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學校會計工作的有效改進措施

2017-03-08 04:16王永紅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會計問題改進措施

王永紅

摘要:隨著經濟市場化的發展,學校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怎樣使得學校這種教書育人的事業性單位適應現階段的發展形勢已經成為了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自身都在重點考慮的問題。學校會計人員所具有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的財務狀況以及發展能力,所以一定要提升學校會計人員的能力,使其適應現代競爭機制。本文主要闡述了學校會計工作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學校會計;會計問題;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一、當前學校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會計基礎工作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據有關調查分析,當前我國學校會計工作中,領導對于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視意識不強,導致在實踐中,極大地影響了學校會計工作的成效。學校會計基礎工作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元,例如,會計憑證填寫、會計資料歸檔、會計數據分析、會計表格填制等,都屬于學校會計基礎工作的內容。不過,由于這些工作在學校整體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較小,而且,其產生的作用與效果也是間接的、滯后的,出于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不少學校的領導對于會計基礎工作不是很重視,有的甚至認為其會耗費很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正是由于存在這樣的思想,使得學校會計實踐工作一直都比較低效。

(二)學校會計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不少學校在設計會計制度的時候,沒有完全按照會計工作制度來進行,而且在制定制度的時候,也沒有立足學校實際,使得會計制度不切合會計實踐需求,導致會計工作效率不高。同時,由于學校涉及的基建項目比較少,因此,在預算管理方面,大部分學校沒有建立預算管理機制,預算執行力度也比較低,因此,在資金利用和賬目管理方面,其準確性和實效性不高,制約了學校會計工作的發展進步。

(三)會計監督機制不健全

提高學校會計工作管理與控制水平,必須要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機制,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校會計工作缺少有力的監督,大大降低了其規范性和有效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校會計監督制度不健全、監督體系不完善,在進行會計監督時,無章可依,無據可循。由此導致學校會計工作存在一些漏洞,被不法人員利用并實施違規、違法行為。由于學校領導對于會計基礎工作重視不夠,使得會計監督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實和貫徹執行,而且,學校會計管理也存在職責不清晰、權責不明確等問題,也難以充分發揮會計監督的作用。缺少的監督,將會引發會計管理工作失范,對學校的整體管理也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四)會計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有待提高

一般來說,學校都往往比較重視升學率,大部分資源都投入到教育教學和科研方面,對于會計工作人員的培養和培訓則很少。調查現實,當前我國學校會計工作人員普遍存在專業技能水平比較低,專業知識滯后和職業道德素質不高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會計工作水平的提高。部分學校的會計人員由本校教師擔任,這些教師既沒有接受專業、系統的會計知識與專業技能培訓,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會計工作的先進理念、方法和技能等,因而,在開展快計工作時,經常會比較盲目。另外,學校人事變動也往往比較頻繁,受此影響,會計工作人員更換頻率也非常高,在交接工作的時候,經常會存在數據資料丟失或不完整等問題,既不利于會計工作健康、良性地開展,也容易滋生腐敗。

二、提升學校會計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視基礎會計工作,提高學校會計工作規范性

會計基礎工作是重要的基礎內容,對于提高學校會計工作水平非常關鍵。為了提高學校會計工作的有效性,學校管理層必須要重視基礎會計工作,以此來上行下效地確保學校會計工作有效開展。另外,學校對于會計工作內容的科學界定與宣傳也至關重要。學校需要增加會計工作人員的培訓機會,并在學校教職工內加大會計宣傳力度,提高大家對于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學校會計工作人員也應當不斷解放思想,通過積極和廣泛的學習,來不斷提高自身會計專業技能和知識素養、道德素養,在會計工作中,嚴格遵守相關制度,不斷提高會計工作的規范性,為學校各項工作提供基礎和保證。

(二)完善學校會計制度

學校應當從制度建設上,來完善會計制度,建立切實可行的會計管理制度,并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職責范圍進行明確,使其做到各司其職。會計制度在會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約束作用,是規范學校會計工作的依據,也是提高會計工作效率的保證。學校在建立會計制度時,應當根據學校會計工作實際,不斷完善和健全原有的會計制度。另外,還要細化學校會計工作,明確會計職務,加強對會計相關的各種票據的規范管理,以提高會計數據的安全性、準確性。合理配置會計崗位,實現會計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與制約。

(三)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體系

建立會計監督體系可以使得學校各部門的會計工作更加規范,進而有效提高學校會計工作水平。學校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應從兩方面進行:首先是學校內部會計監督體系的建設,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會計授權審批制度,授權審批制度可以有效控制相關工作人員的權限、工作范圍及職責,對學校重要支出項目進行審批處理,進而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同時,要合理劃分工作崗位,合理設置崗位工作內容與職能,監督控制各部門工作人員的會計行為,切實落實會計工作程序,保證會計人員的工作質量。

(四)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技能與素養

在學校會計工作的改進過程中,需要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技能水平與專業素養。尤其是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教育制度的改革,針對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學校要積極做好相關培訓工作,及時完善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結構,及時融入一些時代性比較強的培訓內容,如最新的會計制度、會計準則以及會計電算化等方面的知識。此外,學校要格外重視會計工作人員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道德意識的培育,這對于會計工作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任秀珍.會計人員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及其提高的方法和途徑[J].現代商業,2010(27):69-73.

[2]陸兆兵.淺談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J].商業經濟,2010(24):21-24.

猜你喜歡
會計問題改進措施
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問題的探討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公路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改進措施
主變冷卻器全停跳閘事故分析及改進措施
壓片機加料器充填葉輪的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