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麗絲·萊辛小說的生態女性主義研究

2017-03-08 06:22彭春燕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多麗絲生態女性主義父權制

彭春燕

摘要:英國文壇的多麗絲·萊辛是富有獨創精神、作品高產、思想獨到的杰出女作家,最擅長的是以深刻的生態意識、多變的文學視角、豐碩的創作成果而享譽世界文壇,作品中常常出現種族主義、女權主義、父權制、心理學等內容,但這些都是基于當代政治背景和婦女所遭遇的不幸。本文試圖從生態女性主義思想的角度出發,對多麗絲萊辛的小說進行重新闡釋,揭示出蘊含于小說中的生態意識和女性主義意識的深入思考,展現萊辛作品的時代性和藝術性,進而剖析多麗絲·萊辛的生態女性價值觀,為新常態下社會發展提供借鑒意義和價值參考。

關鍵詞:多麗絲·萊辛;父權制;生態女性主義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2

引言

隨著社會進入新常態,人們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品質不斷提升,工作便捷性和高效性大大增強,然而,霧霾污染嚴重、水土植被破壞、人口基數增加、社會階級明顯、精神壓力過大等問題也與日俱增,生態女性主義就是在這樣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語境下誕生的,同時也是對男權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的雙重解構,主張打破自然界不平等關系,實現生態系統的健康平衡和全面自由。本文介紹的多麗絲·萊辛恰恰是擁有生態女性意識的文學大家,作品從不同角度描繪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蘊含了平等、和諧以及破壞、征服的諸多因素,均呈現出生態與女性的共性問題。

一、多麗絲·萊辛與生態女性主義的內涵關系

作為當代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多麗絲·萊辛(1919-2013)被譽為繼伍爾夫之后偉大的女性作家,于200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她的早期作品取材于她在非洲的經歷,以自傳性內容為主,她作為英國殖民統治在非洲的見證者,以鋒利的筆觸和犀利的文風揭露了殖民者在非洲所犯的罪行,批露了殖民文化的極度貧瘠。生態女性主義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背景來自于統治婦女和征服自然之間的復雜關系,它既是婦女運動與環境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也是看待世界的哲學觀與文化理論。作為女性主義運動第三次浪潮中的重要流派,生態女性主義不僅是女性主義理論的重要分支,而且是生態批評理論發展的重要力量。

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問題是人類文明中的最大問題,對它的關注乃是對人類本身生死存亡的關注。在西方傳統的父權文化模式之下,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變得合情合理,于是環境惡化、資源匱乏、物種滅絕等等接踵而至,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生態女性主義正是立足于這個生態危機日益惡化的大環境,以拯救自然、保護女性為目標,呼吁人們重新認識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用女性主義與生態主義的原則重建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而多麗絲·萊辛的眾多短篇小說中就蘊含了一些這樣的樸素生態倫理思想與生態和諧理念。

二、樸素生態倫理思想與生態和諧理念的統一

“父權”這個符號在西方傳統文化中根植于男性思想深處,他們喜歡征服大自然并試圖改變大自然,使“父權”變得合乎情理,但同時也造成了資源匱乏、環境惡化、物種稀缺等問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每況愈下。生態女性主義是基于生態危機、環境破壞等因素下以期保護大自然、保護女性們為目標,希望用生態女性主義重建和諧美好的世界,因此,樸素生態倫理思想與生態和諧理念在多麗絲·萊辛的小說中凸顯出十分重要的位置。萊辛用小說的形式讓我們知曉了人類中心主義帶來種種危害,在引發深入思考的同時,也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即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因自然,以期尋求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美美與共”的共存狀態。

例如在小說《黃金之城埃爾多拉多》中的亞力克·巴恩斯,其思想就是人類中心主義思想,以征服自然、改變自然、統治自然為榮,主人公亞力克剛到農場的時候,眼前的一切是那么清新自然,有藍色天空、一望無際的田野、雄偉的山脊、一望無際的淺草草原、明媚月光下的玉米田……然而,亞力克面對如此健康肥沃的土地竟以開墾土地為樂,直到雨水夾著土壤從溝渠里嘩嘩流走,產量不再隨著耕地面積的增長而增加的時候,文中“面對專家和賬簿上的證據,亞力克固執地板著臉,砍伐更多的樹,開墾新田地,裸露新土壤。他派了一撥又一撥工人到樹林去,整個旱季,廣闊清新的原野里一直回響著斧子沉悶的咚咚聲,樹木一株接一株轟然倒地,枝殘葉落,一地狼藉?!碑斶@樣的謀生方式達到極限的時候,他也曾為農場的未來收成犯愁,但當他振作起來的時候卻是又伐了一小片樹林,為的是拖延問題的解決。于是,當“那些樹砍掉以后,小山脊一直到山腳邊的土地都裸露了出來?!敝魅斯砩象w現出了殘酷對待大自然母親的人類中心主義強硬態度,大自然豐厚資源的有限和珍貴在他眼中毫無意義可言,經濟的增長和金錢的收益才是他所要窮追不舍的。萊辛塑造了亞力克·巴恩斯的形象,是為了我們不斷的反思和深刻的警醒現實生活中生態環境的破壞、空氣指數的上升、PM2.5不斷爆表等現象發生的根源所在,自然資源日漸枯竭,人類未來忡忡憂患。

新常態下,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嚴重阻礙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發展和協作,人類應該正確審視自己的行為,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認真審視對大自然的態度,打破“人定勝天”“父權”觀念以及“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束縛,因為大自然不可能永遠不會反抗,“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比祟愂侵黧w,但大自然更是主體,人與自然在自然界中相互依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我們只有放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才能真正建立“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大美世界。

三、人際和諧理念之消解父權文化壓迫

生態女性主義將女性的解放與生態問題的解決以及諸如種族和諧,弱者救贖等一系列問題等量齊觀,試圖消解“父權”文化壓迫,打破男女之間的疏離狀況,建立女性主義的烏托邦世界。筆者從生態女性主義視角對其作品進行重審,在故事情節背后總少不了萊辛對人與人健康關系的推崇,對社會和諧的期待,因為萊辛希望立在傳統性別統治文化模式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女性同胞們的地位,主張變革傳統的男女角色關系,逐步消解“父權”文化的壓迫和束縛,擺脫壓在女性頭上沉重枷鎖。

小說《他》中的羅伯對于主人公安妮來說就始終帶著“父權/夫權”的符號,安妮幫家人做任何家務都是理所當然的,在丈夫羅伯失業時又兼具養家糊口的重擔,即使如此,羅伯卻始終認為這些家務都是女人分內的事情。雖然安妮也工作而且掙的錢不比羅伯少,但是羅伯沒有絲毫體恤感恩之情,回家發現飯沒做好就會大吵大鬧,自己卻懶得動一根手指頭。羅伯身上體現了一種父權制的社會規范秩序,即男子在家庭中擁有支配性的特權,是整個家庭生活的中心,女性只能為其控制與服務。當安妮意識到這種男性統治女性的不平等關系的時候,她表現出了迷茫、叛逆與憤怒,她想擺脫這種約定俗成的壓迫規則,因為“對他來說我一無是處,充其量只不過是他泄欲的工具”,她想離開主宰她世界的統治者,但卻失敗了。因為在“父權”文化的潛移默化影響之下,女性對男性的依賴與順從已經內化為了自己身心的一部分,安妮已無法擺脫男權社會的束縛,既無法與男性保持正常的平等關系,又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解放。在萊辛看來,“父權”不僅根植于男性思想深處,也滲透在女性的潛意識中,成為當時社會主流價值判斷標準。

四、結束語

“對于尚不了解萊辛的讀者,它們是平易而親切的入門讀物;對于已經接觸過萊辛的讀者,它們可能會從新的角度向人們展現作者多層次、多色彩的思想和藝術?!奔氉x萊辛的小說,不難發現作品中流露出明顯的生態女性主義思想,流露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大自然的親近,對社會和諧的崇尚,對美好精神家園的追求。

事實上,萊辛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的生態預警小說,她將現代化進程中的資源過度利用、環境持續惡化以及工業化帶來的人類精神異化問題羅列出來引導我們深入思考,啟發我們要時刻注意,不要前蹈覆轍,時刻警惕解決環境問題,珍惜和合理利用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資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此外,萊辛作品也為新常態下的“大美中國”發展提供了啟示,作品中洋溢的女性主義的愛與關懷倫理以及對文化多樣性的包容心態,也為實現社會和諧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耐木.生態女性主義研究——從女性主義到生態女性主義[D].河南大學,2013,6.

[2]南宮梅芳,朱紅梅,武田田,呂麗塔.生態女性主義[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3]孫凌.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視域下的薇拉·凱瑟小說研究[D].吉林大學,2012,28.

[4]薛曉穎.萊辛作品的生態女性主義解讀[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26(3).

猜你喜歡
多麗絲生態女性主義父權制
高貴的“偽證”
德前總理要求前妻放棄使用他的姓氏
陳染小說父女情感探析
多麗絲·萊辛《野草在歌唱》的敘事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