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全媒體時代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2017-03-08 06:04王綏勇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全媒體高校體育創新

王綏勇

摘要: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全媒體的概念不斷映入人們視野。高校應牢牢抓住這個良好契機,發揮全媒體的傳播優勢,將“全民體育”的理念從學生時代開始踐行,助力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關鍵詞:全媒體;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全媒體的概念及特點

全媒體是指信息以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為表現手段,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站等不同媒介形態,通過“三網融合”的方式進行傳播,使受眾能夠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終端獲取,實現“不分何人、不分何時、不分何地、不分何種終端”的信息獲取狀態。全媒體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海量化的信息存儲

全媒體聯合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介,能夠將各個媒介中的信息進行集約、歸納,內容廣泛而全面,同時,全媒體的傳播技術先進,利用WAP、CDMA、GPRS、4G及流媒體技術等,使海量化的信息高度集中,滿足受眾的各種信息需求。

(二)多樣化的表現形式

全媒體不僅做到傳統媒介與現代媒介的相互融合,而且利用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表現形式,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進行信息的共享與傳播。例如,同樣一條信息,可以編輯成文字,也可以以圖片的形式進行直觀展示,還可以通過聲音、視頻的方式,以更加生動快捷的方式進行傳播。

(三)快速、廣泛的傳播效果

全媒體利用現代媒介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優勢,通過各大媒介,對各類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傳播,同時,受眾會對接收的信息進行分享或轉載,使信息處于傳播狀態,實現快速、廣泛的傳播效果。

(四)雙向性的信息互動

傳統媒介中的信息傳播是單向性的,傳播者與接收者較少產生互動。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受眾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分享、轉發信息,還可以對信息進行評論、互動、交流,成為名副其實的信息傳播者。

二、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單一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仍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固定的授課模式,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師只注重教學內容的講述,內容陳舊而不實用,使學生難以將課堂中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體育鍛煉相結合,忽視了對學生個性化培養,并沒有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二)高校體育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高校體育師資配備不足,現有的體育教師的知識與技能落后、陳舊,未能及時更新知識儲備與體育技能,對于當前一些新興的體育項目不熟悉,例如當前一些大學開設瑜伽、攀巖等體育項目,但體育教師不能掌握相關的技能,影響了學生對技能的掌握。

(三)高校體育設施配備不完善

一直以來,高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不夠,學校對體育方面的財政投入不足,導致了高校體育設施配備不完善,再加上隨著高校不斷擴招,部分高校選擇占用操場、拆除體育設施的方式來擴建學校,使得學生的運動場地缺乏,體育教學設施無處安放。

三、全媒體時代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國務院提出,要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最基礎的是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提高全民的體育運動意識。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體育應牢牢抓住這個良好契機,將“全民體育”的理念從學生時代開始踐行,助力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利用全媒體進行多樣化教學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一直沿用著傳統教學模式,授課地點往往是在操場上,教師對學生進行理論講解,然后進行動作演示,最后組織學生專項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脫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不利于發揮高效的課堂效果。全媒體時代,高校體育教學可以基于全媒體,進行多樣化教學。一方面,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授課。高校投入資金,為學校配備多媒體設備,體育教師可以在室內進行授課,通過視頻、圖像等形式,使授課內容生動活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一些動作要求高的項目,通過視頻講授,使動作更加直觀,學生可以通過回看或暫停的方式,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另一方面,體育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多媒體進行個性化輔導,通過網絡收集不同資料,做成視頻或PPT,供學生學習。

(二)利用網絡平臺擴展教學活動

學生在體育課中掌握的技能需要在課下進行不斷練習和鞏固。全媒體時代為人們提供更多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在網絡平臺上,人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擴展式教學,做好課內與課外的銜接。例如,教師通過QQ、微博、微信等平臺向學生發布一些與體育相關的知識或是視頻,或在平臺上發起討論,與學生一起探討體育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豐富和積累理論知識,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隨著手機技術的發展,手機上興起各種APP,高校體育部門多設計一些體育項目課程APP,通過文字、視頻、圖片的形式提供一些體育相關的技能或試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積累知識,增強體育興趣。

(三)利用全媒體效應建設體育隱性課程

全媒體時代,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各類媒體,而公眾對媒體信息的信任度和依賴感也極高。因此,高??梢岳萌襟w效應建設體育隱性課程。例如,高??梢岳眯@廣播、教務微博微信、學報校報等媒介對學校運動會、優秀體育社團等進行宣傳報道,為學生營造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使“全民體育”精神在學生思想中生根發芽,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體育熱情。

四、小結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高校體育的發展帶來了契機。高校應充分重視全媒體在體育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中的重要性,基于全媒體,發揮傳播優勢,使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現新突破。

參考文獻:

[1]劉艷偉.自媒體對體育的影響[J].浙江體育科技,2013(5):36.

[2]肖亞玲.自媒體時代高校體育改革創新的思考[J].廣州航海學院學報,2015(6):50-51.

[3]任曉劍.全媒體與高校體育教學方式創新[J].當代教育科學,2015(23):23-24.

猜你喜歡
全媒體高校體育創新
淺析電視民生新聞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全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競爭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體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