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2017-03-08 04:29石勇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成本分析人民幣國際化

石勇

提要: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全面融入經濟金融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更具緊迫性。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收益和成本問題也將顯現,需要密切關注面臨的風險,盡可能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本文分析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與收益效應,并對之進行了比較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即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為此,需要在當前形勢下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為擴大中國的世界影響力而做出重要一步。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收益分析;成本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2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

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仍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元仍然處于壟斷地位,但是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出現,美元的霸權地位已經出現松動,而改革從單一化到多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已經十分必要和緊迫。為此,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促進多元貨幣體系的形成,就更加意義重大。加速人民幣的國家化進程,將有助于中國獲得更大的話語權,有利于中國保持經濟政策的獨立性和國內經濟的穩定,同時也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外匯儲備的安全問題。人民幣的國際化能減少匯率風險,有利于促進中國對外經濟的健康發展,提高國際金融競爭力,長期以來“中國是貿易大國、貨幣小國”的狀況也將逐漸被改變,全球貨幣體系的格局將隨人民幣的國際化而改寫。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就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走出去成為國家新的戰略主題,為此,中國將更加加大資本輸出和產品輸出,這將進一步增加境外對人民幣的需求,同時,隨著對外貿易的擴展,人民幣的境外流通也逐步加大,這些都在擴大人民幣的國際金融市場份額的,為人民幣國際化做出了充分的鋪墊。

美國財政部發言人2015年11月14日稱,奧巴馬政府表示一旦人民幣符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條件,計劃支持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之后,這不僅是對中國在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中地位不斷上升得到認可,也讓更多的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這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義及實質意義。

人民幣國際化是把雙刃劍,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能促進中國的影響力的提高,但是同時,也要正視在國家化中存在的風險。這就要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和收益進行分析,從而做到趨利避害,推動人民幣國家的順利進行和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分析

(一)可計量的經濟收益

可計量的經濟收益中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國際鑄幣稅收入,另一部分是對境外儲備資產進行金融運作凈收益,下面就分別論述一下各自收入的組成。

1.國際鑄幣稅收入

國際鑄幣稅是一國貨幣國際化后的主要經濟收益。所謂國際鑄幣稅是指一國貨幣流通超越國界后,發行國因其發行貨幣為它國所持有而得到的凈收益。在貨幣發行中,向社會頭發多少的貨幣,就會產業乘數效應,減去現代信用貨幣的成本,會創造出名義鑄幣稅收益,但是在通常情況下,通貨膨脹效應會對該收益產生影響,因為通貨膨脹會對貨幣的實際購買力造成負效應,降低貨幣實際購買力,因此,實際鑄幣稅公式為

Sn=M/P

(Sn表示實際鑄幣稅;M表示新增貨幣供應量;P表示通貨膨脹率)

人民幣國際化后,貨幣持有范圍就會擴大,從本國居民擴大到國外非居民,從而,鑄幣稅收入范圍也相應擴大,大大增加了鑄幣稅收入。人民幣在國外的存在形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現鈔,一種是央行所持有的該國貨幣儲備資產。但是,由于國外的人們持有的貨幣現鈔數量有限,并且國外非居民持有的這部分貨幣是由于本國居民持有的貨幣流出而形成,數量有限,并且這部分小的收益已經在國內鑄幣稅收入中有所體現。在貨幣在其他的國家央行中持有的貨幣資產,我們稱之為國際鑄幣稅收益。在計算方式上,與實際鑄幣稅收入計算類似,主要考慮境外嫌憎儲備資產和通貨膨脹這兩個要素,因此,實際的國際鑄幣稅收益表示為

Sn=Mr*/P

(Sn表示實際鑄幣稅;Mr*表示境外新增儲備資產;P表示通貨膨脹率)

2.對境外儲備資產進行金融運作凈收益的數量分析

當貨幣國際化后,除了在鑄幣稅方面有收益外,還會在金融運作方面有一定的收益。因為當貨幣國際化后,貨幣會以一定的資產形式存在,這就意味著該貨幣發行國銀行體系及政府有了巨大的資金支持和來源。貨幣發行國政府和銀行可以通過對這些資金進行貸款等操作,從而獲得收益。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收益來源就是貨幣發行國可以根據一定的結算和支付等服務來獲取大量傭金收益。這部分收益的獲得就是金融性收益。但同時,一國的國際貨幣在國外的央行以銀行存款或者國債等形式進行儲存的同時,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補償,這些就是境外儲備資產的金融運作成本。收益減去成本就是貨幣發行國對境外儲備資產進行金融運作的凈收益。以公式表示就是:

In=Mr*(Rl- R2)

(In表示境外儲備資產金融運作的凈收益;Rl表示貸款利率;R2表示存款利率)

通過上述分析,一國貨幣國家化后,可以獲得兩部分的收益,一部分就是Sn即實際鑄幣稅,另一部分是In即境外儲備資產金融運作的凈收益,二者之和就是總收益,用公式表示為:

Y=Sn+In=Mr*/P+Mr*(Rl-R2)

(二)其他經濟收益

人民幣的國際化,不僅僅能獲得經濟收益,最重要的是不可量化的無形影響和效應,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國際影響和效應往往比實際的貨幣收入更具有重要的影響。人民幣國際化能夠優化國際貨幣體系,改變美元獨大的局面,促進多元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同時,人民幣國際化就會促進中國金融改革的步伐,與世界接軌,最終有利于經濟的穩定增長,進而有助于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1.化解國際金融危機沖擊

世界經濟是一個整體,金融危機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蝴蝶效應的體現。在經濟影響擴大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貨幣的傳導機制。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很多國家都對美元有嚴重依賴,美國經濟的好壞就直接跟很多國家有了重要的聯系,一旦美元或者美國經濟有什么波動,就會對這個國家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提高中國經濟的獨立性,緩解美元和美元資產流入中國的速度,從而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從而降低匯率風險、減少外匯儲備凈損失,對于穩定中國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有助于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

隨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中國越來越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往來和合作,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助于中國金融機構業務的擴展。我國資本市場中的貨幣環境逐漸完善,這吸引許多優秀的企業來中國進行相應的投資和規劃,從而促進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同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我國外貿結算大大便利化,有助于對外貿易的發展,加大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人民幣國家化也有助于這一戰略的實施,對于促進我國投資融資的開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金融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都很有幫助,從而提升我國的現代化程度。

3.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和政治聲望

一國貨幣作為一個國家的代表,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義。人民幣國際化對提升中國的 政治經濟地位有著很大的意義。此外,一旦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我國掌握對貨幣的發行調節權,這樣就能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產生影響,從而獲得經濟活動中的主動權,有利于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加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4.有利于節省我國的外匯儲備

2015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33萬億美元,巨大的外匯儲備,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一旦人民幣國際化,這個問題就有助于得到緩解。面對貿易逆差,我國政府可以利用人民幣的增發調整收支,政府獲得自我融資,降低了內部調整的成本。當人民幣國際化后,可以減少巨大的外匯儲備??偠灾?,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不僅促進我國國際貿易和對外投資的發展,而且有助于降低對他國國際儲備的使用成本。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分析

(一)增大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

當一國貨幣國際化后,一國政府對貨幣的調控難度會加大。外部經濟變量會對國內經濟也產生重要的影響。根據“三元悖論”,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同資本的國際自由流動和匯率的穩定性無法同時滿足,這就意味著,一旦人民幣國際化,如果保證匯率穩定,并且使得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自由流通,就要以犧牲國內的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為代價。這樣,國內貨幣政策的實施就要考慮外部因素的影響,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在于我國貨幣政策得的實際成效也會隨之弱化,因此,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會影響我國貨幣政策的預期效果,長遠看來,對我國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能力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二)面臨“特里芬兩難”

人民幣國際化會必然增加其他國家對人民幣的貨幣需求,作為外國的儲備貨幣進行儲存。這樣會影響進口和出口的比例,導致進口增長速度快于出口增長速度,打破國際收支平衡。而一旦中國以赤字方式向世界提供人民幣資產時,就會更加弱化國外持有人民幣國家對人民幣的清償能力的信心,人民幣幣值穩定受到挑戰,面臨與美元相似的“特里芬兩難”。

(三)面臨其他國際貨幣的排斥與擠壓

人民幣國際化會受到一些國際貨幣國的排擠,因為這會對其他國家的利益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阻撓。美國想一直保持以美元為首的國際貨幣體系,這樣就能在經濟中占據有利地位。世界其他國家在想推動本國貨幣國際化中都存在很多阻力。以日本為例,雖然日本早就已經提出要推動日元國家化,但是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依然知識美元的附庸而存在。因此,在人民幣國際化中,除了美國之外,依然存在歐洲、日本、英國等國家的排斥與擠壓。

(四)國內經濟金融的穩定受到威脅

人民幣國際化必然要求中國的金融市場加大開放力度,但這就要意味著金融市場的風險也要加大。人民幣國際化要提升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擴大市場交易量,市場的容量和空間也要增加,這會提升貨幣受沖擊的風險。國際化要求我國的貨幣壁壘逐漸消失,這樣,經濟的對外開放性將要大大增強,世界經濟危機、國外通貨膨脹等問題都有可能傳遞到我國,

人民幣國際化程度與本國金融開放程度息息相關,在這種規律下,當金融市場流動性提升,交易量增加,市場空間擴大時,則貨幣受沖擊的風險也將提高。在貨幣壁壘消失的前提下,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等問題都有可能通過國際、國內等多種途徑傳遞到我國。資本的流進流出產生的套利行為就會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導致人民幣國家化的逆轉。

(五)承擔國際金融穩定的責任

國際貨幣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在人民幣國際化后,中國的貨幣政策會對其他國家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那些把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國家,因此,為了維護經濟穩定發展等責任和義務,當一國或者地區出現一些金融投資的沖擊時,中國將會承擔更多的責任,應當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與貸款的保障等。

四、人民幣國際化成本收益比較

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不僅帶來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巨大收益,而且有利于中國內部有關制度和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尤其是對我國金融市場和資本自由化的改革,將有更有力的推動力量。從整體上看,我們應該合理控制進度和進程并不斷加快國內金融制度建設,最終促進收益大于成本,并且遠遠大于成本和代價。隨著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的崛起,這些都在為中人民幣國際化做好充分的鋪墊,近些年的金融體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銀行系統的完善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充足的外匯儲備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后盾支持。因此,在強有力的綜合國力的支持下,我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上會更加深入、順暢。

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應該講求策略,爭取多層次和多角度去開展工作。我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尤為重要。同時,要注重制度改革,把在創造和完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時,應該多層次、多角度地開展工作。制度建設尤其重要,在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中,要加強制度建設,逐步推進資本項目的開放,構建一個開放度較高、鼓勵金融創新和高效運轉的金融市場。對金融機構的培育持開放態度,一方面要鼓勵國內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發展國外業務,增強自身競爭實力,另一方面,對國外的金融機構持包容態度,允許他們進入中國市場。在金融中心建設上,在推進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時,也要支持香港離岸金融中心的建設,共同促進人民幣實現國際化。

參考文獻:

[l]王海平.人民幣國際化利弊分析[D].碩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6.

[2]王新華.貨幣互換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6):41-42.

[3]汪海濤.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南京理工大學,2006.

猜你喜歡
成本分析人民幣國際化
園林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簡述
淺談高中食堂的經營模式與成本分析
人民幣匯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