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人文素養的培育

2017-03-08 06:19閆曉玲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型人才人文素養

閆曉玲

摘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在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要求較高,在對思想品德教育、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上卻沒有足夠重視。因此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應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化審美素質的培養,應努力培育和踐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素養;育人;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引言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發展的根基。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這為我國的高校教育及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在高校教育中,傳統用文化還是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源泉。應用型本科院校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要求較高。而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思想道德素質、文化審美素質等卻不容樂觀。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強調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必須要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化審美素質的培養。因此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思想道德教育主線和靈魂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一、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文教育現狀

(一)大學生人文意識淡薄,人文教育缺乏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過重培養學生技能實踐能力應用能力,過度關注學生的就業情況,而忽略了人文素質的培養與教育,因此出現重專業技能提高,輕人文素養的培養的現狀。大學生人文意識淡薄,核心價值觀模糊就會導致原則性不強、民族精神不強、人際關系淡薄、道德素質不高等不良現象。這是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意識的缺失,同時由于學生缺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也會導致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等問題。這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關注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社會環境,保證學生受到良好人文素養的培養,形成正面的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價值觀。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傳承滯后,人文教育途徑亟需提升

今日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深,外來文化尤其西方國家舶來文化已經深深侵人到我國高校大學生校園文化中,高校學生受外來文化的沖擊較大,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上大打折扣,已經影響到我們傳統文化的根基。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網絡文化已經成為廣大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人文教育網絡模式的培育和發展也是一種不錯的形式。微信、飛信、QQ群、微博等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思想陣地。學??梢怨膭顜熒餐瑓⑴c創作一系列能發揮人文素養培育作用的網頁宣傳,開發一些能把思教課寓教于樂的網絡課程或網絡游戲,這樣既能培育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又能激發學生們的參與意識和參與度。

(三)學校重應用能力,輕人文教育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同時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目前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過分重視學生應用技能的習得,而忽視了人文素養教育的嚴重缺失。大學本應是一個培養人文素養之地,學生應通過多閱讀多思考來培養自己的人文情懷,才能在認識問題上清晰表達自己觀點,在做事情上滲透自己的觀念,做一個內外兼修,有才能有德行,有技術有涵養的高級專門人才。應用型本科教育必須要走內涵提升的道路,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培養學生技能實踐能力應用能力的同時必須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傳統文化傳承與人文素養培育的途徑

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人文素養的培育途徑

(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思想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素質培養過程中,我們要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主義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捌錇槿艘残⒌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體現了孝悌之道,即孝順父母,尊重師長乃仁的根本?!叭诵?,必有我師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則是虛心向人學習,催人奮進的鞭策?!按髮W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種儒家之道是在引導人們走向人格的完善,這種引人向善的教育理念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梢娢覈鴥炐銈鹘y文化很重視“仁”的作用,重視培養虛心學習的心態,教育重在引人向善。在當前大學生普遍道德素質低下,普遍浮躁追求名利的現實下,傳統文化這種弘揚以仁為本,引人向善,虛心學習的思想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二)開發創新校本課程

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是國家高校教育課程的重要補充。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尤其與地方特色密切聯系的傳統文化課程的開發,是高校弘揚優秀文化和傳承地方文化的主要渠道。大學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文化知識,學??梢酝ㄟ^開設選修課,實踐課等鼓勵學生的參與與創新,培養學生文化層次的鑒賞能力。另外通過在課程中講解地方特色的文化起源和發展,介紹特色文化的風情及影響等,培養起學生對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提高人文素養。

(三)建立文化實踐項目

地方高??梢耘c當地特色文化機構如地方博物館等建立合作項目。一方面高校教師資源豐富,科研能力強,在文化研究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與地方特色文化結合開展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地方傳統文化資源豐富,既能為科研人員提供豐富的素材又能讓特色文化的到創新性的傳播和發展。另外還可以建立大學生實踐基地,讓學生參與到科研項目中來,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印證自己的理論知識,豐富在傳統文化方面的科學知識,又能豐盈文化內涵。同時可以在專門研究地方傳統文化的教師隊伍中對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這樣對高??蒲邪l展,地方傳統文化傳承及學生人文思想教育都有很大促進作用,一舉多得。

三、結語

總之,以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的人文素質培養,和與地方傳統文化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提升學生文化內涵,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途徑。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與靈魂,應用型本科教育必須要走內涵提升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陳仲庚.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結構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08(1):100-104.

[2]何鋒兵.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J].教育發展研究,2011(5):82-84.

[3]李海洋.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機制探析[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8(9)37-39.

猜你喜歡
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型人才人文素養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