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的難點與原因分析

2017-03-08 02:52王兆慶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社會養老保險難點農民工

王兆慶

摘要: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低、社保待遇低、退保率較高,與制度建設、監管不全、保險意識缺乏等問題有密切聯系,需要針對實際情況做好制度層面改善,做好企業監督,加大社保宣傳,改善滯后的農民工保險觀念,提供更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讓農民工享受更優質的保障。

關鍵詞: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難點;原因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當下我國農民工在社會養老保險方面存在一定操作難點,該群體參保率低、社保待遇低、退保率較高的問題一直是社會養老保險相關機構關注的重要問題。在農民工群體中推行社會養老保險存在較大的困難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做好對應的制度層面改善與意識層面宣傳,從而才能達到對農民工更好的社會養老保險保障。

一、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操作難點與原因

(一)缺乏對社會養老保險的信任與認識

對于大多數農民工而言,更多的追崇“養兒防老”的老舊觀念,認為與其長期繳費等待多年后的保費回饋,不如將錢存在自己口袋靈活運用,這種較為傳統短視的養老觀念與金錢觀念促使其群體參保率較低。同時當下農民工群體社保待遇相對較低,從而導致他們缺乏參保的積極性。對于社保運營規律缺乏充分認識,對于數十年后的保費兌現承諾存在質疑,缺乏足夠的信任感。尤其是社會上對于社會養老保險現狀的非議與偏見,謠傳內容也導致人們整體對社會養老保險缺乏足夠的信任,加上農民工所接受的信息不對稱狀況,導致對社保誤解逐步擴大化,引發整體參保積極性難以有效提升。

(二)缺乏足夠經濟能力

農民工收入缺乏穩定性,大多數人員屬于臨時工、兼職、季節性工作人員,收入不固定與收入水平低導致其缺乏足夠的參保經濟保證。他們中大多數從事餐飲業服務人員、家政服務人員與建筑施工工人職業,多數屬于人們不愿意從事的職業,同時工資比城市平均水平更低,個人的收入在支付了城市務工生活所需后沒有太多的節余,他們的費用要照顧兒女與贍養老人,生活支出費用多,甚至會產生入不敷出的情況,因此沒有多余經濟能力去支出相對較高的社會養老保險費用。

(三)參保、轉移接續辦理困難

由于農民工的工作性質具有較大的季節性,缺乏長期穩定性,因此會由于季節變化而頻繁的更換工作單位、工作地點,進而導致流動性較大。而我國社會養老保險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管理,因此流動性會導致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較大沖突。

二、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操作方法

(一)做好法律制度層面保證

要提供農民工更完善的法律層面保障,需要對依據農民工現實工作狀態做對應的勞動法具體內容與范圍細則的修整,確保農民工權益的保障。其二,要完善相關社會保險法,確保農民工應有的保險法律層面保障??梢葬槍r民工情況做針對性的保險內容說明。其三,需要針對農民工保證制度配套的協調系統。在當下我國農民工社保與醫保都會存在一定異地報銷等阻礙,因此需要做好跨區域性的協調機制配合管理。

(二)改善戶籍制度達到城鄉一體化保障建設

傳統的戶籍制度已經不能滿足于當下快速流動性的人口狀態,因此需要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改革傳統戶籍制度。該舉措首先可以擊潰傳統的戶籍偏見,減少城鎮與農村人口的偏見性界限,社保在面對城鎮與農村人口應做公平性的對待,做好制度上的全面保證;其次,可以有利于農民工社保工作的開展,有效的適應農民工流動性的工作特性,讓農民工能夠較好的享受異地社保與醫保等權利的享受。

(三)土地保證轉為制度保證

在當下制度狀況下,較大比例的農民工都缺乏有效的養老保險保障。農民工頻繁性的外出務工,會導致農村的空巢與土地荒廢情況,該問題也引起了國家的關注,因此需要有效的做好農民工養老保險從土地保證逐步跨越到制度保證。該轉變就是讓土地使用權轉變為個體承包與集體承包的狀態,由承包方為外出務工的農民工繳納對應的社會養老保險,由此可以激活農村經濟,提升農村土地利用率,避免土地荒蕪等資源浪費,同時也保證了農民工的個人社會保障利益。但是該處理需要改變農民原本的較為保守的意識,同時要做好各方利益的協調,從而促成該項工作的完成。

(四)做好農民觀念升級

要改變農民工原本滯后的養老觀念與金錢觀念,尤其是農民工中部分人員文化水平較低,要做好應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說明,通過多渠道做積極的知識宣教,讓農民工逐步建立完善科學的保險意識。要強調社會保險的性質與價值,讓農民工充分認識到保險可以有效的為當前與未來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提升對自身保障工作的重視。對于社會上錯誤的社會養老保險信息做必要的解說,促使農民工參保積極性提升。其次,要做好參保與社保管理流程的說明,將其流程公開透明化,讓農民工能夠較好的信任社保與擁護社保的推行。其三,需要不斷的完善社保制度相關的保障制度建設,通過多渠道提供便捷的咨詢服務,讓農民工有更方便的渠道了解相關知識,從而有效的參與到社保參保事宜中。

(五)加大對企業的監督

要加大對于企業在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事宜上的監督。首先,需要通過聯合機制做好各部門的合作,對于參保人數與數額要做好監督,及時發現問題予以糾正。例如在企業繳納稅費中需要讓其提前上交養老保險基金的有效憑證審核;其次,需要做好執法管理,要做好媒體監督與其他社會監督力量,從而有效的對企業相關工作上的監督,做好舉報監察體系建設;其三,需要做好企業內部對職工社保管理工作的公示,讓農民工對自身社保繳納情況有清晰的了解與監督。

三、結束語

對于農民工群體需要進行更多的政府層面的關懷與制度保障,讓農民工有能力參保,加強參保觀念,做好企業監管,提供公平的保險享受制度,讓農民工改變滯后的保險意識,享受更為寬松貼合的保險保障環境,為農民工當下與未來的生活提供更有保障的物質保證,促進和諧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任輝,傅晨.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農民工市民化[J].西北人口,2014,(5):68-72.

[2]李珍,王林昌.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研究述評[J].經濟研究導刊,2014,(3):59-62,83.

[3]胡小麗,荊元琪.試析影響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參?!睜顩r的因素--基于天津市濱海新區的調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9):216-217.

猜你喜歡
社會養老保險難點農民工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