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生態環境保護和新型城鎮化的融合

2017-03-08 20:02張潔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新型城鎮化融合

張潔

摘要:近年來,伴隨工業化及城市化的迅猛前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間的矛盾日漸突出。所以為了促進國民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在建設新型城鎮的過程中,理應挑選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新型城鎮化的融合。本文對當前城鎮化建設的生態特征進行了詳細探究,并站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上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對策,希望可以為生態環境保護和新型城鎮化的融合增磚添瓦。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新型城鎮化;融合;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F291.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0-01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前進,中國城鎮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著,國民的生活水平亦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毫無疑問,城鎮化的發展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而言有著特別大的促進作用,然而近年來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卻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盡管城鎮化建設屬于中國的發展戰略之一,然而生態環境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加之,新型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融合能夠有效地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如何采用恰當的措施,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新型城鎮化的融合便成了當下城鎮化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城鎮化建設的生態特征

(一)空氣污染

就目前來看,我國城鎮化建設給生態環境造成的最大不利影響即空氣污染。鑒于城鎮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大氣里的工業廢氣及汽車尾氣日漸增多,致使全國諸多區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霧霾現象,同時霧霾的天數亦呈持續上升趨勢。此外,各省市的PM2.5指數也逐年上升。

(二)噪音污染

城鎮道路容易發生擁堵情況,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異常繁忙,特別容易引發交通噪音;城鎮各類工業機器、設備的高速運轉將導致工業噪音出現;城鎮里各類建筑施工現場的各類建筑設備的運轉會導致建筑噪音的出現;同時,城鎮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比方說娛樂場所等,則會導致生活噪音出現……諸如此類的噪音污染對于國民的身心健康是特別不利的,甚至還會給人類帶來失眠,抑或記憶力衰退等后遺癥。

(三)綠地缺乏

眾所周知:綠色植物不僅能夠平衡氧氣及二氧化碳,同時還能夠使氣候得到較好地改善,有利于土地利用率的提升。但是近年來,各地方政府在進行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卻時常存在僅重視經濟效益,無視環境保護的問題。政府將重心放在了工業、交通運輸業等方面的建設上,卻忽略了城市綠地的發展,如此便造成了城市綠地面積較小局面的出現。

二、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新型城鎮化融合的措施研究

(一)落實新型城鎮化道路

在進行城鎮化建設時,我們理應清楚地意識到:城鎮化的建設不可一蹴而就,而應以城鎮化發展規律為依據逐步推進,切不可人為造城,應落實新型城鎮化之路,完成城鄉統籌及一體化目標,創建生態宜居型城鎮,并促進城鎮三大產業的協調發展。此外,各級地方政府還需以本地實際情況為依據,科學擬定城鎮化規劃,嚴格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在制定規劃過程中,我們理應給予循環經濟的發展及新型城鎮建設充分的重視,理應把構筑循環節約型社會看成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同時,我們還需擬定節能、節水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專項規劃,明晰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目標及工作重心,為生態環境保護和新型城鎮化的協調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轉變經濟發展模式

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依然處于相對落后的階段,所以我們理應革新經濟發展模式,確保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可以和國際經濟發展模式接軌。此外,為了更好地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新型城鎮化的融合,我們還需做到如下幾點:第一,對經濟市場發展規律展開探究,以切實促進資源利用率的提升,讓政府所具有的管理作用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第二,給予傳統行業的改革創新充分的關注,革新傳統行業的行業機構,綜合信息化及工業化,推動現代化產業建設;第三,大力推動服務業的發展,進而確保環境保護業的穩步發展;第四,進一步發掘城鎮消費潛力,拉動內需,推動城鎮的健康發展;第五,促進對外開放水平及國民素質的有序提升,確保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三)樹立生態環境保護理念

毋庸置疑,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絕大多數生態問題均是由于人類缺少環境保護意識而造成的。因此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如何讓人們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便成了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的重中之重。當前,我們可以選用的幫助民眾創建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其一,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借助電視及網絡等公共媒體,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民眾對環境保護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二,定期組織生態環境保護活動,讓民眾加入到生態環境的保護之中。

(四)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系確保生態環境平衡的根本前提。惟有健全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方可真正做到限制企業生產,進而實現保護環境的終極目標。所以我們理應創建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對污染多,能耗大的行業展開嚴格的的監管,如此方可于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確保生態環境的穩定。再者,由于創建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不但可以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亦可加強政府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及生態環境的監管。所以我們理應對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情況展開全面的探究,定期公布與之相關的環境質量,并且還應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當然,我們還需在國民的居住區域展開環境監測,以切實促進民眾生活質量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切不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在進行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理應秉承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與新型城鎮化的融合,并通過落實新型城鎮化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創建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及建立健全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等措施,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新型城鎮化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林飛.關于新型城鎮化的幾點思考[J].觀察與思考,2014(06).

[2]路日亮,王丹.試論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4(01).

[3]許崇正,焦未然.找準新型城鎮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平衡點[J].改革與戰略,2013(12).

[4]榮宏慶.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探析[J].改革與戰略,2013(09).

猜你喜歡
生態環境保護新型城鎮化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