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建立初探

2017-03-08 04:06李虹敏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李虹敏

摘要: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是各級審計機關的重要審計內容,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在部門預算執行中如何更好的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本文介紹了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建立的背景與意義,并探討了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的建立思路,重點研究了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型的建立,通過探討得出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建立的可操作性和大力推廣的可行性。

關鍵詞:部門預算執行審計;計算機輔助審計;模式建立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是指各級審計機關依據本級人大審查和批準的年度財政預算,對各預算執行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籌集、分配和使用財政資金情況的真實、合法、效益性所進行的審計監督,是各級審計機關審計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目前,各級各部門基本實現了財務核算、預算管理等的信息化,傳統的手工審計方式已無法滿足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各部門的信息系統,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通過把傳統的審計思路轉換成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并建立相應的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型,分析電子數據,查找問題,才能更好地完成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進一步發揮審計效力。

一、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建立背景與意義

信息化不斷發展,各級各部門均實現了財務核算、預算管理等的信息化,適應時代要求,迫切需要審計人員使用計算機技術輔助審計;與計算機輔助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也相繼出臺。被審計單位應當按照審計機關的要求,提供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電子數據和必要的計算機技術文檔等資料。審計機關在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審計時,被審計單位應當配合審計機關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這也為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實施提供了法律保障;近年,《現場審計實施系統》、《審計數據采集分析軟件》等審計軟件在審計系統中推廣運用,也為計算機輔助審計提供了技術支持;為了培養能勝任計算機審計的專業技術性人才,審計署、各級審計機關均定期開展計算機審計相關培訓,并要求培訓人員學以致用,從而使得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有人員保障。因此,在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時運用計算機技術輔助審計是必然的結果,對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建立的探究有其現實意義。

二、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建立探究

(一)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建立思路

信息化的發展,電子數據量的劇增,審計人員已不能單純的采用傳統的審計方式,逐個的查看每一筆交易資料,而需要建立相應的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審計。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模式的建立,就是將計算機技術運用于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除了集合計算機審計特有的方法外,最主要的就是轉變觀念,將傳統的手工審計的思路轉換成運用計算機技術輔助審計,圍繞部門預算編制以及執行的合法、合規、效益性進行審計。

(二)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模型建立

審計人員構建審計模型輔助審計時,通常需要經過數據采集、數據清理、數據轉換、數據驗證,然后根據需要構建審計中間表,進而形成計算機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具體如下:

1.數據采集

在審計時進行的數據采集,就是根據審計的需要,采集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中或其它相關電子數據的過程。采集數據的工作主要圍繞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采集來開展。在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財務數據重點采集的數據包括:會計科目表,憑證表、余額表,輔助表等;業務數據的采集主要有:預算指標表、追加預算表,撥款記錄匯總表、憑證明細表、年初數表、項目表、科目代碼表等數據表。

2.數據清理、轉化與驗證

數據采集完成后,需要對采集來的數據進行清理。主要原因在于:被審計單位的數據來源渠道多樣、種類繁雜,數據可靠性不足,可能存在一些數據質量問題,為了滿足后面計算機審計數據分析的需要,不讓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后續審計工作所得到的審計結論的準確性,因此,完成數據采集后,審計人員必須對從被審計單位獲得數據進行相應的清理。

3.建立計算機審計模型

經過采集、清理、轉換以及驗證后,數據的存儲形式已大致能滿足構建審計模型的需求。圍繞具體的審計事項,將現有數據進行整合,形成一系列審計中間表,將這些審計中間表集中到我們的審計處理軟件中,就可以建立各種審計分析模型了。

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型的建立主要分為從橫向、縱向的整體數據進行比對的宏觀分析模型以及面向數據的從微觀角度進行的分析模型。

(1)宏觀分析模型建立

宏觀分析模型注重從整體對數據進行分析,橫向、縱向上比較部門不同年份、季度、月份預算執行情況,例如將部門“三公經費”進行年度對比,可以從總體上把握部門執行厲行節約條例情況。最終,實現從大局上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來解決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宏觀分析模型的建立,主要使用的是各種審計軟件的分析匯總功能,通過分析匯總形成部門不同年度、季度、月度不同指標的匯總數據,然后實現數據的對比,還可以輔助使用各種統計圖表,例如柱狀圖、餅狀圖、條形圖、直線圖等,從而更加直觀的看出其變化趨勢,在趨勢中看出問題,達成審計目標。

(2)微觀分析模型建立

在現有審計環境下,審計的對象不再局限于文檔、表格、描述等,主要的審計對象是電子數據。審計證據的獲得,多是采用計算機技術構建微觀審計分析模型,分析電子數據取得。例如,在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通過數據采集、整理后形成審計中間表:部門預算指標表、收入以及支出表,然后將三張表關聯后對比分析,便可以直觀的看出單位指標、收入以及支出之間的差異情況。

三、結束語

在實踐中,大量運用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能大大提高審計部門的審計效率,減少人為判斷因素造成的影響,提高審計結論的客觀性。同時,部門預算執行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式的建立,在原理上并不復雜,可以進行較大范圍的推廣。在計算機審計方面,儲備相應人才,發揮計算機審計的優勢,也是時下審計部門積極籌備及執行的重要方案。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開展審計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01〕88號)[S].國務院辦公廳,2001.

[2]王曉霜.計算機審計(第二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