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機制研究

2017-03-08 06:11張秀麗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常態化志愿服務大學生

張秀麗

摘要:大學生志愿服務是我國志愿服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中起著突出作用。通過對目前大學生志愿服務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了建設高校志愿服務常態化機制的對策,以期對大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是指大學生在有組織的條件,以志愿服務精神為依托,在無報酬的情況下,運用知識、技能等自發、主動的為社會服務,為促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提升自身綜合素養而參與的社會服務活動!大學生志愿服務是我國志愿服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中起著突出作用。大學生志愿活動是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讓大學生提前接觸到了社會,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但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務活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大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難以維持。因此,研究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面臨的問題,推進大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的建設,是新形勢下我們面臨的一大重要課題。

一、目前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存在的一些問題

1.組織者自身能力不足

目前各高校的志愿服務活動一般都是由校團委發起,各二級學院基層團委負責組織、具體策劃和實施,主要組織角色是教師,他們的身份一般都是各二級學院分團委正、副書記,專業課老師很少參與。他們一般都是從專職輔導員提拔上來的,組織策劃能力基本比較強,但是他們中很多人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幾乎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志愿服務培訓,有的也從未參加過任何志愿服務活動,因此自身對于志愿者招募、培訓以及管理等各方面明顯經驗不足,從而不能很好的指導志愿服務開展。

2.大學生志愿服務形式單一,且和專業聯系較少。

目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主要類型包括以下幾方面:關愛留守兒童、看望孤寡老人、環保、支教、義務獻血等階段性志愿服務,活動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領域,內容單一且大多數流于形式,而且很多志愿服務活動與大學生專業不對口,不能有效發揮大學生志愿者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特長,因此導致青年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從而使志愿活動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3.志愿服務培訓體系不健全

專業的志愿服務培訓是志愿者基本服務能力提升的重要保證,而類型不同的志愿服務活動,其培訓要求和內容也不盡相同。志愿服務組織招募志愿者往往是通過網絡、海報、學生會、社團的宣傳等途徑發布招募公告,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報名,留下聯系方式,走過場的面試過程,就被錄用了,沒有專業的培訓,大多數高校也沒有開設相關的志愿服務方面的課程,導致招募到的志愿者缺乏志愿服務精神,沒有端正態度,對志愿服務活動認識不夠,遇事就臨陣脫逃,志愿團隊穩定性,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效率和質量不盡如人意。

4.對志愿服務組織者缺乏有效的激勵

激勵指持續地激發人的動機和內在動力,使其心理過程始終保持在激奮的狀態中,鼓勵人朝著所期望的目標采取行動的心理過程。目前很多學者都是研究對大學生志愿者的激勵機制的建立,而對于志愿服務組織者缺乏相應激勵機制的研究。志愿服務組織者作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負責人和指導者,他們期待自己的工作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故應適當的給予他們相應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否則將在長期志愿服務工作中喪失工作熱情,志愿服務活動的質量將受到影響。

二、建立大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機制的對策

1.完善志愿服務培訓機制

志愿活動培訓對象主要包括志愿活動組織者和大學生志愿者,他們都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所以都應該接受相應的教育培訓。首先,志愿活動能否能做到有序開展,是否流于形式,與志愿服務組織者有很大關系,而造就高素質的組織者則要靠扎實系統的培訓工作,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實踐工作中的學習、個人文化素養的培養以及培訓交流活動,從而培育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幫助他們創新志愿服務隊伍管理觀念和方式方法,提升他們的指導和管理能力,督促他們有效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他們的合作意識、奉獻意識,鼓勵他們的正確引導行為。 其次,大學生志愿者是我國青年志愿者的鮮活力量,在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中起著帶頭作用,應該接受全方位的、系統的培訓與指導,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因此高校應該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一定的培訓,內容應囊括從思想上到專業技能上,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梢試L試將志愿服務課程化,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開設與此相關的必修課或選修課,把志愿服務精神普及到所有在校大學生,為志愿服務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針對不同的志愿服務活動應請專業教師進行講授,以便正確指導大學生志愿活動的開展,提升志愿服務質量。

2.創新服務形式,拓展和志愿者專業相匹配的活動領域

每年春季的學雷鋒活動月,各高校都會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兒童福利院進行志愿服務,出現志愿活動重復,志愿者扎堆的現象!也存在一部分志愿服務活動純粹為了完成任務而組織的,只簡單的走走過場,拍幾張照片,沒有真正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活動的開展沒有實際意義。目前大多數志愿服務未能與專業相結合,不利于志愿者個人的成長。很多活動僅僅停留在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陪小孩做游戲等不需要太多專業技能的層面上,體力勞動比較多,無法發揮、鍛煉專業技能和幫助大學生志愿者專業成長,對他們而言,僅僅是一次獻愛心活動,所以這種類型的活動無法激發大學生志愿者的參與積極性。因此應注意培育和專業有關的品牌項目,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打造更加寬廣的平臺。

3.完善獎勵制度,保持組織者工作熱情

各高校對于志愿活動開展過程中的新聞宣傳和活動后期的總結比較重視,而對于活動組織者的獎勵往往忽視。這樣難免會使組織者誤認為,無論干好干壞、干多干少都一個樣,既沒有物質獎勵,也沒有精神獎勵,隨著時間的推移,組織者工作的積極性就自然而然的下降了。志愿服務雖然屬于自愿、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的行為,但是為保障活動正常有序的開展,活動能更好的推廣和實施,使組織者保持高度的熱情,完善獎勵制度是最好的措施。較為科學有效的獎勵方式應該是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對優秀志愿服務活動組織者應該授予他相應的榮譽證書,最好規定該證書在職稱評定時有用,相信這種獎勵更能激發志愿服務組織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楊文靜,李梓源、馮博瑤.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育人價值和實踐途徑[J].學生管理,2016(1):236-237.

[2]蔣瑩,陳虹璇.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管理問題的研究[J].管理咨詢,2015(12):29-30.

猜你喜歡
常態化志愿服務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高校郭明義精神建設的常態化機制研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