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教師培訓模式探析

2017-03-08 06:06孫冬美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培訓模式教師培訓

孫冬美

摘要:開展農村教師培訓是實現農村教師專業化的重要途徑,當今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忽視教師培訓需求,培訓機構單一,培訓觀念落后后,培訓方式單調,培訓內容滯后,培訓效果缺乏有效評價等。為克服當今農村教師培訓中存在的弊端,本文堅持“以人為本”價值觀,以“需求”為導向,從教師培訓需求分析、制定和實施教師培訓計劃、保障實施策略、評估培訓效果等四大方面,對教師培訓模式進行探析,力求構建高效的教師培訓模式。

關鍵詞:教師培訓;培訓問題;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教師培訓是培養“好的教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當今中小學教師培訓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以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培訓為借鑒,堅持“以人為本”價值觀,以“需求”為導向,從教師培訓需求分析、制定和實施教師培訓計劃、保障實施、評估培訓效果等四大方面,對教師培訓模式進行論述探析,力求克服當今教師培訓存在的弊端。

一、教師培訓需求分析

教師培訓需求分析既是教師培訓的首要環節,又伴隨整個教師培訓過程。教師培訓需求可以分為,教師需求、學生需求、學校需求、社會需求。教師培訓應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它應服務于一定時期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這就是教師培訓的社會需求。教師接受培訓而使學校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和保障,這是其學校需求。而學生希望教師參加培訓而間接獲得的滿足和需求,這是其學生需求。教師需求指教師希望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而獲得的需要和滿足。農村教師工作量較大、待遇較低,參加培訓存在諸多困難。由于農村條件的限制,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少,知識更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技術更新都跟不上時代要求,積淀的知識相對陳舊,教師專業素養相對較低。而教師培訓,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途徑,即有利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的提升,又可以滿足農村學生渴望知識、獲得均衡發展的訴求。

教師培訓既要滿足各方多元需求,又要反對搞平均主義,要以教師的培訓需求為主,兼顧、統籌其他需求。并將培訓需求貫穿于制定和實施培訓計劃、保障實施、培訓效果評估等各個方面的全過程。

二、教師培訓計劃制定和實施

教師培訓制定包括:培訓計劃確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方法等方面。教師培訓計劃制定好以后要按照計劃有序、有效的進行實施,但是也要根據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及時調整。

教育培訓機構的確定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培訓計劃的目的、性質等先初步確定培訓機構級別。然后,對同級別培訓機構進行考評,用公開招投標方式選擇培訓機構,實現培訓效果的最優。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機構設置,絕大部分還局限在教育學院和教師進修學校兩種機構中。

教師培訓的總目標應是通過在職的進修與培訓,使所有教師能在原有的知識、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方面有進一步的提高,并培訓出一定數量的教育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以及教育教學專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師個人的培訓需求,制定教師培訓計劃。而然我國目前中小學教師培訓觀念呈現滯后性,培訓目標發生偏離。

培訓內容的制定要務實,要有針對性,圍繞解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最容易碰到、最困惑的問題,共同研討解決的出路。培訓內容易接受,接近教師的現有水平;培訓內容要根據教師現實需求適時做出調整;培訓內容應廣泛吸取各利益相關方的意見。

教師培訓形式要多樣化。以往教師培訓多以到高校參加培訓或把專家請進來,多是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重學術觀點的闡述,忽視對中小學教學實踐問題的分析、指導與示范。要為教師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選擇機會。改變以往的專家說、教師聽,以單向的信息傳輸為主的培訓方式,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

三、培訓效果評估

評價對象應涉及培訓機構、師資和培訓效果等各方面;在評價目標上,既要有對培訓結果的評價,更要加強對培訓過程的評價;評價主體應包括參與培訓的培訓者、學校、教師等,共同參與進來,全面評估;評價手段要符合培訓實際的評價指標,加強量化評價的科學性;評估結果要給予公開。同時,教師需求應該作為培訓活動優劣的重要指標,受訓的教師是最關鍵的評價主體。在培訓過程中他們對培訓的內容、方法進行評價,將會最大限度的促進培訓預期目標的達成,培訓結束時,他們的反饋和評價將是培訓機構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為后續培訓提供保障。

四、教師培訓有效實施的保障策略

把教師培訓需求分析放在首位。培訓前,對教師培訓主客觀需求進行分析。培訓時,根據受訓教師新產生的需求,進行培訓內容和方式的適時調整。培訓后,重視反饋,為下次培訓提供借鑒。

加強培訓教師隊伍建設。培訓教師隊伍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培訓效果,培訓教師的選擇決不能隨意、隨機抽取,要依據相應的標準進行選擇,重視一流、優秀教師的加入。

建立農村教師培訓經費保障機制。農村教師培訓經費相比于城市,捉襟見肘,應在保證義務教育經費充足基礎上,實行農村教育培訓經費專項轉移支付制度。

完善教師培訓的法律法規。出臺支持農村教師培訓的相關規定和法律法規制度,出臺一系列關于農村教師培訓的優惠政策。

綜上,從教師培訓需求分析、制定和實施教師培訓計劃、保障實施策略、評估培訓效果等四方面對教師培訓模式進行探析,希望為今后農村教師培訓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朱旭東.論我國農村教師培訓系統的重建[J].教師教育研究,2011(06).

[2]張占朝,鄭艷,何利平,等.對農村教師培訓現狀的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01).

[3]王艷玲.農村教師培訓的問題與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6(2).

[4]覃志鴻.當前農村教師培訓模式啟示[J].商,2013(20).

[5]張鷲.農村教師培訓模式探討[J].師資建設:理論與政策版,2013.

猜你喜歡
培訓模式教師培訓
淺談醫學院校生物信息學專業青年教師規范培訓模式的建立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MOOC時代創新區域教師培訓課程建設研究
教師培訓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