.等.50份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分析[J].北方藥學,2012,09(2):84.

[8] 李新惠.關于不同臨床血液檢驗的陽性率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0):1845-1845.

R446.11+3

B

ISSN.2095-8242.2017.049.9633.02

本文編輯:吳 衛

猜你喜歡
例數標本血液
3D打印技術在動物標本中的應用
鞏義丁香花園唐墓出土器物介紹
COVID-19大便標本采集器的設計及應用
人工膝關節翻修例數太少的醫院會增加再翻修率:一項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多彩血液大揭秘
教你制作昆蟲標本
神奇血液
患者術后躁動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報廢血液的初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