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監測任務的多旋翼無人機路徑規劃

2017-03-08 08:21劉玉軍張行知蔡猛陳坤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信號源旋翼頻譜

劉玉軍,張行知,蔡猛,陳坤

(1.裝甲兵工程學院,北京 100072;2.裝甲兵學院,安徽 233090)

基于監測任務的多旋翼無人機路徑規劃

劉玉軍1,張行知1,蔡猛2,陳坤1

(1.裝甲兵工程學院,北京 100072;2.裝甲兵學院,安徽 233090)

針對當前空中無線電監測依賴于懸?;蜓仡A設軌跡飛行的監測方式,不能充分利用空中平臺機動靈活的能力,無法獲得最佳測量位置和測量值的問題,分析了空中無線電監測任務和監測過程,在現有空中電磁頻譜測向定位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多旋翼無人機自主路徑規劃方法,根據監測任務實時進行無線電監測,將循環迭代的監測結果作為自主路徑規劃的依據,研究包括無人機飛行的高度、方向、轉向判據和轉向角度的控制方法,并設計了無人機路徑規劃流程。

無人機;空中頻譜監測;任務規劃;路徑規劃

0 引 言

基于無人空中平臺的無線電監測從20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有相關嘗試。到目前為止,無人空中監測主要采用升空懸停監測和預先規劃軌跡監測兩種方式。升空懸停監測只是單純地提升了接收機和天線的高度,擴大了監測范圍,提高了某些參數的測量精度,可觀測的內容與地面監測站大體一致。預先規劃軌跡監測需要在無人平臺升空前,由操作人員根據既定測量任務、監測區域地形、地物、地貌以及測量經驗,預先設定飛行路線。但是空間電磁環境十分復雜,固定的飛行路線不能有針對性的實施監測任務,無法滿足尋找無線電信號最佳測量時機和測量位置的精確測量需要。

現有的無人機自動路徑規劃都是用于完成既定任務、規避地面和空中障礙物的路徑規劃方法,相比于預先規劃飛行軌跡,自動路徑規劃的環境適應性更好,能夠在更加復雜的動態環境下完成既定任務,但目前這些路徑規劃算法的規劃原則與無線電監測無關,對提高空中無線電監測性能沒有任何幫助,但這種適應環境變化的反饋式路徑規劃思想是值得借鑒的。根據監測參數的不同,空中無線電監測的方法、最佳位置都不相同,因此本文嘗試設計一種新的空中無線電監測方法,在空中無線電監測中引入自動路徑規劃的思想,使路徑規劃原則與無線電監測直接相關,即根據前一階段監測分析的結果規劃下一階段無人機的飛行路徑,在飛行過程中連續監測,循環迭代監測結果修正航線,以期持續獲得最佳測量位置和測量值,滿足無線電精確測量的需要。

1 空中頻譜監測的相關嘗試

2008年開始進行空中無線電監測的探討[1],提出了空中無線電監測對無人機的要求,對無線電監測對飛行高度、續航時間以及控制方式等無人機研發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進行了分析。

2012年成都九華圓通公司利用無人直升機搭載無線電監測測向設備[2],實現了空中監測平臺與地面監測設備構成的立體監測。提高了在復雜地理環境下的電磁環境監測能力。2014年西華大學研發出基于多旋翼機器人的空中無線電監測系統,采用比幅法測量輻射源方向,并采用交叉定位法獲得信號源位置[3,4],測向定位誤差為200米。隨后浙江省無線電監測站[5]、寧波市無線電監測站[6]、成都華日通信[7]、上海創遠儀器[8]分別實驗和制造了基于旋翼無人機的空中無線電監測系統,應用模式均采用多旋翼無人機裝載無線電監測設備,通過遙控方式普遍采用預先規劃軌道或實時地面操控。

2015年西華大學研發的用于無線電監測的空中智能機器人[9]是國內首個應用自主路徑規劃的實用空中無線電監測系統,采用監測得到的場強分布結果引導無人機自主路徑規劃,但沒有公開更多其自主路徑規劃性能指標。

國外空中無線電監測應用方面,除一個用于查找廣播天線系統故障的無人機頻譜監測應用[10]外,其余查到的空中無線電監測系統都用于軍事[11,12],雖然沒有公開說明其軍事應用的無人機監測系統操控方式,但從其能夠自動定位跟蹤目標等描述中[12]猜測其無人機系統應該裝載有自主和人工兩種操控模式。

空中平臺在國內現有的懸停監測或沿預設軌跡飛行監測方式中僅起到升空接收的作用,而依據測量任務和空中實時測量結果進行飛行軌跡規劃的無線電測量方式還剛起步,如何充分利用機動性、通視性等空中平臺優勢獲得最佳測量時機和位置是當前研究的一個難點。

2 空中監測任務

無人空中無線電監測是指把監測設備裝載在無人空中平臺進行的無線電監測方式??罩斜O測任務主要包括測量指定區域電磁頻譜環境、無線電信號參數,對信號源進行實時監測和測向定位,并依此生成區域電磁態勢。常見的可用于空中無線電監測的無人平臺有固定翼、單旋翼、多旋翼無人機以及氣球、飛艇等。無人平臺的選擇對完成快速、高精度無線電信號測量和測向任務具有決定性意義。多旋翼無人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空中測量平臺,其操控簡便,可實現半自主式和全自主式控制,能夠完成懸停、小半徑直角轉向等飛行動作,既滿足空中飛行機動靈活的要求,也能夠提供空中監測設備的載荷需求。

影響空中無線電監測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天線方向和監測距離,所以在監測過程中不斷優化二者才能獲得更精確的信號參數??罩袩o線電監測可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發現信號階段,此階段旋翼機在某預先設計的飛行軌跡升空飛行,實時測量空間頻譜,發現待測信號;二是定位信號源階段,發現目標后利用旋翼機載監測設備進行測向,通過初始測向結果判定“當前最佳測量位置”,在規定的測量時間內利用“當前最佳測量位置修正算法”進行迭代運算,實時規劃測量路徑,尋找當前最佳測量位置;三是獲得最優測量參數,綜合信號場強、頻譜和信號源位置等參數生成區域電磁態勢。本文著重對發現信號后的第二階段旋翼機路徑規劃進行探討。

3 基于測量任務尋找最佳測量路徑

針對監測任務需要預先規劃多旋翼無人機飛行高度和預先飛行軌跡,根據地域的大小和地形地貌,確定旋翼機升空高度,根據監測區域地形地貌確定預先飛行軌跡。

在發現信號后,根據第一階段監測過程中測得的信號源方向,實時確定轉向角度,不斷迭代調整飛行方向,達到最佳監測效果。

假設監測任務是獲取半徑120 km區域內信號源的頻譜占用度、場強分布、位置等信息。

根據測量任務的描述,在未知輻射源分布規律的前提下,需要測量節點針對某一個輻射源測量并逐次逼近,測量不同參數,需要的測量方法不同,例如測量電磁環境的場強分布需要在盡量多的位置靜止地測出所在位置的場強值,這樣根據傳播模型預測出的電磁環境場強分布才更加準確;而測量輻射源位置,則需要在運動中測量輻射源的方向,再根據測量的結果選擇適當的位置轉向適當的方向,逐步逼近輻射源所在位置的上空,以期獲得更準確的位置測量結果。

3.1 多旋翼無人機飛行高度規劃

多旋翼無人機飛行與的邊界連線構成一個與地球相切的圓錐面,切線在地球表面圍成的測量范圍是一個球冠的上表面。

設空中平臺的升空高度為H,球冠高度為h,地球半徑為R,球冠的球心角為2γ,球冠的上表面積為:

S=2πRh=2πR2(1-cosγ)

其中:

可以得出:

(1)

式(1)為升空高度與監測區域之間的關系,如在半徑為120 km的圓形待測地面范圍內,旋翼機升空高度約為1.2 km。

3.2 初始飛行方向規劃

交叉定位精度受監測節點運動方向與信號源方向夾角、測向精度、監測節點運動速度、監測定位時間等因素影響,信號源方向及其相反方向是測向交叉定位的盲區,空中平臺的初始飛行方向首先要排除這兩個方向。

實際測量過程中,測向誤差會隨著測量節點與信號源的距離拉大而則增大,所以初始飛行方向信號源方向初值夾角小于90°,否則會因為距離增大而導致誤差增加,如圖1:

圖1 初始方向規劃1

圖2 初始方向規劃2

3.3 轉向位置和轉向角度規劃

多旋翼無人機的轉向位置和轉向方向由轉向前的所有測量結果迭代決定。轉向前的測量結果存在兩種情況:測量結果收斂、測量結果發散。如圖3,測向交叉定位的測量結果是一個四邊形模糊區域,在測向精度一定的情況下,四邊形面積縮小,即測量結果收斂,表示信號源定位的結果比較穩定,是可信的定位結果,說明當前運動方向是較好的測量位置和運動方向;測量結果發散,代表當前運動方向是較差的測量位置和運動方向,不能測得信號源位置。測量結果收斂時,繼續測量直到在這個飛行方向上達到理想的測量長度;測量結果發散時,立即停止這個方向上的測量,根據最后測得的信號源方向重新尋找初始飛行方向。

從圖3中陰影區域的構成能發現用來交匯的兩個方向夾角越小,模糊區域在垂直于飛行方向的方向上越延伸,夾角越大,模糊區域在飛行方向上越延伸,而且對于測向交叉定位來說,兩端測向結果相交的夾角要遠大于測向結果的模糊角,測向結果相交的模糊區域可以近似看作平行四邊形,多個高度相等的平行四邊形顯然邊長最小的矩形面積最小,因此當且僅當兩方向線相互正交時,模糊區域最小。所以發生轉向的位置應該是測向結果與測向初始值相互正交的位置。

圖3 交匯定位的模糊區域

其次,要判斷轉向角度,如圖4所示,當轉向角為向信號源方向90°時,隨著測量的進行,旋翼機會逐漸逼近信號源,同時解決了無線電測量和抵近信號源的問題,所以應取轉向方向為信號源方向90°。

圖4 轉向角度規劃

綜上所述,基于任務的多旋翼無人機路徑規劃流程如圖5所示:

圖5 測量任務飛行路線規劃

信號源定位流程如圖6所示:

圖6 信號源定位流程

4 結 語

本文以充分利用旋翼無人機特性,提出了基于測量任務的路徑規劃方法,該方法將自動路徑規劃的思想與頻譜監測結合,對提高空中無線電監測的精確度有幫助,使空中無線電監測能夠適應更加復雜的動態測量環境,并減小頻譜監測無人機操作者的操作難度,使旋翼機能夠在最佳位置得到理想的測量結果。但本文提出的路徑規劃方法還只是一個初步構想,沒有進行實物或仿真實驗驗證,通過實驗驗證本文所提出的無人機路徑規劃方法也是本文主要后續工作。

[1] 費連. 利用無人駕駛空基平臺進行無線電監測的設想[J]. 中國無線電, 2008, 12:47-52.

[2] 成都九華圓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基于無人機的立體無線電監測系統技術服務[EB/OL].http://www.cdjhyt.cn/a/kehufuwu/jingpinanli/70.html, 九華圓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12.

[3] 白宇軍, 邱承躍, 馬方立,等. 基于多旋翼機器人的空中無線電監測系統:中國, CN204008872U[P]. 2014.

[4] 李凱, 夏爽, 崔鎧韜,等. 多旋翼空中無線電監測系統[J]. 中國無線電, 2015, 6:42-43.

[5] 楊偉強, 方鼎. 多旋翼無人機在無線電監測中的應用[J]. 中國無線電, 2015, 12:28-30.

[6] 張金耀, 周章旺, 吳迪松,等. 無人機技術在無線電頻譜監測中的應用初探[J]. 中國無線電, 2015, 11:35-27.

[7] 成都華日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HR-62升空無線電監測測向系統[Z].成都:成都華日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2015.

[8] 上海創遠儀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無人機的頻譜監測及定位解決方案[Z].上海:創遠儀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16.

[9] 西華大學, 成都點陣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無線電監測的空中智能機器人:中國, CN204422744U[P]. 2015.

[10]Jason Schreiber. Innovative Drone Solutions Full Antenna Pattern Reconstitutation of Broadcast Systems 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Z]. Australia: 2015.

[11]Applied Signals Intelligence. Spectrum Monitoring Payload for ScanEag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Z]. 11501 Sunset Hills Rd., Suite 300Reston, Virginia 20190-4740: 2014.

[12]Rohde & Schwarz. R&S ARDRONIS Countering threats early on[Z].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 81671 Munich, Germany: 2016.

UAV Path Planning Based on the Task of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Monitoring

LIU Yu-jun, ZHANG Xing-zhi, CAI Meng, CHEN Kun

(1.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2, China; 2. Armored Force Institute,Anhui 233090,China)

Confronting the issue that spectrum monitoring in the air is challenged in acquiring accurate position and result in case of relying on hovering or tracing in settled path nowadays and the challenge i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agility of UAVs, tasks and processes of spectrum monitoring in the air are analyzed. Based on existed direction-finding and locating methods, kind of autonomously path planning method for spectrum monitoring UAV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method, autonomous path planning relys on results of monitoring circularly in real time. The research contains the condition for height, direction, turning and its angle of UAVs. The process of UAV path planning is designed in the end.

UAV; Spectrum monitoring in the air; Task planning; Path planning

10.3969/j.issn.1673-5692.2017.01.004

2016-12-03

2017-01-18

原總裝預研基金

劉玉軍(1966—),男,北京人,碩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電磁態勢感知;

E-mail:jadecs@126.com;

張行知(1991—),男,遼寧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電磁態勢感知;

蔡 猛(1989—),男,江蘇人,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磁態勢感知;

陳 坤(1990—),男,山東人,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網絡。

TN98

A

1673-5692(2017)01-020-05

猜你喜歡
信號源旋翼頻譜
VR技術在船舶通信系統天線信號源駐波檢測中的應用
改進型自抗擾四旋翼無人機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
一種用于深空探測的Chirp變換頻譜分析儀設計與實現
大載重長航時油動多旋翼無人機
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飛行器的設計
一切以“大” 方向發展 20周年影音系統變遷史(信號源篇)
聚焦4K視頻播放展望未來信號源發展
動態頻譜共享簡述
四旋翼無人機動態面控制
遙感衛星動力學頻譜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