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金庫”檢查的難點與對策

2017-03-08 04:12邵文瓏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小金庫對策

邵文瓏

摘要:“小金庫”成因的復雜性、手段的多樣性和存放的隱蔽性等特點,“小金庫”的檢查往往面臨較多困難,檢查成效難以提高。如何破解“小金庫”檢查中存在的諸多難點,快速提升檢查效率,已成為“小金庫”治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金庫”;檢查難點;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小金庫的成因、表現形式與用途

(一)“小金庫”成因。設立“小金庫”的原因既有客觀體制因素,也有主觀故意因素。一是財經法紀意識淡薄,財務管理不規范,給私存資金、設置賬外賬提供了條件;二是出于私利考慮,將“小金庫”資金作為業務活動的潤滑劑,甚至是輔路搭橋、溝通關系的秘密武器。

(二)“小金庫”的主要表現形式。一是隱瞞收入,包括:違規收費、罰款及攤派不入賬,資產處置、出租收入不入賬和經營收入不入賬等;二是虛列支出,包括以會議費、勞務費、培訓費等名義套取資金,虛列支出轉出資金,以非法票據騙取資金等;三是往來款項,即利用上下級或關系單位之間相互轉移資金等。

(三)“小金庫”的用途?!靶〗饚臁百Y金主要用于不便于在規定賬簿核算的內容,包括:以為職工謀福利、留住人才為借口亂發獎金、補貼,拉關系走后門進行請客送禮或為有關部門付賬,小團體旅游的費用,購置不便公開的商品,少數人私分,以及用于用途不便公開或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等。

二、“小金庫”檢查的難點

(一)業務背景了解難。單位內部管理的薄弱環節是誘發“小金庫”滋生的土壤,由于單位性質不同,其業務流程和運作方式迥異,專業方向也各有不同,“小金庫”問題易發生的環節和表現也不盡相同。由于部分單位存在機構層級多、下屬單位數量大、財務賬套設置多、業務范圍涉及廣、業務流程復雜和專業性強等特點,給檢查帶來較大困難,短時間內難以全面了解被查單位整體運行情況和業務流程。

(二)財務線索發現難。隨著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的不斷引入,企業財務管理逐漸脫離了傳統會計從制作憑證到編制賬冊的過程,財務系統逐步成為ERP的內嵌組成部分,賬目和原始憑證的查閱變得更為繁瑣復雜。且各單位的財務系統千差萬別,檢查人員熟悉財務系統的使用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加之財務系統具有的自我調整、校對功能,從電子賬冊和電子憑證本身已很難發現財務線索。

(三)內查外調配合難。大多數被調查單位和人員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往往無故推諉或拒絕,很難調動其配合調查的積極性。而內部人員為了保全部門和自身利益,通常會三緘其口,明知有違規違紀現象也不能堅決抵制,甚至同流合污,給檢查設置障礙。

(四)審查談話開口難。經辦人為保全自身利益,大多采取消極拖延、避重就輕等方式,躲避檢查人員的審查談話,以求達到拖延檢查時間、回避檢查問題的目的。而目前財政檢查可采取的強制手段比較薄弱,難以對經辦人形成較強的威懾力。

(五)處理處罰支持難?!靶〗饚臁眴栴}在實際處理處罰中存在較大阻力。一方面,被檢查單位大多偏袒、庇護當事人,不能全面支持檢查機關的處理決定,難以落實相關的行政處分、處罰;另一方面,針對“小金庫”問題定性和處理處罰的相關法規政策不完善、不具體,處理、處罰難以找到合理、恰當和準確的法規依據。

三、破解“小金庫”檢查難點的對策

(一)“三個震懾”擴大“小金庫”自查成果。

一是依靠會計信息檢查成果,形成技術震懾。將“小金庫”檢查與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深入結合,全方面、多角度反映被查單位整體財務狀況,深入挖掘其在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漏洞,以專業水準幫助被查單位糾正錯誤,以點帶面,提升管理水平。通過這一過程,展示檢查隊伍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政策理論水平,在業務能力和檢查技巧方面對被查單位形成震懾。

二是依靠“小金庫”政策講解,形成制度威懾。在自查督導中,應充分利用“自查從寬、被查從嚴”的政策,督促被查單位主動暴露問題,不留死角。檢查進點后,首先召開部門負責人和下屬單位財務負責人見面會,宣傳政策法規,講清利害關系,要求將自查自糾報告、報表收集存檔,以便甄別問題性質。同時,采取以自查問題和金額多少作為選擇重點抽查對象的依據,打消有關人員的僥幸心理,主動配合檢查工作,爭先申報“小金庫”問題。

三是利用多種舉報手段,形成監督威懾。人民來信來訪能較為如實反映被查單位的內部矛盾。檢查進點后,應及時將現場檢查辦公地點、辦公電話進行公告,并在醒目位置設立舉報箱,使職工、群眾可以方便進行舉報并提供違規違紀的佐證。同時,采取現場約談等溝通方式,使“小金庫”檢查成為職工的熱議話題,使被查單位形成被監督、被公告的輿論壓迫感,自查自糾的主動性大幅提高。

(二)“四個注重”多線索打開“小金庫”檢查局面

一是注重外圍調查。外圍線索是發現小金庫的首要突破口。一是深入外圍場所,如出售消費卡的商場、對外出租的辦公、宿舍樓等等固定資產所在地;二是接觸外圍人群,如商場發貨人員、辦公樓的保安、清潔工等物業人員;三是了解外圍情況,如商場發貨單是否與發票一致,對外出租的辦公樓的租期、租用對象等。通過外圍調查,反映外來收入和對外支出的對象和內容,以便與賬內情況相互印證。

二是注重內部詢問。內部詢問是發現單位內部互轉收支、虛報冒領等情況的重要手段。一是了解單位的機構設置和職責權限,重點關注掛靠的機構和各類協會,利于發現上下級單位之間互相轉移收支;二是了解定崗定編和在崗退休情況,利于發現是否有虛報冒領、吃空餉私分的情況;三是了解各類資產的登記管理,利于發現將是否存在部分房產及其他資產置于賬外使用等情況。

三是注重反常行為。各類細微的反常行為是“小金庫”檢查的重要線索。一是關注賬務處理與原始憑證的反常,注意檢查原始憑證的真偽以及與記賬憑證是否吻合,格外關注與正常思路不符的賬務處理;二是注重相關業務人員態度的反常,如突然的請假或對某個問題刻意的回避;三是注重對管理臺賬和原始單據的反常,如原始單據申領人簽名的筆跡相似,管理臺賬與實際盤點不符等情況。

四是注重業務信息。重要的業務信息往往隱藏關鍵線索。一是重大決策紀要,了解“三重一大”事項的決策方向和目標,有利于發現投融資、利潤分配和薪酬福利方面的違規違紀情況;二是內控制度,內控中的薄弱環節易影響生產經營業務流程的順暢運轉,有利于發現操作違規、套取資金等問題,三是收發文登記簿,查閱收發文便于發現稅收政策執行、薪酬工效掛鉤、會計報表合并等的重要線索。

猜你喜歡
小金庫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基于新時期經濟學視角的“小金庫”治理對策探析
論“小金庫”的違法性及治理對策
“小金庫”“大毒瘤”
——基層監督干部眼中的“小金庫”治理
對“小金庫”治理工作的認識和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